一种给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878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排水装置,包括底板和液压缸,所述排水箱和第二滤网,所述排水箱的一侧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该给排水装置进水口与第一水管和排水箱之间相连接,且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与搅动片之间可以进行旋转,通过进水口,可以进行进水,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动片进行旋转,从而进行搅拌,防止水体中出现大块固体造成堵塞,避免其影响排水的工作,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与扇叶之间可以进行旋转,通过第二电机,将带动扇叶进行旋转,从而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保证空气的流通性,第二滤网通过滑槽与排水箱之间可以进行抽拉,可将大颗粒固体进行过滤。可将大颗粒固体进行过滤。可将大颗粒固体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装置
,具体为一种给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是水的一个社会循环的问题,"给水":一所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每天从江河湖泊中抽取自然水后,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水净化为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网,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排水":一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把我们生产、生活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的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
[0003]现有的排水设备结构过于复杂,在排水的过程中不能对水体进行过滤,且排出的水不能进行利用,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给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排水设备结构过于复杂,在排水的过程中不能对水体进行过滤,且排出的水不能进行利用,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箱和第二滤网,所述排水箱的一侧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固定有搅动片,且排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部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下方固定有扇叶,所述排水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透气网,且排水箱的内侧中部固定有第一滤网,所述排水箱的外侧中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第二滤网位于排水箱的内部下方,且第二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排水箱外部下方连接有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的下部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水管的下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且第二水管一端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口,且第二水管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排水箱的表面下方设置有盖板,且排水箱的表面上方安装有可视口,所述净化箱的表面设置有箱盖,且箱盖的一侧连接有合页。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水管和排水箱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与搅动片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与扇叶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电机与排水箱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网通过滑槽与排水箱之间构成抽拉结构,且第一滤网为倒V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与净化箱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于第二水管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部为密孔状,且箱盖通过合页与净化箱之间构成活动连接
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进水口与第一水管和排水箱之间相连接,且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与搅动片之间可以进行旋转,通过进水口,可以进行进水,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动片进行旋转,从而进行搅拌,防止水体中出现大块固体造成堵塞,避免其影响排水的工作。
[0013]2、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与扇叶之间可以进行旋转,通过第二电机,将带动扇叶进行旋转,从而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保证空气的流通性,第二滤网通过滑槽与排水箱之间可以进行抽拉,通过第一滤网,可将大颗粒固体进行过滤,V形网又可以使固体自然下滑,避免造成堵塞,通过滑槽,将第二滤网进行抽出,从而便于对其进去清洗与更换。
[0014]3、第二水管与净化箱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相连接,通过闭合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可将水直接进行排出,通过打开第二阀门闭合第一阀门,可使过滤的水进行净化,从而实现对水的再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箱盖通过合页与净化箱之间可以进行转动,通过打开箱盖,可将滤芯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整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净化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排水箱;2、进水口;3、第一水管;4、第一电机;5、第一转轴;6、搅动片;7、第二电机;8、第二转轴;9、扇叶;10、透气网;11、第一滤网;12、排污口;13、第二滤网;14、滑槽;15、第二水管;16、第一阀门;17、第二阀门;18、净化箱;19、第一出水口;20、第二出水口;21、盖板;22、可视口;23、箱盖;24、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给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箱1和第二滤网13,排水箱1的一侧上部开设有进水口2,且进水口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3,第一水管3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端部固定有搅动片6,且排水箱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的下部连接有第二转轴8,且第二转轴8的下方固定有扇叶9,排水箱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透气网10,且排水箱1的内侧中部固定有第一滤网11,排水箱1的外侧中部开设有排污口12,第二滤网13位于排水箱1的内部下方,且第二滤网13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4,排水箱1外部下方连接有第二水管15,且第二水管15的下部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16,第二水管15的下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17,且第二水管15一端设置有净化箱18,净化箱18的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口19,且第二水管15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20,排水箱1的表面下方设置有盖板21,且排水箱1的表面上方安装有可视口22,净化箱18的表面设置有箱盖23,且箱盖23的一侧连接有合页24;
[0021]进水口2与第一水管3和排水箱1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转轴5与搅动片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通过进水口2,可以进行进水,通过第一电机4,带动搅动片6进行旋转,从而进行搅拌,防止水体中出现大块固体造成堵塞,避免其影响排水的工作;
[0022]第二电机7通过第二转轴8与扇叶9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电机7与排水箱1的竖直中心线重合,通过第二电机7,将带动扇叶9进行旋转,从而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保证空气的流通性,第二滤网13通过滑槽14与排水箱1之间构成抽拉结构,且第一滤网11为倒V形,通过第一滤网11,可将大颗粒固体进行过滤,V形网又可以使固体自然下滑,避免造成堵塞,通过滑槽14,将第二滤网13进行抽出,从而便于对其进去清洗与更换;
[0023]第二水管15与净化箱18和第二出水口20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关于第二水管15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通过闭合第一阀门16打开第二阀门17,可将水直接进行排出,通过打开第二阀门17闭合第一阀门16,可使过滤的水进行净化,从而实现对水的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箱(1)和第二滤网(1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箱(1)的一侧上部开设有进水口(2),且进水口(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3)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端部固定有搅动片(6),且排水箱(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下部连接有第二转轴(8),且第二转轴(8)的下方固定有扇叶(9),所述排水箱(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透气网(10),且排水箱(1)的内侧中部固定有第一滤网(11),所述排水箱(1)的外侧中部开设有排污口(12),所述第二滤网(13)位于排水箱(1)的内部下方,且第二滤网(13)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4),所述排水箱(1)外部下方连接有第二水管(15),且第二水管(15)的下部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16),所述第二水管(15)的下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17),且第二水管(15)一端设置有净化箱(18),所述净化箱(18)的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口(19),且第二水管(15)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20),所述排水箱(1)的表面下方设置有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良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倪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