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860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运输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底座以及用于供患者躺下的软质的支撑垫,支撑垫设置于支撑底座上方并且与支撑底座可拆卸连接,支撑垫和支撑底座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能够将支撑底座和支撑垫固定,支撑垫包括倚靠部、端坐部以及支撑部,倚靠部供患者背部倚靠,端坐部用于支撑患者臀部,支撑部用于支撑患者腿部,支撑部、端坐部以及倚靠部依次连接,支撑部和端坐部之间铰接,端坐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与倚靠部铰接,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支撑垫,该患者运输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在搬运的过程中由于输运装置摇晃而造成对病患的二次伤害,并且该运输装置能够有效的进入空间较小的区域。入空间较小的区域。入空间较小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患者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担架是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板组成。搬运伤员时,先将伤员放置在平卧位,固定颈部,然后分别将担架的左右两片从伤员侧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运,但是该种担架适应的病人有限,对于骨伤或者其他不适宜移动的病人来说,该种担架在移动过程中极易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并且有些施救空间较小,一些担架的空间较大,无法进入施救空间,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能够防止患者受伤位置移动并且体积较小的一种患者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运输装置,该患者运输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在搬运的过程中由于输运装置摇晃而造成对病患的二次伤害,并且该运输装置能够有效的进入空间较小的区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患者运输装置,包括支撑底座以及用于供患者躺下的软质的支撑垫,支撑垫设置于支撑底座上方并且与支撑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垫和支撑底座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能够将支撑底座和支撑垫固定,所述支撑垫包括倚靠部、端坐部以及支撑部,所述倚靠部供患者背部倚靠,所述端坐部用于支撑患者臀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患者腿部,所述支撑部、端坐部以及倚靠部依次连接,所述支撑部和端坐部之间铰接,所述端坐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与倚靠部铰接,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支撑垫。
[0005]进一步,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之间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上外接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外接第二伸缩杆,当第一伸缩气缸开启时,能够驱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弯折,当第二伸缩气缸开启时,能够驱动第三支撑架向上倾斜。
[0006]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能够与卡接于支撑垫上。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底座下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支撑底座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将支撑底座撑起远离地面。
[0008]进一步,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供脚踩踏的踩踏块,所述踩踏块外接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与支撑底座铰接。
[0009]进一步,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固定于支撑底座上方。
[0010]进一步,所述支撑垫上设置有套袋,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套片,所述套
片能够套设于套袋内以防止支撑垫滑动。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通过支撑垫可折叠的设置,能够根据病患的不同情况调整运输装置的形状以防止在病患移动的过程中,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
[0013]2、通过卡接块的设置,能够有效的连接支撑垫和支撑底座。
[0014]3、通过支撑杆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支撑底座先上撑起以远离地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支撑垫和支撑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第三支撑架撑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支撑垫平放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支撑底座;11、支撑框架;111、第一支撑架;112、第二支撑架; 113、第三支撑架;12、支撑板;121、套片;13、扶手;2、支撑垫;21、倚靠部;22、端坐部;23、支撑部;3、连接组件;4、第一伸缩气缸;41、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气缸;51、第二伸缩杆;6、卡接块;7、滚动轮;8、支撑杆;9、踩踏块;91、固定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患者运输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以及用于供患者躺下的软质的支撑垫2,支撑垫2设置于支撑底座1上方并且与支撑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垫2和支撑底座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能够将支撑底座1和支撑垫2固定,所述支撑垫2包括倚靠部21、端坐部22以及支撑部23,所述倚靠部21供患者背部倚靠,所述端坐部22用于支撑患者臀部,所述支撑部23用于支撑患者腿部,所述支撑部23、端坐部22以及倚靠部21依次连接,所述支撑部23和端坐部22之间铰接,所述端坐部22远离支撑部23的一端与倚靠部21铰接,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用于支撑支撑垫2。
[0021]上述具体改进为,支撑底座1提供支撑力,支撑底座1上设置了支撑框架11,支撑框架11的作用在于为支撑垫2提供支撑,支撑底座1上设置了软质的支撑垫2,通过软质支撑垫2的设置,在患者被搬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搬运时对患者受伤处或是全身因摇晃磕碰而造成二次损伤,支撑垫2和支撑底座1之间设置了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的作用在于有效的连接支撑垫2和支撑底座,在运输装置使用过后,能够将支撑垫2拆下进行消毒,并且在需要使用时将支撑垫2拆下进行收纳,不仅能够节约空间,并且能够防止支撑垫 2的损坏,增加其使用寿命,支撑垫2包括倚靠部21、端坐部22以及支撑部23,倚靠部21 和端坐部22和支撑部23依次铰接,但在其外部还设置有一层包裹在倚靠部21、端坐部22 以及支撑部23外的保护层,保护层也起连接作用,该运输装置能够适应患者多种情况,例如:在运输具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时,需要保障用户呼吸畅通,因此需要将倚靠部21向上翻起,以保证用户能
够正常呼吸,当运输昏迷病患时,则需要使病患平躺在运输装置上,此时便需要将支撑部23,倚靠部21和端坐部22连接形成一个平面,供病患平躺,当运输腿部受伤的病患时,则需要将支撑垫2设置成如图1所示的样子,以保证患者在被移动的过程中因为晃动而导致腿部造成二次伤害,如此便优于现有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病患在被移动的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0022]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框架11包括第一支撑架111、第二支撑架 112以及第三支撑架113,所述第一支撑架111、第二支撑架112以及第三支撑架113之间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第二支撑架112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4,所述第一伸缩气缸4上外接第一伸缩杆41,所述第三支撑架113上固定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固定有第二伸缩气缸5,所述第二伸缩气缸5外接第二伸缩杆51,当第一伸缩气缸4开启时,能够驱动第一支撑架111和第二支撑架112之间弯折,当第二伸缩气缸5开启时,能够驱动第三支撑架113向上倾斜。
[0023]上述具体改进为,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1包括第一支撑架111、第二支撑架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以及用于供患者躺下的软质的支撑垫(2),支撑垫(2)设置于支撑底座(1)上方并且与支撑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垫(2)和支撑底座(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能够将支撑底座(1)和支撑垫(2)固定,所述支撑垫(2)包括倚靠部(21)、端坐部(22)以及支撑部(23),所述倚靠部(21)供患者背部倚靠,所述端坐部(22)用于支撑患者臀部,所述支撑部(23)用于支撑患者腿部,所述支撑部(23)、端坐部(22)以及倚靠部(21)依次连接,所述支撑部(23)和端坐部(22)之间铰接,所述端坐部(22)远离支撑部(23)的一端与倚靠部(21)铰接,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用于支撑支撑垫(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1)包括第一支撑架(111)、第二支撑架(112)以及第三支撑架(113),所述第一支撑架(111)、第二支撑架(112)以及第三支撑架(113)之间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第二支撑架(112)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4),所述第一伸缩气缸(4)上外接第一伸缩杆(41),所述第三支撑架(113)上固定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固定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韩谢宾钟灵钗唐启庆王晓丹何瑶瑶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