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峡谷隧道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855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7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峡谷隧道防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座和减震块,所述减震座内部两侧均固定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减震块两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在两个限位滑槽内部滑动,所述减震座和减震块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多个所述减震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设备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峡谷隧道防尘装置,设置喷雾除尘装置,可以喷出水雾,将隧道内的粉尘吸收沉降下来,还设置除尘器对隧道内各处进行除尘,使隧道内的粉尘除去更彻底,同时该装置体积较小,移动起来更加方便,设置有减震装置,在隧道不平坦的地势中行走更平稳。隧道不平坦的地势中行走更平稳。隧道不平坦的地势中行走更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峡谷隧道防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峡谷隧道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开挖常采用钻孔爆破法,在爆破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的粉尘,当人体吸入过多时,对人体较为不好,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健康。
[0003]目前隧道开挖产生的粉尘一般采用压入通风将粉尘稀释,再通过流动空气原理将洞内浑浊的空气排至洞外,或者配合喷水降尘装置将粉尘液化成泥浆,这些防尘装置较为大型,移动起来较为不便,不能很好地对隧道内的每个位置进行较好的除尘效果,同时,常规的除尘方法导致洞内施工条件差,除尘效率低、除尘时间长,除尘耗能大,同时不容易控制除尘的力度,形成的泥浆给施工人员带来诸多不便,进而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峡谷隧道防尘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峡谷隧道防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座和减震块,所述减震座内部两侧均固定开设有限位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峡谷隧道防尘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减震装置(2),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减震座(27)和减震块(29),所述减震座(27)内部两侧均固定开设有限位滑槽(28),所述减震块(29)两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30),两个所述限位滑块(30)分别在两个限位滑槽(28)内部滑动,所述减震座(27)和减震块(29)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31),多个所述减震装置(2)上端固定连接有设备外壳(3),所述设备外壳(3)内部固定设置有水箱(16)、储尘室(17)和抽风机(25),所述水箱(16)上端固定设置有增压水泵(19),所述增压水泵(1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18),所述吸水管(18)远离增压水泵(19)的一端贯水箱(16)上壁并伸入水箱(16)底部,所述增压水泵(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0),所述出水管(20)远离增压水泵(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23),所述抽风机(25)底部固定设置有放置底座(26),所述抽风机(25)的输出端与储尘室(1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抽风机(2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尘管(11),所述吸尘管(11)远离抽风机(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口(14),所述设备外壳(3)前端固定连接有可调节支架(12),所述可调节支架(12)远离设备外壳(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周全李秋甫吴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