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821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包括外框和窗体,外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和侧框,上边框和下边框均设置有两条滑轨,每组上下对应的滑轨上至少安装有一扇窗体,上边框和下边框均在对应两扇窗体关闭状态下的重叠位置设置有第一吸音棉,第一吸音棉与窗体间隙配合,窗体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在关闭状态下与第一吸音棉贴合的凸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通过在窗体与外框之间的各处缝隙以及两扇窗体之间的缝隙设置吸音棉,保证了窗体与外框之间以及两扇窗体之间的密封性,阻断了声音的传播途径,同时利用吸音棉良好的吸引效果,提高了隔音效果,保障了安静的室内环境。了安静的室内环境。了安静的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门窗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居家门窗为了能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常常设置隔音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6053794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双色隔音门窗,包括填充有吸音棉的框体,框体的上部安装有导向槽,框体的下部安装有滑轨,框体内安装有扇料,扇料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开口,导向槽下端位于扇料的上端开口内;滑轨上端位于扇料的下端开口内;扇料内安装有双中空玻璃;扇料包括卡合的扇外料和扇盖板,扇外料和扇盖板卡合后形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填充有吸音棉,将框体和扇料均设计为中空结构,里面填满吸音棉,有效隔音,但是几乎所有的门窗为了便于滑动,上下滑轨与扇料(相当于窗体)之间是存在缝隙的,特别是下滑轨处的槽底与扇料存在一段距离,室外的噪音能够通过这些缝隙进入室内,影响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通过在窗体与外框之间的各处缝隙以及两扇窗体之间的缝隙设置吸音棉,保证了窗体与外框之间以及两扇窗体之间的密封性,阻断了声音的传播途径,同时利用吸音棉良好的吸引效果,提高了隔音效果,保障了安静的室内环境。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包括外框和窗体,外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和侧框,上边框和下边框均设置有两条滑轨,每组上下对应的滑轨上至少安装有一扇窗体,上边框和下边框均在对应两扇窗体关闭状态下的重叠位置设置有第一吸音棉,第一吸音棉与窗体间隙配合,窗体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在关闭状态下与第一吸音棉贴合的凸棱,在窗体与上下边框之间的缝隙处对声音传播形成阻挡,提高窗体与外框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吸音棉能够有效降低噪音,保证室内安静,在窗体开启时,凸棱离开第一吸音棉,窗体与第一吸音棉不接触,不增加额外的摩擦力,保证滑动顺畅。
[0006]所述第一吸音棉与窗体的间隙为0.5mm~5mm。
[0007]所述第一吸音棉垂直于窗体滑动方向铺设。
[0008]所述第一吸音棉下端固定有磁铁,下边框相应位置固定有磁铁,第一吸音棉通过磁力吸附在下边框上,第一吸音棉可随时拆卸,便于清理打扫下边框。
[0009]所述上边框外侧和下边框外侧均设置有挡板,挡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吸音棉,提高上边框和下边框与窗体的密封效果,提高隔音效果。
[0010]所述第二吸音棉与窗体间隙配合。
[0011]所述第二吸音棉与窗体的间隙为0.5mm~5mm。
[0012]所述两扇窗体之间在关闭状态下的重叠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吸音棉,保证关闭状态
下两扇窗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隔音效果。
[0013]所述侧框对应窗体竖直设置有第四吸音棉,堵上窗体与侧框之间的缝隙,提高隔音效果。
[0014]所述窗体为双层玻璃结构,隔音效果较好。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窗体与外框之间的各处缝隙以及两扇窗体之间的缝隙设置吸音棉,保证了窗体与外框之间以及两扇窗体之间的密封性,阻断了声音的传播途径,同时利用吸音棉良好的吸引效果,提高了隔音效果,保障了安静的室内环境。通过在窗体上下端面设置有凸棱,在关闭状态下,在窗体与上下边框之间形成密封效果,同时吸音棉能够有效降低噪音,保证室内安静,在窗体开启时,凸棱离开第一吸音棉,窗体与第一吸音棉不接触,不增加额外的摩擦力,保证滑动顺畅。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

A方向的结构视图;
[0019]图3是图1中B

B方向的结构视图;
[0020]图4是图2中C

C的方向结构视图。
[0021]图中:1

外框,2

窗体,3

第一吸音棉,4

磁铁,5

第二吸音棉,6

第三吸音棉,7

第四吸音棉,11

上边框,12

下边框,13

侧框,14

滑轨,15

挡板,21

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包括外框1和窗体2,外框1包括上边框11、下边框12和侧框13,上边框11和下边框12均设置有两条滑轨14,每组上下对应的滑轨14上至少安装有一扇窗体2,上边框11和下边框12均在对应两扇窗体2关闭状态下的重叠位置设置有第一吸音棉3,第一吸音棉3与窗体2间隙配合,窗体2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在关闭状态下与第一吸音棉3贴合的凸棱21,在窗体2与上下边框之间的缝隙处对声音传播形成阻挡,提高窗体2与外框1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吸音棉能够有效降低噪音,保证室内安静,在窗体2开启时,凸棱21离开第一吸音棉3,窗体2与第一吸音棉3不接触,不增加额外的摩擦力,保证滑动顺畅。
[0024]所述第一吸音棉3与窗体2的间隙为0.5mm~5mm。
[0025]所述第一吸音棉3垂直于窗体2滑动方向铺设。
[0026]所述第一吸音棉3下端固定有磁铁4,下边框12相应位置固定有磁铁4,第一吸音棉3通过磁力吸附在下边框12上,第一吸音棉3可随时拆卸,便于清理打扫下边框12。
[0027]所述上边框11外侧和下边框12外侧均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内侧设置有第二吸音棉5,提高上边框11和下边框12与窗体2的密封效果,提高隔音效果。
[0028]所述第二吸音棉5与窗体2间隙配合。
[0029]所述第二吸音棉5与窗体2的间隙为0.5mm~5mm。
[0030]所述两扇窗体2之间在关闭状态下的重叠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吸音棉6,保证关闭状
态下两扇窗体2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隔音效果。
[0031]所述侧框13对应窗体2竖直设置有第四吸音棉7,堵上窗体2与侧框13之间的缝隙,提高隔音效果。
[0032]所述窗体2为双层玻璃结构。
[003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通过在窗体与外框之间的各处缝隙以及两扇窗体之间的缝隙设置吸音棉,保证了窗体与外框之间以及两扇窗体之间的密封性,阻断了声音的传播途径,同时利用吸音棉良好的吸引效果,提高了隔音效果,保障了安静的室内环境。通过在窗体上下端面设置有凸棱,在关闭状态下,在窗体与上下边框之间形成密封效果,同时吸音棉能够有效降低噪音,保证室内安静,在窗体开启时,凸棱离开第一吸音棉,窗体与第一吸音棉不接触,不增加额外的摩擦力,保证滑动顺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和窗体(2),外框(1)包括上边框(11)、下边框(12)和侧框(13),上边框(11)和下边框(12)均设置有两条滑轨(14),每组上下对应的滑轨(14)上至少安装有一扇窗体(2),上边框(11)和下边框(12)均在对应两扇窗体(2)关闭状态下的重叠位置设置有第一吸音棉(3),第一吸音棉(3)与窗体(2)间隙配合,窗体(2)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在关闭状态下与第一吸音棉(3)贴合的凸棱(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棉(3)与窗体(2)的间隙为0.5mm~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棉(3)垂直于窗体(2)滑动方向铺设。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门窗的气密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棉(3)下端固定有磁铁(4),下边框(12)相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金海韦家军谢元庆梁贤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韦合绿园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