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卡及其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96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接卡及其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转接卡用以将硬盘或光驱的数据排线与电源排线整合成单一排线输出。转接卡是在一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及一第三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端子、第二连接器的多个第二端子分别与第三连接器的多个第三端子电性连接。借此,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内的硬盘(或光驱)组合时,第一连接器连接于硬盘的数据传输端口,第二连接器连接于硬盘的电源传输端口,第三连接器以一连接排线连接于主机板上经重新设计而设有电源接脚的IDE连接器,使第三连接器所连接的连接排线可同时传输数据信号及电源信号,省却硬盘或光驱需额外连接电源排线的麻烦,而增加计算机主机内的可用空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接卡及其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接卡及其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特别是指计算机主机(如台式计算机、迷你型计算机、信息家电平台或其它小型计算机系统)内部的主机板与硬盘或光驱之间的连接。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电子化的快速发展,使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设施已逐步由电子设备取代。再者集成电路的工艺缩小与其功能逐渐强大,使现今电子设备无不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而其中又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为成熟及稳定,且计算机由于其功能强大、高扩充性也早已广泛深入各领域阶层使用,使计算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请参阅图1,其所绘示为公知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示意图。计算机主机40内部主要有一主机板41及与其它周边装置连接组成。其中主机板41可谓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控制平台。主机板41上主要设有功能强大的芯片组、扩充插槽、中央处理器、内存,并借助主机板41连接周边存取装置(如硬盘、光驱)作为数据的存取。而为了能让周边存取装置能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的硬盘42设有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端口421及传输电源的电源传输端口422,电源传输端口422连接于电源供应器43的一电源排线45,数据传输端口421则连接一数据排线44于主机板41上的整合式电子设备(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IDE)连接器(connector),简称IDE连接器411。因此硬盘42工作时的电源信号经由电源排线45传输,数据信号则经由数据排线44传输,并使硬盘42能受主机板41上的芯片组控制作数据存取,而光驱的连接方式也同于硬盘。然而硬盘42或光驱将数据排线44与电源排线45分开连接于主机板41与电源供应器43的连接方式,往往受计算机机壳内部空间限制,过多的排线会造成使用者在组装或维修连接上的不方便,且当连接有多台的硬盘或光驱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再者过多的排线也会造成计算机机壳内部的散热效率变-->差。于是,本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缺点,终于提出一种“转接卡及其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其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了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转接卡及其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通过一转接卡将硬盘或光驱的数据排线及电源排线整合为单一排线输出与计算机主机板连接,因此可减少计算机主机内部的排线数量,并使计算机主机内的可用空间增加。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接卡,用以转接一硬盘与一计算机主机板之间的连接,其中,包括:一印刷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一端子与该硬盘接口相接;一第二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二端子与该硬盘电源相接;一第三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三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三端子,且这些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三端子。本技术提供的又一种转接卡,用以转接一光驱与一计算机主机板之间的连接,其中,转接卡由一印刷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一第三连接器及一第四连接器组成,该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及第四连接器分别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而该第一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一端子,该第二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二端子,该第三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三端子,该第四连接器设有多个第四端子,且这些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四端子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三端子。本技术所述的转接卡,其中,所述的这些第一端子与该光驱接口相接、该第二端子与该光驱电源相接、以及该第四端子与该光驱的音源输出相接。为了更有效的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其中,包括:-->一计算机主机,具有一主机板及硬盘;及一转接卡,该转接卡与该硬盘的接口及电源相接,并借助一连接排线连接于该主机板。本技术所述的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其中,所述的连接排线与该主机板的设有电源接脚的整合式电子设备连接器连接。本技术所述的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其中,所述的整合式电子设备连接器的电源接脚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的电源连接器。为了进一步有效的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其中,包括:一计算机主机,具有一主机板及光驱;及一转接卡,该转接卡与该光驱的接口及电源相接,并借助一连接排线连接于该主机板。    本技术所述的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其中,所述的连接排线与该主机板的设有电源接脚及音源接脚的整合式电子设备连接器连接。本技术所述的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其中,所述的整合式电子设备连接器的电源接脚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的电源连接器。本技术所述的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其中,所述的整合式电子设备连接器的音源接脚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的音源连接器。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接卡,用以转接一硬盘与一计算机主机板之间的连接,包括:一印刷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器设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一端子;一第二连接器设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二端子;及一第三连接器设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三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三端子,且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三端子。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又一种转接卡,用以转接一光驱与一计算机主机板之间的连接,转接卡由一印刷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一第三连接器及一第四连接器组成;其中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及第四连接器分别设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而第一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一端子,第二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二端子,第三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三端子,第四连接器设有多个第四端子,且该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四端子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三端子。通过本技术的转接卡及其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与公知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述的特点。(1)转接卡具有转接及整合的功能,可将光驱或硬盘的各传输端口(数据传输端口、电源传输端口或音源传输端口)整合成具有单一传输端口,并可同时供数据信号、电源信号及音源信号传输。(2)转接卡与计算机主机组合后,转接卡一侧直接与硬盘或光驱连接,另一侧仅需用一连接排线连接于主机板,即可让硬盘或光驱正常工作,可有效增加计算机主机内部的可用空间,以及在对硬盘与光驱组装与维修的过程中能更为便利。(3)主机板的扩充型IDE连接器虽然增加电源接脚及音源接脚,但也可单独连接40针排线,而可以兼容于传统IDE连接器使用。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然而,所示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转接卡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转接卡的第一连接器的接脚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转接卡的第二连接器的接脚示意图;图3C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转接卡的第三连接器的接脚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转接卡连接于计算机主机内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主机板的扩充型IDE连接器的接脚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转接卡的示意图;图7A是本技术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接卡,用以转接一硬盘与一计算机主机板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印刷电路板;    一第一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一端子与该硬盘接口相接;    一第二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二端子与该硬盘电源相接;    一第三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三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三端子,且这些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三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卡,用以转接一硬盘与一计算机主机板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印刷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一端子与该硬盘接口相接;一第二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二端子与该硬盘电源相接;一第三连接器,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三连接器包括有多个第三端子,且这些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三端子。2.一种转接卡,用以转接一光驱与一计算机主机板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转接卡由一印刷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一第三连接器及一第四连接器组成,该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及第四连接器分别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而该第一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一端子,该第二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二端子,该第三连接器设有多个第三端子,该第四连接器设有多个第四端子,且这些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四端子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三端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些第一端子与该光驱接口相接、该第二端子与该光驱电源相接、以及该第四端子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祥曾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