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雅宁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80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万向轮、扶手架、中柱和连接杆,所述万向轮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结构,且副杆的两侧均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卡合块,所述升降结构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的顶端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扶手架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且加强结构的底端安装有中柱,所述扶手架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按动卡合块使复位弹簧进行形变,同时卡合块与框架表面的卡合槽进行脱离,随后拉动副杆,使副杆在框架的内部伸缩,当伸缩至合适位置处,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复位功能顶动卡合块,使卡合槽与卡合块进行卡合固定,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升降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置的功能性。置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的社会中,心脏手术无论对病人的机体还是心理都是一种创伤和应激,这种创伤会使病人在一段时间内丧失生活能力,为帮助病人尽快恢复手术创伤,使之接近正常的良好状态,康复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此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是帮助病人训练行走能力的装置,当现有的康复护理训练装置还存在着很多的问提和缺陷:
[0003]传统的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使用时有着升降不便的问题,导致此装置可能不适用于各个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升降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万向轮、扶手架、中柱和连接杆,所述万向轮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副杆、框架、卡合块和卡合槽,所述框架均在扶手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合块的表面均固定有卡合槽,所述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副杆,且副杆的两侧均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卡合块,所述升降结构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的顶端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扶手架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且加强结构的底端安装有中柱,所述扶手架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
[0006]优选的,所述卡合块与卡合槽之间呈卡合结构,所述卡合块与复位弹簧之间呈弹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凹槽、海绵垫片、防滑颗粒和透气孔,所述凹槽设置在扶手架的表面,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垫片,且海绵垫片的顶端均固定有防滑颗粒,所述海绵垫片的内部均设置有透气孔。
[0008]优选的,所述海绵垫片在凹槽内部呈镶嵌设计,所述透气孔在海绵垫片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0009]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固定块和连接栓,所述固定块均在扶手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加强杆,且第一加强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栓,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加强杆。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在扶手架的内壁上呈焊接一体化,所述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的之间呈交叉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0012](1)通过按动卡合块使复位弹簧进行形变,同时卡合块与框架表面的卡合槽进行
脱离,随后拉动副杆,使副杆在框架的内部伸缩,当伸缩至合适位置处,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复位功能顶动卡合块,使卡合槽与卡合块进行卡合固定,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升降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
[0013](2)通过手扶在扶手架的表面施力,可能会出现手部出汗的现象,通过将海绵垫片卡在凹槽的内部,再利用海绵垫片的自身特性将汗水的吸附,而设置的防滑颗粒,可增强手与海绵垫片接触时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手部出汗滑落扶手架表面的现象,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防滑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0014](3)通过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进行交错固定在扶手架的中间位置处,可将扶手架表面承受的力能进行分担,而设置的连接栓,可将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进行固定,避免了扶手架受力发生变形的现象,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加强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防滑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万向轮;2、升降结构;201、副杆;202、框架;203、卡合块;204、卡合槽;205、复位弹簧;3、扶手架;4、防滑结构;401、凹槽;402、海绵垫片;403、防滑颗粒;404、透气孔;5、加强结构;501、第一加强杆;502、第二加强杆;503、固定块;504、连接栓;6、中柱;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万向轮1、扶手架3、中柱6和连接杆7,万向轮1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结构2,升降结构2包括副杆201、框架202、卡合块203和卡合槽204,框架202均在扶手架3的底端固定连接,卡合块203的表面均固定有卡合槽204,框架202的内部安装有副杆201,且副杆201的两侧均固定有复位弹簧205,复位弹簧205的一侧固定有卡合块203,卡合块203与卡合槽204之间呈卡合结构,卡合块203与复位弹簧205之间呈弹性连接,升降结构2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架3,且加强结构5的底端安装有中柱6,扶手架3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7;
[0022]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病人通过手扶在扶手架3的表面,随后对扶手架3缓慢施力,使万向轮1滚动前行,由此锻炼病人术后的行动能力,再通过按动卡合块203使复位弹簧205进行形变,同时卡合块203与框架202表面的卡合槽204进行脱离,随后拉动副杆201,使副杆201在框架202的内部伸缩,当伸缩至合适位置处,利用复位弹簧205的弹性复位功能顶动卡合块203,使卡合槽204与卡合块203进行卡合固定;
[0023]扶手架3的顶端设置有防滑结构4,防滑结构4包括凹槽401、海绵垫片402、防滑颗
粒403和透气孔404,凹槽401设置在扶手架3的表面,凹槽401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垫片402,且海绵垫片402的顶端均固定有防滑颗粒403,海绵垫片402的内部均设置有透气孔404,海绵垫片402在凹槽401内部呈镶嵌设计,透气孔404在海绵垫片402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0024]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通过手扶在扶手架3的表面施力,可能会出现手部出汗的现象,通过将海绵垫片402卡在凹槽401的内部,再利用海绵垫片402的自身特性将汗水的吸附,而设置的防滑颗粒403,可增强手与海绵垫片402接触时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手部出汗滑落扶手架3表面的现象;
[0025]扶手架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5,加强结构5包括第一加强杆501、第二加强杆502、固定块503和连接栓504,固定块503均在扶手架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固定块503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加强杆501,且第一加强杆5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栓504,第一加强杆50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加强杆502,固定块503在扶手架3的内壁上呈焊接一体化,第一加强杆501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万向轮(1)、扶手架(3)、中柱(6)和连接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结构(2),所述升降结构(2)包括副杆(201)、框架(202)、卡合块(203)和卡合槽(204),所述框架(202)均在扶手架(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合块(203)的表面均固定有卡合槽(204),所述框架(202)的内部安装有副杆(201),且副杆(201)的两侧均固定有复位弹簧(205),所述复位弹簧(205)的一侧固定有卡合块(203),所述升降结构(2)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架(3),所述扶手架(3)的顶端设置有防滑结构(4),所述扶手架(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5),且加强结构(5)的底端安装有中柱(6),所述扶手架(3)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203)与卡合槽(204)之间呈卡合结构,所述卡合块(203)与复位弹簧(205)之间呈弹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4)包括凹槽(401)、海绵垫片(402)、防滑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雅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