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799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包括卷芯,所述卷芯由正极片、负极片、间隔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一起卷绕形成,所述卷芯中部插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包括错位对开设置的第一半垫片、第二半垫片,第一半垫片与第二半垫片为对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热压工序中引入垫片,通过增大卷芯两侧拐角处的曲率半径,防止负极片拐角处因曲率半径过小、张力过大而掉粉、漏铜,防止负极片拐角处外侧在循环过程中发生析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垫片的厚度、强度以及硬度来增大负极片前几圈拐角处的曲率半径,改善其拐角处因过分弯曲和挤压形成的脱碳掉粉甚至漏铜的现象。碳掉粉甚至漏铜的现象。碳掉粉甚至漏铜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和混合动力电池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应用,由于动力电池使用状况的复杂性,要求动力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其安全性,循环性能等方面越来越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瓶颈。
[0003]在动力电池制作工艺过程中,卷绕电池因其内层前几圈负极片圆弧角的曲率半径较大,同时卷芯隔膜、极片张力较大,会导致卷芯内层前几圈负极片圆弧角处脱粉,出现负极粉料条状脱落,甚至漏出集流体铜箔的现象。在动力电池试制热压过程中,会施加一个压力将电池整形,在这一过程中,会增大卷芯圆弧角的受力,在与电解液浸泡后,会使得粉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力下降,增大了卷芯内层负极片前几圈圆弧角掉粉的可能性,卷芯内层负极片拐角处掉粉会导致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析锂风险,在电池全寿命周期内,会存在很大的风险,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专利号为CN20250307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利用卷绕的方式,在卷芯内部先卷绕垫片,有效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芯,所述卷芯由正极片(1)、负极片(2)、间隔于正极片(1)与负极片(2)之间的隔离膜(3)一起卷绕形成,所述卷芯中部插设有垫片(4),所述垫片(4)包括错位对开设置的第一半垫片(41)、第二半垫片(42),第一半垫片(41)与第二半垫片(42)为对称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还包括弹性件(43),弹性件(43)与第一半垫片(41)、第二半垫片(42)端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第一半垫片(41)、第二半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明王桃环刘宏强丁浩周巨奎李雪红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