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峰专利>正文

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70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该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顶板,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的一侧外壁均焊接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块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竖板,竖板的数量为两个,竖板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对接块,对接块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钢铁支架合体化,避免工作人员逐一组合钢铁支架的步骤,而且可以对滚轮拆卸,便于对钢铁支架进行运输和放置,而且通过增加受力面积和受力大小统一化,大大提高本装置的抗震性。大大提高本装置的抗震性。大大提高本装置的抗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工程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远在秦始皇时代就已经用铁做简单的承重结构,而西方国家在17世纪才开始使用金属承重结构。
[0003]而钢铁支架也是属于钢结构的一种,当在高空中铺设钢结构建筑材料时,需要使用到钢铁支架,用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现有的钢铁支架大多是由一根根钢材料组合而成,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拼接,较为费时费力,而且现有的钢铁支架,其抗震效果较差,当施工现场发生较大震动时,现有的钢铁支架会产生晃动,严重的可能导致其支撑的钢结构建筑材料从高处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顶板,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的一侧外壁均焊接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块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竖板,竖板的数量为两个,竖板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对接块,对接块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和顶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竖板的上方设置有卡接连接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卡接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一凹槽、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支撑板和顶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支撑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内部并与第一凹槽卡接设置,支撑板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第二孔洞,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相通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竖板、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的前侧外表面焊接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的数量为两组,定位块的前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0008]优选的,所述竖板、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的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与两组定位块上的限位槽卡接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部卡接安装有辅助块,辅助块的自由端延伸至底板的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块上转动安装有滚轮,辅助块的前侧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横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不需要工作人员逐一的搬运钢结构材料并进行钢铁支架的逐一组合工作,当本装置运输到工作地点时,通过横板、底板、第二凹槽、辅助块和滚轮
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滚轮进行快速的取出工作,从而使本装置脱离运动的状态,直接与地面贴合,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通过支撑板、对接块、竖板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大大增加了支撑面积,使本装置可以更大面积的支撑其他物体,在通过连接板、第一凹槽、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使支撑板和顶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将受力大小统一化,而受力面积加大和受力大小统一化,则颇为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抗震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B部放大图。
[0017]图中:1卡接连接机构、101连接板、102第一凹槽、103第一孔洞、104第二孔洞、2支撑板、3顶板、4对接块、5第一限位板、6竖板、7第二限位板、8固定块、9横板、10底板、11第一侧机架、12第二侧机架、13定位块、14第二凹槽、15辅助块、16滚轮、1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包括底板10,底板10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第一侧机架11和第二侧机架12,第一侧机架11和第二侧机架12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顶板3,第一侧机架11和第二侧机架12的一侧外壁均焊接安装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块8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竖板6,竖板6的数量为两个,竖板6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对接块4,对接块4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和顶板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竖板6的上方设置有卡接连接机构1,卡接连接机构1包括连接板101、第一凹槽102、第一孔洞103和第二孔洞104,支撑板2和顶板3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02,支撑板2和顶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1,连接板101的两端延伸至第一凹槽102的内部并与第一凹槽102卡接设置,支撑板2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第二孔洞104,连接板101上开设有第一孔洞103,第一孔洞103和第二孔洞104相通设置,竖板6、第一侧机架11和第二侧机架12的前侧外表面焊接安装有定位块13,定位块13的数量为两组,定位块13的前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7,竖板6、第一侧机架11、和第二侧机架12的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7,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7分别与两组定位块13上的限位槽17卡接设置,如图所示,虽然通过增加受力面积和受力大小统一化,可以有效的增加本装置的抗震性,但当地震来临时,强烈的震动可能会使第一侧机架11、第二侧机架12和竖板6产生一定幅度的晃动,而为了避免这种2晃动可能给本装置的支撑形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设置了第一限位板5、第二限位板7和定位块13这些结构,目的就是通过卡接的方式,来跟进一步的消除这些晃动可能给本装置带来的影响,底板10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的内部卡接安装有辅助块15,辅助块15的自由端延伸至底板10的外部,辅助
块15上转动安装有滚轮16,辅助块15的前侧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横板9,不需要工作人员逐一的搬运钢结构材料并进行钢铁支架的逐一组合工作,当本装置运输到工作地点时,通过横板9、底板10、第二凹槽14、辅助块15和滚轮16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滚轮16进行快速的取出工作,从而使本装置脱离运动的状态,直接与地面贴合,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通过支撑板2、对接块4、竖板6和固定块8的配合使用,大大增加了支撑面积,使本装置可以更大面积的支撑其他物体,在通过连接板101、第一凹槽102、第一孔洞103和第二孔洞104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使支撑板2和顶板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将受力大小统一化,而受力面积加大和受力大小统一化,则颇为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抗震性。
[0020]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本装置移动至工作地点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第一侧机架(11)和第二侧机架(12),第一侧机架(11)和第二侧机架(12)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顶板(3),第一侧机架(11)和第二侧机架(12)的一侧外壁均焊接安装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块(8)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竖板(6),竖板(6)的数量为两个,竖板(6)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对接块(4),对接块(4)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和顶板(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竖板(6)的上方设置有卡接连接机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震型的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连接机构(1)包括连接板(101)、第一凹槽(102)、第一孔洞(103)和第二孔洞(104),支撑板(2)和顶板(3)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02),支撑板(2)和顶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1),连接板(101)的两端延伸至第一凹槽(102)的内部并与第一凹槽(102)卡接设置,支撑板(2)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第二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高硕艾洪才
申请(专利权)人:李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