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67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包括一片状绑带主体,片状绑带主体的左侧和片状绑带主体的右侧呈弧形,片状绑带主体的左侧设有三个固定扣,三个固定扣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三个固定扣分别是用于固定在腰部、大腿根部和大腿的固定扣,片状绑带主体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固定扣的安装孔;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的透明视窗;片状绑带主体的顶部和片状绑带主体的底部均设有一包边,包边内埋设有有一松紧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绑带固定在患者的腰部、大腿根部和大腿上,从而能够更好的起到固定效果,防止绑带偏移。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对术后部位进行压迫,能够不影响患者的其他健康部位。者的其他健康部位。者的其他健康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具体涉及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髂部取骨术一般我们术后第1天医生会打开拔除引流片,第2次就是拆线的时间,是术后10天左右,如果固定的好,就不用一直打开调整位置,现在的问题就是传统髂部取骨术后只通过腹带固定在腹部,走路很容易造成腹带上移,小朋友活动的如果比较多,一天就要反复好多次,这类手术术后第3天就出院了,回去的一个星期如果固定的不好,小朋友活动量又比较大的话容易产生血肿,拆完线还需要再穿戴一周,会造成伤口愈合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包括一片状绑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左侧和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右侧呈弧形,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左侧设有三个固定扣,三个固定扣从上至下依次排布,所述三个固定扣分别是用于固定在腰部、大腿根部和大腿的固定扣,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固定扣的安装孔;
[0005]所述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的透明视窗;
[0006]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顶部和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底部均设有一包边,所述包边内埋设有有一松紧带。
[0007]本技术通过将绑带固定在患者的腰部、大腿根部和大腿上,从而能够更好的起到固定效果,防止绑带偏移。并且本技术只对术后部位进行压迫,能够不影响患者的其他健康部位。本技术通过弧形的边缘能够贴合人体腰部和大腿的曲线,通过片状绑带主体围在患者的腰部再通过固定扣进行固定,便于穿戴。本技术通过透明视窗能够便于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避免了多次重复穿戴。本技术通过松紧带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
[0008]所述透明视窗对称排布在所述片状绑带主体上。从而能够适用于左髂骨或者右髂骨,无论患处在哪个部位都可以通过视窗观察到。
[0009]作为一种方案,所述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所述透明视窗分别与矩形通孔通过拉链装置连接。
[0010]本技术通过拉链装置能够打开透明视窗对患处进行换药处理。
[0011]作为一种方案,所述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两个矩形通孔的外围分别设有一圈魔术贴的刺毛面,所述透明视窗是一柔性塑料片,所述透明视窗的边缘设有一圈魔术贴的柔毛面。
[0012]本技术通过魔术贴结构能够便于打开透明视窗进行换药处理。
[0013]所述安装孔分别包括三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安装孔、三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二安装孔和三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固定扣分别包括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和第三固定扣,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固定扣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固定扣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三安装孔与第三固定扣处于同一直线。
[0014]本技术通过三个不同位置的安装孔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选择不同的位置固定。
[0015]所述第一固定扣是用于固定在腰部的固定扣,所述第二固定扣是用于固定在大腿根部的固定扣,所述第三固定扣是用于固定在大腿的固定扣。
[0016]本技术通过三段式固定能够更好的起到防脱落的效果。
[0017]所述片状绑带主体是由棉布制成片状绑带。从而能够实现透气的功能并且可以清洗重复使用。
[0018]所述包边的外壁设有一层硅胶防滑垫。
[0019]从而能够增加一定的摩擦力,防止脱落。
[0020]所述片状绑带主体是由两层棉布结构制成的片状绑带,两层棉布中间设有一层纱布层,且两层棉布分别是表面呈波浪状结构的棉布。
[0021]本技术通过波浪状的棉布能够在保证覆盖伤口的同时减少对患者表面的接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为片状绑带主体,2为固定扣,3为安装孔,4为透明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参见图1

图2,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包括一片状绑带主体1,片状绑带主体的左侧和片状绑带主体的右侧呈弧形,片状绑带主体的左侧设有三个固定扣2,三个固定扣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三个固定扣分别是用于固定在腰部、大腿根部和大腿的固定扣,片状绑带主体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固定扣的安装孔3;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的透明视窗4;片状绑带主体的顶部和片状绑带主体的底部均设有一包边,包边内埋设有有一松紧带。
[0028]本技术通过将绑带固定在患者的腰部、大腿根部和大腿上,从而能够更好的起到固定效果,防止绑带偏移。并且本技术只对术后部位进行压迫,能够不影响患者的其他健康部位。本技术通过弧形的边缘能够贴合人体腰部和大腿的曲线,通过片状绑带主体围在患者的腰部再通过固定扣进行固定,便于穿戴。本技术通过透明视窗能够便于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避免了多次重复穿戴。本技术通过松紧带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
[0029]透明视窗对称排布在片状绑带主体上。从而能够适用于左髂骨或者右髂骨,无论
患处在哪个部位都可以通过视窗观察到。
[0030]作为一种方案,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透明视窗分别与矩形通孔通过拉链装置连接。本技术通过拉链装置能够打开透明视窗对患处进行换药处理。
[0031]作为一种方案,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两个矩形通孔的外围分别设有一圈魔术贴的刺毛面,透明视窗是一柔性塑料片,透明视窗的边缘设有一圈魔术贴的柔毛面。本技术通过魔术贴结构能够便于打开透明视窗进行换药处理。
[0032]安装孔分别包括三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安装孔、三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二安装孔和三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三安装孔,固定扣分别包括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和第三固定扣,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固定扣处于同一直线,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固定扣处于同一直线,第三安装孔与第三固定扣处于同一直线。本技术通过三个不同位置的安装孔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选择不同的位置固定。
[0033]第一固定扣是用于固定在腰部的固定扣,第二固定扣是用于固定在大腿根部的固定扣,第三固定扣是用于固定在大腿的固定扣。
[0034]本技术通过三段式固定能够更好的起到防脱落的效果。
[0035]片状绑带主体是由棉布制成片状绑带。从而能够实现透气的功能并且可以清洗重复使用。
[0036]包边的外壁设有一层硅胶防滑垫。从而能够增加一定的摩擦力,防止脱落。
[0037]片状绑带主体是由两层棉布结构制成的片状绑带,两层棉布中间设有一层纱布层,且两层棉布分别是表面呈波浪状结构的棉布。本技术通过波浪状的棉布能够在保证覆盖伤口的同时减少对患者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包括一片状绑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左侧和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右侧呈弧形,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左侧设有三个固定扣,三个固定扣从上至下依次排布,所述三个固定扣分别是用于固定在腰部、大腿根部和大腿的固定扣,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固定扣的安装孔;所述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的透明视窗;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顶部和所述片状绑带主体的底部均设有一包边,所述包边内埋设有有一松紧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视窗对称排布在所述片状绑带主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绑带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所述透明视窗分别与矩形通孔通过拉链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髂部取骨术后防偏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绑带主体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薇薇屠轶华胡佳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