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及防暴盾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63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及防暴盾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呈左右对称结构。该盾板包括主体部分及分别构造于主体部分左右两侧的两个边部,主体部分向着防暴盾牌的前方凸起,由多个坡度依次增大的平面自主体部分的中部向着左右两侧衔接而成。边部呈向着防暴盾牌前方凸起的弧面状,并与主体部分之间形成有下落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可使防暴盾牌很好地分散投掷物体的冲击力,并可减轻投掷物体向防暴盾牌两侧飞溅造成的伤害。防暴盾牌两侧飞溅造成的伤害。防暴盾牌两侧飞溅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及防暴盾牌


[0001]本技术涉及警用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防暴盾牌。

技术介绍

[0002]防暴盾牌是现代防暴军警常用的防御器械。防暴盾牌一般是应对群体骚乱等低等级的冲突,能有效阻挡砖瓦、石块、棍棒玻璃瓶等物体打击和冲刺,能够抵挡轻型武器在近距离的射击,对于近距离爆炸的手雷的冲击波和弹片的也有一定的效用。
[0003]由于全身防暴盾牌占用体积较大,在运输和使用时灵活性较差;而较小体积的半身防暴盾牌虽然使用轻便,但也不适用于需要防护全身的场景中;当全身防暴盾牌在其下部抵接于地面上进行防护时,受到外界的冲击容易脱离地面,使防暴盾牌不能较好的抓地固定,影响正常的防护使用。
[0004]此外,现有技术中,防暴盾牌的盾板主体部分往往采用前凸的弧面状、或者平面结构,当采用平面结构是,来自前方的投掷物体会正面击打盾板,对盾牌的使用者的冲击很大,且容易造成盾板的破损;采用前凸的弧面状结构,可以很好分散投掷物体的冲击力,向着盾牌的两侧分解,但这样又容易使玻璃、石块等物体向着两侧的远处飞溅,造成对附近人群的损伤,尤其是鸡蛋、有毒害液体类投掷物,飞溅到两侧远处,会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损坏等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以使防暴盾牌很好地分散投掷物体的冲击力,并可减轻投掷物体向防暴盾牌两侧飞溅造成的伤害。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呈左右对称结构,包括:
[0008]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向着所述防暴盾牌的前方凸起,由多个坡度依次增大的平面自所述主体部分的中部向着左右两侧衔接而成;
[0009]两个边部,分别构造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左右两侧,所述边部呈向着所述前方凸起的弧面状,并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形成有下落凹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分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边部的凸起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中部至所述下落凹槽由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衔接,且所述第一坡面相对所述盾板宽度方向的坡度和所述第二坡面相对所述第一坡面增大的坡度一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盾板由石墨烯改性树脂一体注塑成型。
[0013]进一步的,至少所述盾板的上半部分采用透明的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分的上边缘向上凸起而形成高出两所述边部顶端的凸起部;所述盾板的下部内侧固设有衬板,所述衬板与所述下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凸起部的外形相适配的下部插槽,另一所述盾板的凸起部可插装于该所述下部插槽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盾板还包括插装于自身下部的抓地台,所述抓地台包括地台主体和两个分设于所述地台主体两端的地台端部,所述地台主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衬板插装的衬板插槽、供所述下部插装的盾板插槽、以及供所述凸起部贯穿的插装缝,所述地台端部上开设有供所述边部的底端插装的边部插槽,所述边部插槽与所述盾板插槽连通。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7](1)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通过将盾板主体设置为部分向前方凸起,并通过将盾板中部和下落凹槽之间由多个坡度依次增大的平面衔接而成,可提升防暴盾牌在碰到异物撞击时的分散效果,减轻持盾人员正面承受冲击受力,从而提升防暴盾牌的使用效果;而下落凹槽的设置可有效降低投掷物体向盾牌两侧飞溅的程度。
[0018](2)通过在盾板下部构造有下部插槽,使另一防暴盾牌可插装于该插槽中,从而实现两半身防暴盾牌拼接形成全身防暴盾牌的效果,从而可将多个高度尺寸较低的半尺寸防暴盾牌拼组成和高度尺寸较高的全尺寸防暴盾牌防暴性能相仿的盾体使用,提升半身防暴盾牌的灵活使用多样性,并有利于防暴盾牌实用性的提升。
[0019](3)通过在盾板的下部插装设置有抓地台,可增大防暴盾牌立于地面上时的摩擦力,提升防暴盾牌的抓地效果,防止出现其由于外界冲击而脱离地面或与地面发生相对位移,产生不利的防护状态,同时,通过将抓地台使用插装的方式与盾板进行固定,其方便安装和拆卸,保证较快的进入抓地状态,从而利于警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0020]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暴盾牌,包括盾板、以及固设于所述盾板内侧以安装把手的托板,所述盾板采用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
[0021]进一步的,所述边部和托板两侧的侧边之间间隔而形成供另一所述防暴盾牌的所述边部扭转插入的拼接槽,且所述边部和所述侧边的末端均构造有向着所述拼接槽内部凸起的盾板咬合齿和托板咬合齿;两左右拼接的所述防暴盾牌的所述盾板咬合齿和所述托板咬合齿之间可形成钩挂咬合。
[0022]进一步的,托板与所述盾板间隔设置并固装于所述盾板上,且于所述托板上成型有前臂槽;所述托板上还固装有与所述把手左右间隔开来的挽臂,所述挽臂横跨于所述前臂槽的上方;所述防暴盾牌使用者的前臂可置于所述前臂槽内,并可使该前臂上的手部握持于所述把手上。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防暴盾牌具有以下优势:
[0024]本技术提出的防暴盾牌,通过在防暴盾板的盾板和托板上分别设置有盾板咬合齿和与其相配合的托板咬合齿,可方便防暴盾牌向拼接后形成较好的钩挂咬合,防止在拼接状态下非正常冲脱拼接,增强了拼接防暴盾牌之间的连接性,从而提高由防暴盾牌拼接形成的防暴盾牌墙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6]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暴盾牌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29]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30]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衬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抓地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两防暴盾牌左右拼接过程示意图;
[0034]图8为图7中B部放大图;
[003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两防暴盾牌左右拼接后的咬合齿钩挂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
盾板,100

中部,101

第一坡面,102

第二坡面,103

下落凹槽,104

边部,105

下部,110

凸起部,120

下部插槽,121

衬板;
[0038]2‑
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呈左右对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向着所述防暴盾牌的前方凸起,由多个坡度依次增大的平面自所述主体部分的中部(100)向着左右两侧衔接而成;两个边部(104),分别构造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左右两侧,所述边部(104)呈向着所述前方凸起的弧面状,并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形成有下落凹槽(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边部(104)的凸起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100)至所述下落凹槽(103)由第一坡面(101)和第二坡面(102)衔接,且所述第一坡面(101)相对所述盾板(1)宽度方向的坡度和所述第二坡面(102)相对所述第一坡面(101)增大的坡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板(1)由石墨烯改性树脂一体注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盾板(1)的上半部分采用透明的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上边缘向上凸起而形成高出两所述边部(104)顶端的凸起部(110);所述盾板(1)的下部(105)内侧固设有衬板(121),所述衬板(121)与所述下部(105)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凸起部(110)的外形相适配的下部插槽(120),另一所述盾板(1)的凸起部(110)可插装于该所述下部插槽(120)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防暴盾牌的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板(1)还包括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谦
申请(专利权)人:香河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