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42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3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涉及市政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植被土层下的集水池体,集水池体的顶端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上覆盖有供雨水渗透的净化装置,集水池体内设置有水泵,水泵上连通有喷洒管,喷洒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凸出至植被土层的上方。通过设置集水池体,利于集水池体对喷灌后多余的水进行收集,减少雨水喷灌的浪费,实现对收集的雨水循环利用,本申请具有提高雨水利用率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市政景观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中营造更多的绿化,利用雨水对绿化进行浇灌是目前比较环保节源的一种方式。
[0003]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如公告号为CN210177584U公开的一种市政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箱,设在集水箱上的立柱和设在立柱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底部设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下方设有挡板装置,所述挡板装置包括挡板,连接柱,压缩弹簧和使连接柱上下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挡板上设有可以将收集槽的下水口封闭的密封垫,所述连接柱设在挡板底部,所述连接柱通过压缩弹簧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滑动机构设在安装板上,所述立柱上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集水箱内的出水管连通。
[0004]上述相关技术中,雨水进入收集箱内流经下水口,水流积累后将挡板向下压从而打开下水口进入集水箱,水泵启动将集水箱内的水从出水管输送至灌溉装置,通过灌溉装置将收集的雨水喷灌出去。雨水喷灌至植被上,被植被的根茎以及根茎周围的土壤吸收后,多余的水继续向土壤下方渗透,而植被根茎吸收不到植被根茎下方土壤中的水分,导致雨水的流失,造成对雨水的浪费,使得雨水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设置于植被土层下的集水池体,所述集水池体的顶端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上覆盖有供雨水渗透的净化装置,所述集水池体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通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凸出至植被土层的上方。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植被土层进行喷灌时,水泵启动将集水池体内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喷洒管,再从喷洒管将雨水喷洒至植被土层上。雨水穿过植被土层抵达集水池体,雨水经过净化装置的净化从通孔内进入到集水池体内部,实现收集的雨水在植被土层与集水池体内形成循环。因此通过设置集水池体,利于集水池体对喷灌后多余的水进行收集,减少雨水喷灌的浪费,实现对收集的雨水循环利用,从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0009]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覆盖于所述通孔的无纺布层、铺设于所述无纺布层上的鹅卵石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经过净化装置时,雨水经过鹅卵石层,天然鹅卵石外观呈菱角状,具有良好的垫层滤料效果,可将植被土层中较大的泥块或沙石进行阻挡;夹杂着泥土的雨水穿过鹅卵石层抵达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将雨水中的泥土隔离在集水池体外部,有效隔离雨水中大量的颗粒物杂质。因此通过设置鹅卵石层与无纺布层的配合,利用二者的过滤效果,实现对经过植被土层的雨水进行过滤,提高渗透至集水池体内部雨水的纯
净度,从而减少喷洒管的堵塞。
[0011]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的渗透板,所述渗透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内填充有蜂窝状活性炭柱。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穿过无纺布层时,雨水流至渗透板上并流入过滤孔,蜂窝状活性炭柱对雨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后,再从过滤孔内穿过蜂窝状活性炭柱抵达集水池体内。因此通过设置蜂窝状活性炭柱,有效降低雨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集水池体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集水池体的一端套设有管柱,所述管柱凸出于植被土层,所述管柱背对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铰接有覆盖所述管柱的盖体。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时间未降雨且集水池体得不到雨水补充时,将盖体绕着盖体与管柱之间的铰接点朝远离管柱的方向转动,以将管柱打开,进而可通过往管柱内加水,水流顺着进水管进入集水池体内部,实现对集水池体内水的补充。因此通过设置管柱,利用盖体对管柱的覆盖,减少喷灌时外部杂质通过进水管进入集水池体内,便于从外部向集水池体内进行补水。
[0015]优选的,所述管柱背对所述盖体的端面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泵启动将集水池体内的雨水输送至喷洒管进行喷灌时,集水池体内部呈负压,外部空气通过通气孔顺着进水管内进入集水池体内部,以平衡集水池体内外的气压,实现水泵快速抽取集水池体内的水进行喷灌。因此通过设置通气孔,利用集水池体内外的气压平衡,实现水泵的快速抽取,从而加快水从喷洒管喷出的流速。
[0017]优选的,所述管柱内转动连接有封堵管,所述封堵管朝向所述进水管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封堵所述通气孔的堵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天气炎热并对植被土层喷灌后,转动封堵管,带动堵板转动将通风孔覆盖,实现整个集水池体内部的封闭。因此通过设置堵板,利用堵板将通风孔覆盖,实现集水池体封闭,减少炎热天气下集水池体内部的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
[0019]优选的,所述喷洒管包括连通于所述水泵的出水管、滑移于所述出水管上的喷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设有密封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喷灌的范围进行调整时,将喷水管朝远离出水管的方向滑移,以升高喷水管的高度,即实现喷灌范围的增大;将喷水管朝靠近出水管的方向滑移,以降低喷水管的高度,即实现喷灌范围的缩小。因此通过滑移设置的喷水管,利用密封圈的封堵,减少滑移时水从出水管与喷水管连接处的溢出,实现喷水管的喷灌范围可调,从而提高喷洒管的便捷性。
[0021]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于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喷水管的一端,所述喷水管靠近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相抵接的凹边,所述凹边朝向所述喷水管内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凸块,所述密封圈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弹性凸块卡接的凹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一直对较大范围的植被土层进行喷灌时,将喷水管朝远离出水管的方向滑移,直至凹边抵接于密封圈朝向出水管的端面。转动喷水管,使得弹性凸块对准凹槽,继续将喷水管朝远离出水管的方向滑移,使得弹性凸块卡接至凹槽内,
实现对最大高度的喷水管进行固定。因此通过设置弹性凸块与凹槽的卡接,实现对喷水管调节高度后的固定,从而加强处于最大高度的喷水管的稳固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通过设置集水池体,利于集水池体对喷灌后多余的水进行收集,减少雨水喷灌的浪费,实现对收集的雨水循环利用,从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0025]通过设置鹅卵石层与无纺布层的配合,利用二者的过滤效果,实现对经过植被土层的雨水进行过滤,提高渗透至集水池体内部雨水的纯净度,从而减少喷洒管的堵塞;
[0026]通过设置通气孔,利用集水池体内外的气压平衡,实现水泵的快速抽取,从而加快水从喷洒管喷出的流速;
[0027]通过滑移设置的喷水管,利用密封圈的封堵,减少滑移时水从出水管与喷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植被土层下的集水池体(1),所述集水池体(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通孔(11),所述通孔(11)上覆盖有供雨水渗透的净化装置(2),所述集水池体(1)内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上连通有喷洒管(13),所述喷洒管(13)远离水泵(12)的一端凸出至植被土层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2)包括覆盖于所述通孔(11)的无纺布层(22)、铺设于所述无纺布层(22)上的鹅卵石层(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11)与所述无纺布层(22)之间的渗透板(23),所述渗透板(23)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231),所述过滤孔(231)内填充有蜂窝状活性炭柱(2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体(1)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远离所述集水池体(1)的一端套设有管柱(141),所述管柱(141)凸出于植被土层,所述管柱(141)背对所述进水管(14)的一端铰接有覆盖所述管柱(1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军李鸿飞周坚
申请(专利权)人:大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