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27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属于鼻骨纠正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合页、侧板、第一固定板、弹簧和弧形板,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合页与侧板铰接,两个侧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弹簧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撑开机构,当使用者需要调节整个纠正装置间距的大小时,转动套环从而第一锥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螺纹柱被带动旋转,螺纹帽外表面卡接的第二固定板就能带动两侧的撑开杆向两侧推动,使得整个鼻骨纠正装置能舒适的戴在使用者的鼻子上,从而避免了鼻骨纠正装置对使用者的鼻子造成伤害。鼻骨纠正装置对使用者的鼻子造成伤害。鼻骨纠正装置对使用者的鼻子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鼻骨纠正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爱美的意识愈加强烈,而鼻子是人的五官之一,是直接展示给外人观看的器官,所以有些人会对鼻骨进行整形,鼻骨整形术即对鼻部进行整形的外科手术,是亚洲年轻化注射中心整形外科手术中最普遍的手术之一,鼻骨整形术可以改变鼻头或鼻梁的形状,使外扩的鼻翼变窄,使鼻子更能符合自身的气质,在做完鼻子整形后,需要对鼻子进行辅助纠正固定,所以就需要专业的鼻骨纠正装置,而现有的鼻骨纠正装置类似于弹簧夹,虽然可以有效夹在人们的鼻骨上,但是人们无法随意调节鼻骨纠正装置间距的大小,使得在佩戴弹簧收缩力道大容易对鼻骨造成损伤,且现有鼻骨纠正装置的固定方式单一,如果使用者剧烈运动的话,鼻骨纠正装置可能会松动并脱离使用者面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自己随意调节鼻骨纠正装置间距的大小,容易造成再次损伤,且鼻骨纠正装置容易脱落会被跌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包括底座、合页、侧板、第一固定板、弹簧和弧形板,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合页与侧板铰接,两个侧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弹簧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撑开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表面,所述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内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粘合机构,粘合机构位于按摩机构的下侧。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撑开机构包括卡接在壳体上表面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第一转轴的顶端贯穿底座的上表面,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两个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的另一端与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套设在第二轴承内,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壳体的左右两侧面,所述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帽,螺纹帽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移动杆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壳体内壁上表面开设的滑槽内,所述螺纹帽远离第二锥齿轮一侧面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撑开杆,撑开杆的另一端贯穿壳体外表面开设的孔洞并固定连接有弹性球。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开设在弧形板外表面的三个按摩通孔,按摩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插销,插销的外表面套设有按摩滚轮。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插销和按摩滚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插销均匀分布在按摩通孔内。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按摩滚轮的材质为软质的橡胶材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粘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弧形板外表面的橡胶片,橡胶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魔术贴毛面的下表面粘接有魔术贴勾面,魔术贴勾面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粘合纸。
[00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撑开机构,当使用者需要调节整个纠正装置间距的大小时,转动套环从而第一锥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螺纹柱被带动旋转,螺纹帽外表面卡接的第二固定板就能带动两侧的撑开杆向两侧推动,固定在撑开杆顶端的弹性球就能将两侧的侧板向外推开,从而就能改变夹在鼻子两侧的两个弧形板的间距,从而使用者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随意改变两个弧形板间距的大小,使得整个鼻骨纠正装置能舒适的戴在使用者的鼻子上,从而避免了鼻骨纠正装置对使用者的鼻子造成伤害。
[0018]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两个弹簧,弹簧将两侧的侧板向中部拉近,从而使得弧形板能与鼻子的两侧紧密贴合,从而使得鼻骨纠正装置能固定在使用者鼻子上,通过设置粘合机构,粘合纸粘在使用者的脸部,从而使得整个鼻骨纠正装置能更加稳固的被固定在鼻子上,避免鼻骨纠正装置在人们剧烈运动时脱落,通过设置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当粘合纸因为反复使用而失去粘合力时,将魔术贴勾面从魔术贴毛面上撕下,就能对粘合纸进行更换。
[0019]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按摩机构,当使用者在使用鼻骨纠正装置时,滚动按摩滚轮,按摩滚轮对鼻子两侧不断进行按摩,从而就能缓解鼻子的疲劳感,并且还能对需要进行纠正的鼻骨进行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撑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侧板和弧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1、底座;2、合页;3、侧板;4、第一固定板;5、弹簧;6、按摩机构;61、插销;62、按摩滚轮;7、弧形板;8、粘合机构;81、魔术贴毛面;82、橡胶片;83、魔术贴勾面;84、粘合纸;9、撑开机构;91、套环;92、第一轴承;93、滑块;94、第一锥齿轮;95、螺纹柱;96、螺纹帽;97、弹性球;98、第二轴承;99、移动杆;10、壳体;1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包括底座1、合页2、侧板3、第一固定板4、弹簧5和弧形板7,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合页2与侧板3铰接,两个侧板3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弹簧5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4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弹簧5,弹簧5将两侧的侧板3向中部拉近,使得弧形板7能与鼻子的两侧紧密贴合,从而使得鼻骨纠正装置能固定在使用者鼻子上,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撑开机构9,所述撑开机构9包括卡接在壳体10上表面的第一轴承92,第一轴承92内套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91,第一转轴的顶端贯穿底座1的上表面,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4,第一锥齿轮94与两个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的另一端与螺纹柱95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柱95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包括底座(1)、合页(2)、侧板(3)、第一固定板(4)、弹簧(5)和弧形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合页(2)与侧板(3)铰接,两个侧板(3)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弹簧(5)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4)的左右两侧,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撑开机构(9),所述第一固定板(4)固定连接在壳体(10)的下表面,所述侧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7),弧形板(7)内设置有按摩机构(6),所述弧形板(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粘合机构(8),粘合机构(8)位于按摩机构(6)的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面部整形的固定式鼻骨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9)包括卡接在壳体(10)上表面的第一轴承(92),第一轴承(92)内套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91),第一转轴的顶端贯穿底座(1)的上表面,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4),第一锥齿轮(94)与两个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的另一端与螺纹柱(95)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柱(95)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套设在第二轴承(98)内,两个第二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敦强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市京美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