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7148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属于智能化方舱技术领域,包括方舱主体和置于方舱主体内部的负压舱系统、过滤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情绪识别系统、情绪安抚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源系统;负压舱系统保证内部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过滤系统过滤进出舱体的气体;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情绪识别系统采集患者的面部图像,之后传输至智能图像识别服务器,分析并识别患者的情绪;情绪安抚系统提供对应视频或音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种功能,适用于高传染病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监控及治疗保障,高效利用有限的医护人员资源。高效利用有限的医护人员资源。高效利用有限的医护人员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化方舱
,特别涉及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COVID

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政府一直坚定地采取“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政策,关注新发现患者的收治以及危重症患者的转移救护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而烈性传染病的患者因为其本身极强的传染性,所以需要兼顾对随行的医护人员和周围环境有效的保护以及对病人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护,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在此过程中,方舱为控制疫情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
[0003]方舱系统源于美国,于90年代初被用在我国部队军事任务中,可以应用于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救援任务中,能快速对患者进行抢救、隔离等工作,扩大一线救治的规模,也提高了救治的能力。例如,方舱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出色的表现改变了野战医院以帐篷为依托的传统临时医疗救治模式,使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救治了大批伤员,为灾区医疗救援工作做出了贡献。除此,在2010年玉树大地震紧急医疗救援任务中也有效地发挥了快速代替非移动式医院的作用。方舱是由各种坚固材料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方便、可移动的整体。从结构形式上可将医疗方舱分为非扩展式和扩展式,多国已装备了各类机动野战医院系统。
[0004]我国现有方舱医院大都由集装箱体改造而成,舱体结构简单且缺乏智能化程度,目前为了能够应急隔离,初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单一的方舱医院应该进行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方舱结构简单、缺乏智能化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具有高效过滤病毒、基本生命体征监测、生命维持、环境监测及患者情绪调控的多种功能。
[0006]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主体和置于方舱主体内部的负压舱系统、过滤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情绪识别系统、情绪安抚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源系统;
[0008]所述方舱主体包括急救担架车和置于急救担架车上方的隔离罩,隔离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与出风口,并在一侧设置物品交换区和操作口,另一侧设置线缆口和操作口,所述操作口连有塑胶手套;
[0009]所述负压舱系统包括置于方舱主体内部及外部的大气压传感器、外置于出风口的管道风机,实时检测方舱内外大气压,方舱内受污染气体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排出舱体,以保证内部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防止内部气体逸出;
[0010]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分别置于方舱主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处的hepa过滤器,方舱内
受污染气体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经出风口处的hepa过滤器排出舱体,外部气体经进风口处的hepa过滤器回到方舱内;
[0011]所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
[0012]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
[0013]所述情绪识别系统通过置于患者头部斜上45
°
位置处的平板电脑采集患者的面部图像,之后传输至智能图像识别服务器,分析并识别患者的情绪;
[0014]所述情绪安抚系统根据情绪识别系统的识别结果,通过平板电脑实时推送视频或音频,以安抚患者情绪;
[0015]所述灯光照明系统一方面用于照明和遇到紧急事件时显示紧急灯光信号,另一方面结合情绪安抚系统形成音乐灯光,以安抚患者情绪;
[0016]所述电源系统为方舱主体及其内部各系统提供电源。
[0017]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满足传染隔离级别,材料优选为热塑性聚氨酯。
[0018]进一步地,所述物品交换区包括外部拉链、物品交换及消毒区、内部拉链。
[0019]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置于平躺患者头部的上方,出风口置于平躺患者脚部的上方,方舱内部的风向为从患者头部到脚部。
[0020]进一步地,若无法维持内外部气压差,加大管道风机的电机功率,同时显示紧急灯光信号。
[0021]进一步地,所述hepa过滤器过滤大于等于0.3μm的颗粒,静电极吸附小于0.3μm的微粒及病毒。
[0022]进一步地,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包括血氧、心率、脉率、呼吸、体温和血压。
[0023]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系统包括市电驱动模式和储蓄电驱动模式。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具有高效过滤病毒、基本生命体征监测、生命维持、环境监测及患者情绪调控的多种功能,适用于高传染病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监控及治疗保障,同时解放医疗人员,可高效利用有限的医护人员资源,此外,方舱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实现量产,解决突发性传染疾病隔离需求的燃眉之急。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的组成构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中方舱主体的结构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中物品交换区的结构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中负压舱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1]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
[0032]实施例1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方舱主体和置于方舱主体内部的负压舱系统、过滤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情绪识别系统、情绪安抚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源系统;
[0034]所述方舱主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急救担架车和置于急救担架车上方的隔离罩,隔离罩满足传染隔离级别,材料优选为热塑性聚氨酯;隔离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置于平躺患者头部的上方,出风口置于平躺患者脚部的上方,并在一侧设置有物品交换区和操作口,另一侧设置有线缆口和操作口,所述操作口连有塑胶手套;所述物品交换区如图3所示,包括外部拉链、物品交换及消毒区和内部拉链;放入物品时,医护人员打开外部拉链,把物品放入物品交换及消毒区,关闭外部拉链,再通过操作口打开内部拉链,取出物品,关闭内部拉链;取出物品时,医护人员通过操作口打开内部拉链,放入物品至物品交换及消毒区,关闭内部拉链,物品经消毒后,再打开外部拉链,取出物品,关闭外部拉链。
[0035]所述负压舱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置于方舱主体内部及外部的大气压传感器和外置于出风口的管道风机,实时检测方舱内外大气压,方舱内受污染气体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排出舱体,方舱内部的风向为从患者头部到脚部,以保证内部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气压差为15Pa,防止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量产的智能移动方舱原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主体和置于方舱主体内部的负压舱系统、过滤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情绪识别系统、情绪安抚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源系统;所述方舱主体包括急救担架车和置于急救担架车上方的隔离罩,隔离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与出风口,并在一侧设置物品交换区和操作口,另一侧设置线缆口和操作口,所述操作口连有塑胶手套;所述负压舱系统包括置于方舱主体内部及外部的大气压传感器、外置于出风口的管道风机,实时检测方舱内外大气压,方舱内受污染气体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排出舱体,以保证内部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分别置于方舱主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处的hepa过滤器,方舱内受污染气体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经出风口处的hepa过滤器排出舱体,外部气体经进风口处的hepa过滤器回到方舱内;所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情绪识别系统通过置于患者头部斜上45
°
位置处的平板电脑采集患者的面部图像,之后传输至智能图像识别服务器,分析并识别患者的情绪;所述情绪安抚系统根据情绪识别系统的识别结果,通过平板电脑实时推送视频或音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辽原刘宇鹏雷易鸣江浩周书田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