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式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01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能通过手臂发力,避免人手之间病毒细菌传播,方便残障人士使用的无接触式门把手。所述所述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1)、与所述支点部(1)相连接的臂展部(2)以及与所述臂展部(2)相连接的用力部(3),所述臂展部(2)以与所述支点部(1)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门把手领域。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门把手领域。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门把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接触式门把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接触式门把手。

技术介绍

[0002]把手,是指器物上手拿手握的地方,通过把手可握住、操纵或移动机械设备及柜体设备(多为门上)上使用,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塑料把手、五金把手、木制把手、合金把手等,其主要是利用杠杠的原理来开启门锁或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省力和方便。
[0003]而门把手一般是应用在门体的门锁上作为门锁的部件,用于启闭门锁,使得门体解除锁止后打开,门把手的原理是杠杆原理,与锁体连接部为支点,平行部为用力点,通过使用者的手指握住平行部顺时针转动,克服锁体内弹簧的阻力后,使锁舌回缩,从而打开门体,当开启门体后,使用者可松开平行部,锁体内的弹簧发力,使锁舌伸出,这种方式需要人手与把手直接接触,容易导致病毒或者细菌通过把手进行传播,尤其是当前疫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同时,对于部分手指不健全或者指端无法发力的残障人士,使用非常不便,尤其是出现例如火灾或者地震等紧急状况时,无法通过手指打开门体,这样存在着影响声明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通过手臂发力,避免病毒细菌传播,方便残障人士使用的无接触式门把手。
[0005]本技术第一种无接触式门把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与所述支点部相连接的臂展部以及与所述臂展部相连接的用力部,所述臂展部以与所述支点部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
[0006]进一步的,所述臂展部呈倒V型,所述臂展部的中间平面与水平面呈60

80度夹角。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点部与所述用力部平行。
[0008]本技术第二种无接触式门把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与所述支点部相连接的延长部、与所述延长部相连接的臂展部以及与所述臂展部相连接的用力部,所述臂展部以与所述支点部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
[0009]进一步的,所述臂展部呈倒U型,所述臂展部的中间平面与水平面呈60

80度夹角。
[0010]本技术第三种无接触式门把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的臂接触件,所述把手本体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和与所述支点部垂直的用力部,所述臂接触件包括卡扣设置在所述支点部上的支点卡扣部、与所述支点卡扣部相连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且卡扣设置在所述用力部上的用力点卡扣部以及与所述用力点卡扣部连接的臂接触部,所述臂接触部以与所述支点部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
[0011]进一步的,所述臂接触部呈圆弧形。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三种方案,均是通过手臂来打开门把手,避免了使用者直接用手指或者手掌来打开门锁,切除了人与人之间手上病毒或者细菌传染的危害,方便了部分手指不健全或者指端无法发力的残障人士能够正常顺利的通过门把手打开门锁,解决了因紧急情况下无法打开导致生命健康受到危害的隐患。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门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门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门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三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无接触主要是以人的手与把手之间的接触进行描述的。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1、与所述支点部1相连接的臂展部2以及与所述臂展部2相连接的用力部3,本实施例中,为了美观以及耐用性,所述支点部1、所述臂展部2、所述用力部3均为采用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行,在实际过程中,也可以考虑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加工,所述支点部1的端部加工有与锁体配合的方孔和插槽等,可以方便的与门锁组件相连接组装,而为了手臂的快速方便的放入,所述臂展部2以与所述支点部1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所述臂展部2的中间平面与水平面呈60

80度夹角,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呈70度夹角,所述臂展部2呈倒V型,这样可以与手臂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所述支点部1与所述用力部3平行,这样通过放入手臂与所述臂展部2接触后,使用者按住所述用力部3下发,待解除锁止后通过所述臂展部2拉开门体,快速方便的完成打开门锁。
[0019]实施例二:
[00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1、与所述支点部1相连接的延长部4、与所述延长部4相连接的臂展部2以及与所述臂展部2相连接的用力部3,所述臂展部2以与所述支点部1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本实施例中,为了美观以及耐用性,所述支点部1、所述臂展部2、所述用力部3均为采用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行,在实际过程中,也可以考虑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加工,所述支点部1的端部加工有与锁体配合的方孔和插槽等,可以方便的与门锁组件相连接组装,而为了手臂的快速方便的放入,所述臂展部2以与所述支点部1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所述臂展部2的中间平面与水平面呈60

80度夹角,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呈70度夹角,所述臂展部2呈倒U型,这样可以与手臂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所述支点部1与所述用力部3平行,这样通过放入手臂与所述臂展部2接触后,使用者按住所述用力部3下发,待解除锁止后通过所述臂展部2拉开门体,快速方便的完成打开门锁。主要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加入了延长部4,这样的考虑主要是基于使所述用力部3的发力点更远,更适合更加特殊的青少年儿童和年老力衰的老龄人等臂力较弱者,所述延长部4和所述臂展部2的总长为155MM。
[0021]实施例三:
[002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两种实施例不同,主要体现在,本实施例是在现有把手的基础上增加配件,本实施例的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0和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10上的臂接触件11,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本体10是以金属材料一体成型,而所述臂接触件11是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注塑成型,这样在成本较低的同时,也便于将所述臂接触件11直接卡扣在所述把手本体10上,无需另外更换现有的把手,所述把手本体10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1和与所述支点部1垂直的用力部3,所述臂接触件11包括卡扣设置在所述支点部1上的支点卡扣部110、与所述支点卡扣部110相连的连接部111、与所述连接部111相连接且卡扣设置在所述用力部3上的用力点卡扣部112以及与所述用力点卡扣部112连接的臂接触部113,所述臂接触部113以与所述支点部1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所述臂接触部113呈圆弧形,通过手臂与所述臂接触部113接触后,使用者按住所述用力部3下发,待解除锁止后通过所述臂接触部113拉开门体,快速方便的完成打开门锁。
[0023]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触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1)、与所述支点部(1)相连接的臂展部(2)以及与所述臂展部(2)相连接的用力部(3),所述臂展部(2)以与所述支点部(1)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展部(2)呈倒V型,所述臂展部(2)的中间平面与水平面呈60

80度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部(1)与所述用力部(3)平行。4.一种无接触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接触式门把手包括可与门锁组件连接的支点部(1)、与所述支点部(1)相连接的延长部(4)、与所述延长部(4)相连接的臂展部(2)以及与所述臂展部(2)相连接的用力部(3),所述臂展部(2)以与所述支点部(1)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浩
申请(专利权)人:茵科门控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