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00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灾害监测主体、临时固定装置、安装定位装置和控制盒,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上,所述临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固定插杆和限位头,所述固定套管均匀分布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侧壁上,所述固定插杆可拆卸设于固定套管内,所述固定插杆底部设有尖头,所述限位头设于固定插杆上端,所述安装定位装置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下方,所述安装定位装置包括电动机、定位杆、定位套管和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然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省时省力、便于拆装、绿色环保、实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自然灾害监测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地质学专业术语,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自然灾害的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
[0003]目前有一些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布设在监测点上,对监测点的温湿度、震动等进行监测,但由于其布设需要布线,实际发生地质灾害后布线容易损坏,如果发生地震或滑坡,监测装置容易翻覆和损害,对于监测点的经纬度信息获取,一般通过在固定位置布设监测装置、再编号的方式,如果监测装置随着地质变化发生了位移,就无法清楚反应位置信息,有些监测装置需要铺设专门的供电设备设施才能使用,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省时省力、便于拆装、绿色环保、实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灾害监测主体、临时固定装置、安装定位装置和控制盒,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上,所述临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固定插杆和限位头,所述固定套管均匀分布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侧壁上,所述固定插杆可拆卸设于固定套管内,所述固定插杆底部设有尖头,所述限位头设于固定插杆上端,所述安装定位装置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下方,所述安装定位装置包括电动机、定位杆、定位套管和定位块,所述电动机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下壁,所述定位杆设于灾害监测主体底部,所述定位杆贯穿灾害监测主体下壁与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所述定位杆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定位套管可拆卸套接设于定位杆上,所述定位套管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定位杆侧壁上螺纹与定位套管内壁螺纹互相啮合,所述定位块铰接设于定位套管底部,所述定位块圆周阵列均匀分布设于定位套管底部,所述定位块侧壁上设有定位齿,定位套管埋入地下,固定插杆通过尖头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固定灾害监测主体,电动机工作带动定位杆转动,定位杆通过螺纹从定位套管进入定位块之间的间隙中,定位杆将定位块撑开,从而通过定位齿将灾害监测主体牢牢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控制盒设于灾害监测主体顶部,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蓄电池和北斗卫星终端,北斗卫星终端利用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将检测到的自然灾害信息上传到云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维持自身电力运转,无需外接电源,绿色环保。
[0007]进一步地,所述灾害监测主体侧壁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便于控制装置工作
状态。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北斗卫星终端、控制开关、电动机、灾害监测主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分别与北斗卫星终端、控制开关、电动机、灾害监测主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
[0010]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定位杆通过螺纹从定位套管进入定位块之间的间隙中,定位杆将定位块撑开从而固定灾害监测主体,利用杠杆原理保证装置安装和使用的稳定性,同时使用电机带动定位杆旋转,省时省力,拆装方便,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维持自身电力运转,无需外接电源,绿色环保,实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1、灾害监测主体,2、临时固定装置,3、安装定位装置,4、控制盒,5、固定套管,6、固定插杆,7、限位头,8、尖头,9、电动机,10、定位杆,11、定位套管,12、定位块,13、控制器,14、蓄电池,15、北斗卫星终端,16、太阳能电池板,17、控制开关,18、定位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灾害监测主体1、临时固定装置2、安装定位装置3和控制盒4,所述临时固定装置2设于灾害监测主体1上,所述临时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套管5、固定插杆6和限位头7,所述固定套管5均匀分布设于灾害监测主体1侧壁上,所述固定插杆6可拆卸设于固定套管5内,所述固定插杆6底部设有尖头8,所述限位头7设于固定插杆6上端,所述安装定位装置3设于灾害监测主体1下方,所述安装定位装置3包括电动机9、定位杆10、定位套管11和定位块12,所述电动机9设于灾害监测主体1下壁,所述定位杆10设于灾害监测主体1底部,所述定位杆10贯穿灾害监测主体1下壁与电动机9输出轴相连,所述定位杆10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定位套管11可拆卸套接设于定位杆10上,所述定位套管11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定位杆10侧壁上螺纹与定位套管11内壁螺纹互相啮合,所述定位块12铰接设于定位套管11底部,所述定位块12圆周阵列均匀分布设于定位套管11底部,所述定位块12侧壁上设有定位齿18,所述控制盒4设于灾害监测主体1顶部,所述控制盒4内设有控制器13、蓄电池14和北斗卫星终端15。
[0018]其中,所述控制盒4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6;所述灾害监测主体1侧壁上设有控
制开关17;所述控制器13分别与蓄电池14、北斗卫星终端15、控制开关17、电动机9、灾害监测主体1和太阳能电池板16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14分别与北斗卫星终端15、控制开关17、电动机9、灾害监测主体1和太阳能电池板16电性连接。
[0019]具体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在待监测的地面使用机械开洞,将定位套管11埋入地下,使定位套管11上端和地面在同一高度,将定位杆10插入定位套管11内,通过尖头8将固定插杆6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插杆6通过固定套管5将灾害监测主体1固定在地面上,使用控制开关17通过控制器13打开电动机9,电动机9工作带动定位杆10转动,定位杆10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在定位套管11内向下运动,定位杆10向下运动带动灾害监测主体1向下运动,定位杆10通过螺纹从定位套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灾害监测主体、临时固定装置、安装定位装置和控制盒,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上,所述临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固定插杆和限位头,所述固定套管均匀分布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侧壁上,所述固定插杆可拆卸设于固定套管内,所述固定插杆底部设有尖头,所述限位头设于固定插杆上端,所述安装定位装置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下方,所述安装定位装置包括电动机、定位杆、定位套管和定位块,所述电动机设于灾害监测主体下壁,所述定位杆设于灾害监测主体底部,所述定位杆贯穿灾害监测主体下壁与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所述定位杆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定位套管可拆卸套接设于定位杆上,所述定位套管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定位杆侧壁上螺纹与定位套管内壁螺纹互相啮合,所述定位块铰接设于定位套管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星传北斗卫星导航平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