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688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包括蓄水结构、储水结构、水泵水轮机和发电电动机,所述蓄水结构通过第一导水管路与所述水泵水轮机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水轮机通过第二导水管路与所述储水结构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水轮机与所述发电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蓄水结构位于所述储水结构的上方,所述储水结构通过通气管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蓄水结构与沉降区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降区与降水集水区流体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构建降水集水区和沉降区形成水源补充区,同时可以局部改善风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区域的环境。的环境。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
具体地说是一种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利用风能或者太阳能进行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上网,适用于水利能源较少的地区进行新能源利用,补充当地的电能供应。然而日常用电存在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的时段,这就会导致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依然紧张,而用电低谷时段发电机组不能满负荷开工。对于风能或太阳能发电设备而言,不将产生的电能并网使用,设备依然在损耗。因此,需要配备蓄能系统,以便将用电低谷时段产生的电能以某种形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再转化为电能进行并网使用。现有的蓄能系统多是利用水的势能作为蓄能的方式,即在用电低谷时段将供电网里的多余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换言之将水抽送至位置较高的蓄水池,然后在用电高峰时段再利用蓄水池里的水发电以供使用。但现有的蓄能系统仅仅能用来蓄能,同时需要提供水源,以补充蓄能系统水能与电能转换过程中的水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利用构建降水集水区和沉降区形成水源补充区,同时可以局部改善风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区域的环境。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包括蓄水结构、储水结构、水泵水轮机和发电电动机,所述蓄水结构通过第一导水管路与所述水泵水轮机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水轮机通过第二导水管路与所述储水结构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水轮机与所述发电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蓄水结构位于所述储水结构的上方,所述储水结构通过通气管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蓄水结构与沉降区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降区与降水集水区流体导通连接。
[0006]上述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所述降水集水区包括卵石分区、漂浮物去除分区和砂石沉降分区,所述卵石分区设置在所述漂浮物去除分区外侧,所述漂浮物去除分区设置在砂石沉降分区外侧,所述砂石沉降分区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沉降区流体导通连接。
[0007]上述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所述降水集水区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10
°

[0008]上述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所述储水结构包括第一储水硐室和第二储水硐室,所述第一储水硐室通过所述通气管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硐室通过通气支管与所述通气管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硐室进水端设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储水硐室进水端设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导水管路为三通管路。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0]利用降水集水区和沉降区对风能及太阳能电场区域内或附近的天然降水进行收集以及除沙除泥,形成可以对蓄能用水进行补充的水源,而较大面积的降水集水区和沉降区可以形成较大面积的水面或湿地,有利于改善风能及太阳能电场区域的环境。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的降水集水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的第一储水硐室的混凝土衬砌和壁后注浆施工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新建的第一储水硐室的地面L型钻孔预注浆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的L型钻孔地面预注浆止水帷幕与新建的第一储水硐室关系图;
[0016]图6为本技术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的第一导水管路安装和加固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

降水集水区,1
‑1‑
卵石分区,1
‑2‑
漂浮物去除分区,1
‑3‑
砂石沉降分区;2

沉降区;3

蓄水池;4

第一导水管路;5

井下厂房;6

水泵水轮机;7

第二导水管路;8

第一储水硐室;9

第二储水硐室;10

通气管路;11

第二截止阀;12

第一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包括蓄水结构3、储水结构、水泵水轮机6和发电电动机,所述蓄水结构3通过第一导水管路4与所述水泵水轮机6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水轮机6通过第二导水管路7与所述储水结构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水轮机6与所述发电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蓄水结构3位于所述储水结构的上方,所述储水结构通过通气管路10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蓄水结构3与沉降区2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降区2与降水集水区1流体导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降水集水区1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
°

[0019]其中,所述降水集水区1包括卵石分区1

1、漂浮物去除分区1

2和砂石沉降分区1

3,所述卵石分区1

1设置在所述漂浮物去除分区1

2外侧,所述漂浮物去除分区1

2设置在砂石沉降分区1

3外侧,所述砂石沉降分区1

3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沉降区2流体导通连接。利用所述卵石分区1

1构筑所述降水集水区1边缘区域,避免降水量较大时流量较大的水将所述降水采集区边缘的植被以及土壤冲入所述降水集水区1内部;利用所述漂浮物去除分区1

2可以减少干草或者树枝进入所述砂石沉降分区1

3,进而可以保证向所述沉降区2输送的水为较为干净的水,同时可以利用滞留在所述漂浮物去除分区1

2内的干草或者树枝形成腐殖物和过滤结构,滤除一部分粒径较大的砂石;所述砂石沉降分区1

3主要用于对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中砂石进行沉降,避免有较多的泥沙进入所述沉降区2,从而减少所述沉
降区2的清淤频率。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结构包括第一储水硐室8和第二储水硐室9,所述第一储水硐室8通过所述通气管路10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硐室9通过通气支管与所述通气管路10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硐室8进水端设有第一截止阀12,所述第二储水硐室9进水端设有第二截止阀11;所述第二导水管路7为三通管路。利用双储水硐室解决单一硐室作为储水结构带来解决单一储水结构长时间蓄水后清淤时期不能进行蓄能操作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干旱地区雨季降水储存的问题。将雨季降水处理后并存放在储水硐室内,可以减少水自然蒸发的损耗,同时还可以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结构(3)、储水结构、水泵水轮机(6)和发电电动机,所述蓄水结构(3)通过第一导水管路(4)与所述水泵水轮机(6)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水轮机(6)通过第二导水管路(7)与所述储水结构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水轮机(6)与所述发电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蓄水结构(3)位于所述储水结构的上方,所述储水结构通过通气管路(10)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蓄水结构(3)与沉降区(2)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降区(2)与降水集水区(1)流体导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风能及太阳能电场配套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集水区(1)包括卵石分区(1

1)、漂浮物去除分区(1

2)和砂石沉降分区(1

3),所述卵石分区(1

1)设置在所述漂浮物去除分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赵连杰袁辉王晓建宋吉清王桐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银泰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