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输送的防静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加工
,具体为一种无纺布输送的防静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纺布被广泛的使用,无纺布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无纺布输送到相应的工位上,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无纺布与辊轴之间不断地摩擦,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通过静电的产生能够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因此在无纺布输送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防静电装置,通过防静电装置能够消除或降低无纺布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000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4]1.传统的此类无纺布输送的防静电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便根据无纺布的厚度进行调节,因此使该装置的适用性不佳;
[0005]2.传统的此类无纺布输送的防静电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导线外露同时导线过长,易出现安全问题;
[0006]3.传统的此类无纺布输送的防静电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长,从而不便对防静电板进行安装拆卸。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输送的防静电装置,包括第一辊轮(1)、第一防静电罩(2)、轴承(5)、第二防静电罩(8)和支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静电罩(8),且第二防静电罩(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线(11),所述第二防静电罩(8)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辊轮(7),且第二辊轮(7)的内部贯穿有轴承(5),所述支架(9)内部的底端活动有第一辊轮(1),且第一辊轮(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防静电罩(2),且第一防静电罩(2)与第二防静电罩(8)的两侧均设置有拆装结构(10),所述拆装结构(10)包括固定箍(1001)、活动箍(1002)、螺纹柱(1003)以及拼接槽(1004),所述固定箍(1001)设置于第二防静电罩(8)底端的一侧,所述固定箍(1001)的一端活动有活动箍(1002),所述活动箍(1002)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柱(1003),所述拼接槽(1004)设置于第二防静电罩(8)底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防静电罩(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线(4),所述支架(9)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护结构(3),所述第二防静电罩(8)与第一防静电罩(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线套(12),所述第二防静电罩(8)内部顶端或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顶端与底端固定有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忠民,郑帅威,李战阳,王广州,
申请(专利权)人:亿信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