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温变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85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液晶温变防伪标签,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一油墨层,所述凹槽的内部四周粘贴连接有连接纸层,所述连接纸层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内壁粘贴连接,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底部设有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上表面涂覆有覆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另外,通过设置的开口和介质膜使得覆盖层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可以使得覆盖层不易被刮到,大大提高了覆盖层的整体性,通过强力胶连接的连接支持纸层在介质膜被撕去后会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可以根据连接纸层的完整性判断标签是否被破坏过,大大提高了识别性和防伪效果。性和防伪效果。性和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温变防伪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温变防伪标签,属于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高档商品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防伪标签是一种常见的防伪技术应用,可以起到较好的辨别效果,基于热敏变色原理的物理防伪方法具有检测方便、迅速、准确、简单,且不需任何特殊辅助仪器,较适合于普通消费者,在包装印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现有的液晶温变防伪标签表面涂覆的覆盖层极易受到磨损,从而使得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且现有的液晶温变防伪标签不具有唯一性,使得液晶温变防伪标签容易被不法分子重复利用,从而使得消费者买到假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液晶温变防伪标签。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温变防伪标签,包括基层;
[0006]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一油墨层,所述凹槽的内部四周粘贴连接有连接纸层,所述连接纸层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内壁粘贴连接,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底部设有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上表面涂覆有覆盖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粘贴连接有介质膜,所述连接纸层的上表面与介质膜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所述介质膜的上表面第三油墨层,所述第三油墨层的上表面设有液晶温变油墨层,所述基层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有网格层,所述网格层的下表面设有底纸层,所述粘胶层穿过网格层并与底纸层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覆盖层与基层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墨层为产品唯一的二维码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为产品唯一序列号油墨层,所述第三油墨层为网站动态链接码油墨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温变油墨层的上表面粘贴连接有防水膜。
[0010]进一步的,所述介质膜和基层均通过强力胶与连接纸层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纸层为硅油纸。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使得第二油墨层上涂覆的覆盖层与基层的外表面相平齐,进而使得覆盖层不易被刮到,且通过介质膜可以进一步对基材的上表面进行保护,使得覆盖层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大大提高了覆盖层的整体性,并且可以根据连接纸层的完整性判断标签是否被破坏过,大大提高了识别性和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基层的俯视图。
[0015]图例说明:
[0016]1、基层;2、凹槽;3、第一油墨层;4、连接纸层;5、开口;6、第二油墨层;7、覆盖层;8、介质膜;9、第三油墨层;10、液晶温变油墨层;11、粘胶层;12、网格层;13、底纸层;14、防水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至图2所示,涉及一种液晶温变防伪标签,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一油墨层3,所述凹槽2的内部四周粘贴连接有连接纸层4,所述连接纸层4的外表面与凹槽2的内壁粘贴连接,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开口5,所述开口5的内部底部设有第二油墨层6,所述第二油墨层6的上表面涂覆有覆盖层7,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粘贴连接有介质膜8,所述连接纸层4的上表面与介质膜8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所述介质膜8的上表面第三油墨层9,所述第三油墨层9的上表面设有液晶温变油墨层10,所述基层1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有粘胶层11,所述粘胶层11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有网格层12,所述网格层12的下表面设有底纸层13,所述粘胶层11穿过网格层12并与底纸层13相连接。
[0018]使用时,通过液晶温变油墨层10和第三油墨层9可以直接获得网站动态连接码,通过开口5便于将介质膜8撕下,然后刮去覆盖层7即可获得第二油墨层6上的产品唯一序列号和产品唯一的二维码,进而可以依次进行验证,操作简单,且通过介质膜8可以保证覆盖层7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磨损,且当介质膜8被撕下后,通过强力胶的作用使得连接纸层4损坏,从而可以避免标签被再次使用,同时也可以判断出真伪。
[0019]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覆盖层7与基层1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是为了让介质膜8能够与覆盖层7表面完全贴合,避免出现间隙。
[0020]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油墨层3为产品唯一的二维码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6为产品唯一序列号油墨层,所述第三油墨层9为网站动态链接码油墨层,是为了便于使用者进行验证。
[0021]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液晶温变油墨层10的上表面粘贴连接有防水膜14,防水膜14是为了保护液晶温变油墨层10。
[0022]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介质膜8和基层1均通过强力胶与连接纸层4相连接,通过强力胶连接会在介质膜8被撕去时必然带动连接纸层4被破坏,从而便于判断标签是否被破坏过。
[0023]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底纸层13为硅油纸,是为了便于将底纸层13从标签第底部撕去。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温变防伪标签,包括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一油墨层,所述凹槽的内部四周粘贴连接有连接纸层,所述连接纸层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内壁粘贴连接,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底部设有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上表面涂覆有覆盖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粘贴连接有介质膜,所述连接纸层的上表面与介质膜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所述介质膜的上表面第三油墨层,所述第三油墨层的上表面设有液晶温变油墨层,所述基层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的下表面粘贴连接有网格层,所述网格层的下表面设有底纸层,所述粘胶层穿过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王小平束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壹信标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