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具体为一种耳机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属于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会在使用时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耳机上面写着L和RL是left表示左声道R是right表示右声道,和入耳式耳机相比,尽管主动降噪耳机在体积上更大,但还是没有提供更好的降噪效果,而且人们通常认为很多降噪耳机的声音素质顶多算二流(和你为之支付的价格相比),与之相对,入耳式耳机在体积更小的同时并不会牺牲音质,入耳式耳机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发音单元:动圈式和动铁式,动圈单元常常用于入门级的入耳式耳机,因为他们简单实用且价格较低(相对于动铁单元),单元直径一般为8mm
‑
16mm,众所周知,动圈式发音单元在发音过程中能带动较多空气振动,因此他们能发出更多的低频。
[0003]因此,则需要一种耳机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连接线(1)、连接头(2)、连接柱(3)、分支连接柱(4)、第一支线(5)、第二支线(6)、调节外壳(7)、第一耳机(8)、第二耳机(9)、软胶垫(10)、入耳音柱(11)和调节按钮(12);所述主连接线(1)与第一支线(5)、第二支线(6)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且位于第一支线(5)、第二支线(6)的底端,所述连接头(2)固定在主连接线(1)的左端,所述连接柱(3)固定在连接头(2)上,所述分支连接柱(4)设置在主连接线(1)的右端,所述第一支线(5)、第二支线(6)的底端连接在分支连接柱(4)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调节外壳(7)固定在第二支线(6)的中心处,所述第一耳机(8)固定在第二支线(6)的顶端,所述第二耳机(9)固定在第一支线(5)的顶端,所述软胶垫(10)分别嵌套连接在入耳音柱(11)上,所述入耳音柱(11)分别固定在第一耳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斑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