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在动力电池行业,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是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多个电芯组合成单个模组,多个模组组装成电池包。电池模组的组装方式是电池包的主要工序,是将单个电芯按照串并联的要求依次排好,在电芯的两头安装端板,位于电芯两侧的侧板与端板焊接,将电芯包裹在腔体内部形成一个模组。
[0003]侧板与端板焊接后,腔体空间即固定,无法有效地压紧电芯,影响电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模组框架,其能够增强模组框架对电芯的限位效果。
[0005]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能够增强模组框架对电芯的限位效果。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组框架,包括:
[0008]第一端梁、第二端梁、第一侧梁以及第二侧梁;第一端梁、第一侧梁、第二端梁以及第二侧梁依次连接围成用于安装电芯的空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梁(100)、第二端梁(200)、第一侧梁(300)以及第二侧梁(400);所述第一端梁(100)、所述第一侧梁(300)、所述第二端梁(200)以及所述第二侧梁(400)依次连接围成用于安装电芯(12)的空间;所述第一端梁(100)设置有第一引导面(110)以及第二引导面(120),所述第一引导面(110)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面(120)在所述第一端梁(100)连接所述第一侧梁(300)以及所述第二侧梁(400)的过程中,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一侧梁(300)以及所述第二侧梁(400),以使所述第一侧梁(300)以及所述第二侧梁(400)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端梁(200)设置有第三引导面以及第四引导面,所述第三引导面以及所述第四引导面在所述第二端梁(200)连接所述第一侧梁(300)以及所述第二侧梁(400)的过程中,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一侧梁(300)以及所述第二侧梁(400),以使所述第一侧梁(300)以及所述第二侧梁(400)相互靠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110)与所述第二引导面(120)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端梁(100)到所述第二端梁(200)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引导面与所述第四引导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二端梁(200)到所述第一端梁(100)的方向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梁(30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侧梁(300)靠近所述第二侧梁(40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0)以及第二限位部(320);所述第一端梁(100)还设置有第一配合面(130)以及第二配合面(140),所述第一配合面(130)以及所述第二配合面(140)用于在所述第一端梁(100)连接两根所述第一侧梁(300)的过程中,分别作用于两根所述第一侧梁(300),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310)以及所述第二限位部(320)相互靠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梁(40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二侧梁(400)靠近所述第一侧梁(30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部(410)以及第四限位部(420);所述第一端梁(100)还设置有第三配合面(150)以及第四配合面(160),所述第三配合面(150)以及所述第四配合面(160)用于在所述第一端梁(100)连接两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李德连,皓峰,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