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滕明友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51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属于养蜂技术领域,包括活动承重板、导料瓶、输料管,所述导料瓶安装在活动承重板上,导料瓶呈上大下小状,其上端开口,下端与输料管连通,所述输料管延伸至设置在蜂箱内的饲喂器内,所述活动承重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导料瓶下端活动安装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包括从活动承重板边沿处向内延伸的通槽段以及与通槽段连通的开孔,所述通槽段的宽度与输料管的管径相匹配,所述开孔与导料瓶下端相匹配使导料瓶可竖立在开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节约了饲喂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蜜蜂饲喂器,属于养蜂


技术介绍

[0002]蜜蜂经过一年走南闯北,十一月越冬,养蜂人一般用饲喂器给蜜蜂多次饲喂,喂足越冬饲喂料,关蜂王断子蜂停止生产,除蜂箱螨虫,经近一个月的越冬,蜂群群势明显下降,要想在来年获得高蜂蜜产量,增加养蜂收入,一般养蜂人在十二月中旬的严冬,再用饲喂器给蜜蜂喂饲喂料,每晚一次(少量),连续十多天,来刺激正在越冬的蜜蜂兴奋,以达到蜂王早产、多产卵来培养更多的幼蜂来增强蜂群群势,以便采集春天第一个花粉蜜源,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0003]传统的饲喂器,如图1所示,喂养的时候,需要打开蜂箱盖,揭开纱盖,往饲喂器内倒入饲喂料,这样的饲喂方式很麻烦,比较费力,工作量大,效率低,倒料时需要弓着腰,养蜂人年龄偏大的话,会腰酸背痛,并且,经常开蜂箱盖,对蜂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影响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一种如下结构实现的,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包括活动承重板、导料瓶、输料管,所述导料瓶安装在活动承重板上,导料瓶呈上大下小状,其上端开口,下端与输料管连通,所述输料管延伸至设置在蜂箱内的饲喂器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承重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导料瓶下端活动安装在卡槽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包括从活动承重板边沿处向内延伸的通槽段以及与通槽段连通的开孔,所述通槽段的宽度与输料管的管径相匹配,所述开孔与导料瓶下端相匹配使导料瓶可竖立在开孔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管延伸至蜂箱内的纱盖上,所述输料管穿过纱盖的孔洞,进入饲喂器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管的末端设置有用于配重的套头,所述套头可以为不锈钢材质,也可为硬质塑料材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瓶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承重板安装在蜂箱盖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承重板安装在蜂箱盖的通风口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承重板与蜂箱盖活动连接,活动承重板可收纳至通风口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瓶是透明的材质,下端设置有瓶盖,所述输料管与瓶盖连接的一端设有连尖嘴,所述输料管通过连尖嘴连接在瓶盖上。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
置,可实现在蜂箱外饲喂,朝导料瓶内倒入饲喂料,通过输料管流入蜂箱内的饲喂器内,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饲喂一般二百来箱蜜蜂,要三个小时,采用本技术专利耗时只需十几分钟,节约了饲喂时间。由于饲喂的时候不用揭开蜂箱盖,对箱内蜜蜂的生活的温度湿度没有影响。饲喂完后,导料瓶可以从活动承重板中滑动取出固定在蜂箱的侧面,方便下次饲喂,也可以直接连同输料管取走收起,下次使用再安装。本技术活动承重板可以旋转收入通风口内,不影响蜂箱的美观同时也不占地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 本技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活动承重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饲喂器;2,活动承重板;3,导料瓶;4,输料管;5,通槽段;6,开孔;7,盖体;8,蜂箱盖;9,通风口,10,旋转支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包括活动承重板2、导料瓶3、输料管4,导料瓶3安装在活动承重板2上,活动承重板2上开设有卡槽,导料瓶3下端活动安装在卡槽内。卡槽包括从活动承重板2边沿处向内延伸的通槽段5以及与通槽段5连通的开孔6,通槽段5的宽度与输料管4的管径相匹配,开孔6与导料瓶3下端相匹配使导料瓶3可竖立在开孔内,导料瓶3呈上大下小状,其上端开口,上端的开口用于导入饲喂料,下端与输料管4连通,输料管4延伸至蜂箱内后,穿过纱盖的孔洞,进入饲喂器1内,饲喂料通过输料管4流入饲喂器1内。输料管4的末端设置有用于配重的套头,这样,输料管4在饲喂器1内不容易翘起,套头为不锈钢材质,也可为硬质塑料材质。导料瓶3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7,加料完后在开口处盖上盖体7,就不会有蚂蚁或者其他蜜蜂来盗蜜。活动承重板2可采用木质材质,也可以为硬质塑料材质,活动安装在蜂箱盖8的通风口9处,活动承重板2的尺寸和通风口9的尺寸相匹配,与蜂箱盖8活动旋转连接,旋转支点10设置在活动承重板2的一侧,使活动承重板2可旋转,完全收纳至通风口9内,不影响蜂箱的美观同时也不占地方。导料瓶3是透明的材质,下端设置有瓶盖,瓶盖螺纹连接在导料瓶3上,也可以与导料瓶3一体成型,输料管4与瓶盖连接的一端设有连尖嘴,输料管4通过连尖嘴连接在瓶盖上。一个蜂箱,可以根据需求,安装多个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本技术作为产品在销售的时候,输料管4可以按一定的长度折叠整理和活动承重板2一起直接塞入导料瓶3内,导料瓶3再盖在瓶盖和盖体,整体精致美观,方便销售。
[0022]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次使用时,拧开瓶盖,打开盖体7,将本技术活动承重板2、输料管4从导料瓶3内取出,把活动承重板2远离通槽段5的一端通过螺钉活动安装在蜂箱盖8的通风口9处,使其完全收纳至通风口9内,通风口9的外表面和活动承重板2的外表面在垂直方向平齐,把活动承重板2从通风口9内旋转拨出,把输料管4设置有连尖嘴的一端插入瓶盖内,把瓶盖和导料瓶3拧紧,把导料瓶3提起,输料管4通过通槽段5,把导料瓶3竖立在活动
承重板2的开孔内,输料管4安装配重套头的一端通过通风口9延伸至箱体内,并穿过纱盖的孔洞进入饲喂器1内,然后,往导料瓶3内导入饲喂料,因为本技术导料瓶3为透明材质,可随时观测导料瓶内饲喂料是否过量。饲喂完毕后,把盖体7盖在导料瓶3上,第二次使用时,不用打开蜂箱盖8,打开盖体7即可实现饲喂。
[0023]另外本技术在第一次使用完毕后,还可以这样实现收纳:盖上盖体7,将导料瓶3向上提起,输料管4通过通槽段5,导料瓶3连同输料管4从活动承重板2上取出,输料管4带有配重套头的另一端仍然留在蜂箱饲喂器1内,将导料瓶3和输料管4粘贴在蜂箱的另一侧,把活动承重板2旋转收入蜂箱盖8的通风口9内,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收纳,活动承重板2不占空间也不影响蜂箱的美观。
[0024]另外本技术在第一次使用完毕后,第二次饲喂还需很长一段时间的,还可以这样实现收纳:盖上盖体7,将导料瓶3向上提起,输料管4通过通槽段5,导料瓶3连同输料管4从活动承重板2上取出,把输料管4带有配重套头的另一端也从蜂箱饲喂器1内取出,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承重板、导料瓶、输料管,所述导料瓶安装在活动承重板上,导料瓶呈上大下小状,其上端开口,下端与输料管连通,所述输料管延伸至设置在蜂箱内的饲喂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承重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导料瓶下端活动安装在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从活动承重板边沿处向内延伸的通槽段以及与通槽段连通的开孔,所述通槽段的宽度与输料管的管径相匹配,所述开孔与导料瓶下端相匹配使导料瓶可竖立在开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蜜蜂饲喂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延伸至蜂箱内的纱盖上,所述输料管穿过纱盖的孔洞,进入饲喂器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蜜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明友滕海
申请(专利权)人:滕明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