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49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针槽,所述针槽内设置有充电触点;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保护罩壳,其具有装配口,与所述装配口相对的第一内壁上形成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针槽相配合,所述本体从所述装配口装配至所述保护罩壳中,所述凸起结构探入至所述针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手环,通过设置保护罩壳,可将智能手环从底部套入至保护罩壳内,保护罩壳中的凸起结构能够将针槽封堵密封,进而可以保护针槽中的充电触点,将其与外部环境隔离,减少充电触点被腐蚀的可能性。腐蚀的可能性。腐蚀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可穿戴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智能手环可以为用户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和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终端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
[0003]智能手环类产品基于日常使用场景要求,基本都需满足50米防水要求,智能手环的防水需求限制其充电方式无法使用USB充电方式。同时考虑智能手环的体积以及成本,不适合使用无线充电方式,目前大部分智能手环类产品大多采用充电Pin(充电触点)连接充电底座或者充电夹的方式充电,常规状态时,充电Pin暴露在周围环境中,充电时需将智能手环本体从表带上取下进行充电。因手环心率传感器需紧贴手腕,所以一般智能手环固定都会比较紧,现有产品多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手环本体固定于表带上,导致充电时取出手环本体极其不便,同时重复使用容易导致表带老化,长期使用会导致手环松动,心率测量准确性下降,影响用户体验。
[0004]此外,由于现有智能手环日常使用场景,会经常接触水或者弱酸弱碱环境,曝露在环境中的充电Pin极易发生腐蚀,导致充电接触不良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手环的充电触点暴露在环境中,容易腐蚀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手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针槽,所述针槽内设置有充电触点;
[0008]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
[0009]保护罩壳,其具有装配口,与所述装配口相对的第一内壁上形成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针槽相配合,所述本体从所述装配口装配至所述保护罩壳中,所述凸起结构探入至所述针槽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所述本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磁体一一对应设置的磁吸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磁吸结构为磁性金属或者磁体,当所述磁吸结构为磁体时,所述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邻近面的磁极相反。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磁吸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内,所述本体装配在所述保护罩壳中时,所述第一磁体探入至所述第一槽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壳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表带孔,表带穿过所述表带孔与所述本体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心率检测器件,所述第一内壁上与所述心率检测器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还开设有透光窗,所述透光窗上密封设置有透光片。
[0015]进一步的,所述透光片为汇聚透镜。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为橡胶材质,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针槽过盈配合。
[0017]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内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柱,所述本体装配在所述保护罩壳中时,所述限位柱探入至所述限位槽中。
[0018]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装配在所述保护罩壳中时,所述装配口的端沿不凸出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智能手环,通过设置保护罩壳,可将智能手环从底部套入至保护罩壳内,保护罩壳中的凸起结构能够将针槽封堵密封,进而可以保护针槽中的充电触点,将其与外部环境隔离,减少充电触点被腐蚀的可能性。
[0020]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 是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手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 是图1中保护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实施例一
[0028]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手环,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本体11,本体11的下表面开设有针槽12,针槽12内设置有充电触点13。本体11是智能手环的主体部分,本体11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下表面或者侧面设置有充电触点,为了方便对充电触点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充电触点设置在本体11的下表面。本体11内设置有电路器件,本体11的外壳整体呈密封状态,至少满足50米防水要求,仅有充电触点部分可暴露在周围环境中。
[0029]本体11还连接有表带,由于表带并非本智能手环的改进部分,为了能够重点突出
本技术的改进部分,表带在图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表带采用常规表带即可,其分别与本体11的两端连接,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可套设在用户的腕部。表带一般与本体11为可拆卸连接,通过将表带与本体11分离可对本体进行充电。
[0030]本体11用于配合充电底座或者充电夹进行充电,在充电底座或者充电夹上具有与充电触点13相匹配的充电端子,在充电触点13与充电端子电导通后,即可实现对智能手环进行充电。充电触点13其中一部分是埋入至针槽12中的,而针槽12一般是塑料、橡胶等防水材质,充电触点13一部分注塑嵌入在针槽12的槽底中,另外一部分凸出于槽底表面,因此,针槽12能够将充电触点13紧密地包裹,不会存在缝隙导致进水的情况,实现防水功能。为了方便充电触点13与充电底座的充电端子连接,一般充电触点13凸出于针槽12的槽底。
[0031]为了保护充电触点13不被腐蚀,应该避免其与外部环境接触,因此,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还包括保护罩壳21,如图2所示,保护罩壳21具有装配口211,保护罩壳21与装配口211相对的第一内壁212上形成有凸起结构23,凸起结构23与针槽12相配合,本体11从装配口211装配至保护罩壳21中时,凸起结构23探入至针槽12中。也即,保护罩壳21从本体11的底部将本体包裹,且凸起结构23能够将针槽12封堵密封,进而可以保护针槽12中的充电触点13,将其与外部环境隔离,减少充电触点13被腐蚀的可能性。
[0032]凸起结构23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实现,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凸起结构23与针槽12过盈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针槽,所述针槽内设置有充电触点;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保护罩壳,其具有装配口,与所述装配口相对的第一内壁上形成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针槽相配合,所述本体从所述装配口装配至所述保护罩壳中,所述凸起结构探入至所述针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所述本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磁体一一对应设置的磁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结构为磁性金属或者磁体,当所述磁吸结构为磁体时,所述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邻近面的磁极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磁吸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内,所述本体装配在所述保护罩壳中时,所述第一磁体探入至所述第一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壳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表带孔,表带穿过所述表带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飞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