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38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源基站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所述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将所述测量报告上报至源基站,以供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小区切换判决。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通过在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头车终端正常切换,尾车终端根据切换延时参数进行切换延迟处理,避免了统一列车上的两个车载终端同时切换,提高了列车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铁路、轨道和高速磁浮等交通系统中,车地无线系统承载列车运行控制、定位数据和语音调度等列车安全运行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传输的可靠性和时延等要求很高。现有技术中,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典型的做法是采用冗余结构,头车和尾车采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车载终端设备工作,以保证系统的性能但是,用于轨道交通的LTE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系统优化后,在没有切换的时候可以达到5ms左右,5ms左右的传输时延可以满足系统要求,切换的情况下平均在40-100ms。40-100ms的传输时延无法满足系统要求。因此,头车和尾车不进行无线小区切换时,时延可以满足要求;在小区间切换重叠带上,只有一个终端切换,另外终端不切换的业务时延也可以满足要求;但当两个终端都在进行切换时,时延就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对于高速磁浮的5ms时延,就无法满足要求,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包括:接收源基站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所述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将所述测量报告上报至源基站,以供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小区切换判决。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具体包括:获取相邻小区的实际测量结果;若终端为尾车终端,则根据所述实际测量结果和所述切换延时参数,确定相邻小区的延迟测量结果;若所述延迟测量结果满足切换事件触发条件,则生成测量报告。进一步地,所述延迟测量结果等于所述实际测量结果减所述切换延时参数。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实际测量结果。进一步地,所述确定相邻小区的延迟测量结果之前,还包括:根据终端所在车厢在列车编组中的编号、列车朝向和列车的运行方向,判断终端是否为尾车终端。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具体包括:获取相邻小区的实际测量结果;若终端为头车终端,则判断所述实际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切换事件触发条件;若所述实际测量结果满足切换事件触发条件,则生成测量报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包括:向目标终端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所述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接收所述目标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之后生成的;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小区切换判决。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基站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所述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测量报告上报至源基站,以供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小区切换判决。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下发模块,用于向目标终端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所述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的;切换判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小区切换判决。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通过在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头车终端正常切换,尾车终端根据切换延时参数进行切换延迟处理,避免了统一列车上的两个车载终端同时切换,提高了列车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切换方法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信令交互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类型判断逻辑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类型判断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切换方法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铁路、轨道和高速磁浮等交通系统中,车地无线系统传输列车运行控制和定位数据等列车安全运行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传输的可靠性和时延等要求很高。现有车地通信系统采用A、B双网设计,A、B双网相互物理独立,并行工作。A网用作安全数据传输,B网用作综合承载业务传输。列车定位数据、运控数据在A网、B网同时传输。运控集群语音、列车操作数据、列车诊断数据、旅客信息服务和附加服务信息只在B网传输。控制中心分别设置A网和B网的核心网设备。通过中心交换机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接入,同时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隔离和网络安全需求。在列车的车头和车尾,分别设置LTE车载终端,包括车载接入单元和天馈系统等。车头和车尾各安装车载终端,一台车载终端接入A网传输列车定位数据、运控数据,另一台车载终端接入B网传输列车定位数据、运控数据、运控集群语音、列车操作数据、列车诊断数据、旅客信息服务和附加服务信息。当列车运动过程中,网络服务的车载终端从一个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系统在考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质量的基础上,让终端选择合适的工作小区,来保证用户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性能。现有无线系统的切换,判定终端是否需要小区切换有以下几种方式:1、依靠接收信号载波电平判定。当信号载波电平低于门限电平(例如-100dBm),则进行切换。这种方式为主要的判定方式,在2G、3G和4G系统中,通过信号的强度衍生出多种切换准则:准则1:相对信号准则。在任何时间都选择具有最强接收信号的基站。这种准则的缺点是:在原基站的信号强度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会引发太多不必要的小区切换。准则2:具有门限规定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仅允许移动用户在当前基站的信号足够弱(低于某一门限),且目标基站的信号强于源基站的信号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越区切换。准则3:具有滞后余量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仅允许终端在目标基站的信号强度比原基站信号强度强很多(即大于滞后余量)的情况下进行越区切换。该技术可以防止由于信号波动引起的移动台在两个基站之间来回重复切换,即“乒乓效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源基站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所述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n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n将所述测量报告上报至源基站,以供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小区切换判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源基站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所述测量控制信息中包含切换延时参数;
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
将所述测量报告上报至源基站,以供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小区切换判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具体包括:
获取相邻小区的实际测量结果;
若终端为尾车终端,则根据所述实际测量结果和所述切换延时参数,确定相邻小区的延迟测量结果;
若所述延迟测量结果满足切换事件触发条件,则生成测量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测量结果等于所述实际测量结果减所述切换延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实际测量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相邻小区的延迟测量结果之前,还包括:
根据终端所在车厢在列车编组中的编号、列车朝向和列车的运行方向,判断终端是否为尾车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具体包括:
获取相邻小区的实际测量结果;
若终端为头车终端,则判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传
申请(专利权)人: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