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33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摄像模组包括感光件、镜头组件和承载件,镜头组件设置于感光件的顶部,承载件设置于镜头组件和感光件之间,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从镜头组件射来的光线在承载件内的传播路径为曲线,且光线穿过承载件后射向感光件。本申请实施例设计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使得承载件在功能上其取代原有镜头组件中最后一片透镜,使得原有的镜头组件可以减少至少一片透镜,减小摄像模组的高度,有利于实现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用户对摄像模组各方面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例如:高像素、高分辨率、大光圈)。因此,镜头组件中透镜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直接导致摄像模组的高度也越来越高,使得应该摄像模组的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厚度越来越大,甚至摄像模组的凸起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与手机轻薄化的需求不相符。此外,环境光中的红外光会干扰感光件感光。因此,相关技术中会在镜头组件与感光件之间设置承载件,并在承载件上设置滤光件和增透件。但上述承载件仅仅起到承载滤光件和增透件的作用,对于降低摄像模组的高度没有任何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至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摄像模组尺寸较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感光件、镜头组件和承载件,镜头组件设置于感光件的顶部,承载件设置于镜头组件和感光件之间,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从镜头组件射来的光线在承载件内的传播路径为曲线,且光线穿过承载件后射向感光件。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承载件的折射率是渐变的。也即,当光线经过镜头组件射入到承载件内部时,光线在承载件内的传播路径是曲线,这样使得承载件同样对光线具有一定的聚集作用,使得承载件在原本承载滤光件和增透件的基础上,具备了透镜的作用,使得承载件与镜头组件共同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光线的汇聚作用。这样,即可减少镜头组件内部的透镜数量,降低镜头组件自身的高度,进而降低整个摄像模组的高度,实现了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并且,当上述摄像模组应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即可实现手机等电机设备的轻薄化设计。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摄像模组,对承载件的光学性质进行优化,使得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使得承载件具备透镜的功能,使得承载件与镜头组件中透镜构成新的真正的镜头,使得承载件在功能上其取代原有镜头组件中最后一片透镜,使得原有的镜头组件可以减少至少一片透镜,从而在满足成像性能的同时,减小摄像模组的高度,实现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示意图;图2光线穿过图1所示摄像模组中承载件的光路示意图;图3是折射原理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摄像模组中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示意图;图5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中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示意图;图6根据本申请又具体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中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示意图;图7根据本申请又具体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中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示意图。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102感光件,104镜头组件,1042透镜,106承载件,108滤光件,110增透件,112玻璃盖板,114壳体,116第一磁性件,118第二磁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其中,在图1、图5和图6和图8中,虚线L表示感光件102的光轴;在图1、图2和图8中,承载件106内竖直线条的密度表示折射率大小,竖直线条的密度越大表示该处折射率越大;在图4、图5、图6和图7中,灰度表示折射率大小,灰度越深表示该处折射率越大。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感光件102、镜头组件104和承载件106。其中,镜头组件104设置在感光件102的上方,承载件106设置在镜头组件104与感光件102之间,并可用于承载摄像模组内的相关部件(承载滤光件108和增透件110)。在摄像装置使用过程中,外部光线顺次经过镜头组件104和承载件106,并最终射入到感光件102内。特别地,如图4所示,承载件106的折射率是渐变的。也即,当光线经过镜头组件104射入到承载件106内部时,光线在承载件106内的传播路径是曲线,这样使得承载件106同样对光线具有一定的聚集作用,使得承载件106在原本承载滤光件108和增透件110的基础上,具备了透镜1042的作用,使得承载件106与镜头组件104共同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光线的汇聚作用。这样,即可减少镜头组件104内部的透镜1042数量,降低镜头组件104自身的高度,进而降低整个摄像模组的高度,实现了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并且,当上述摄像模组应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即可实现手机等电机设备的轻薄化设计。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摄像模组,对承载件106的光学性质进行优化,使得承载件106的折射率渐变,使得承载件106具备透镜1042的功能,使得承载件106与镜头组件104中透镜1042构成新的真正的镜头,使得承载件106在功能上其取代原有镜头组件中最后一片透镜,使得原有的镜头组件可以减少至少一片透镜,从而在满足成像性能的同时,减小摄像模组的高度,实现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此外需特殊说明的是,承载件106的折射率渐变指的是:承载件106的折射率逐渐缓慢的增大或减小,而并未是突变的,以保证光线在承载件106中的传播路径为曲线。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承载件106为承载片,镜头组件104的光轴L垂直于承载片。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承载件106可覆盖在感光件102的上方,保证了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件、镜头组件和承载件,所述镜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件的顶部,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感光件之间,所述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从所述镜头组件射来的光线在所述承载件内的传播路径为曲线,且所述光线穿过所述承载件后射向所述感光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件、镜头组件和承载件,所述镜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件的顶部,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感光件之间,所述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从所述镜头组件射来的光线在所述承载件内的传播路径为曲线,且所述光线穿过所述承载件后射向所述感光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件为承载片,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承载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承载件上任一位置的折射率,负相关于该位置到所述承载件的中心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内,所述承载件上任一位置的折射率,负相关于该位置到所述光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承载件的折射率渐变。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望军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