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闹钟关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6320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说明了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闹钟关闭方法,该智能手机具有闹钟应用程序、麦克风以及唤醒装置,闹钟应用程序可设定有不同的闹钟时间;该智能手机还建置有数据库,数据库存储有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该闹钟关闭方法的步骤包含有:在第一个闹钟时间前,通过麦克风撷取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比对并判断上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是否与数据库内的预设声音特征信号相吻合,若判断结果为是,关闭后续的闹钟,否则维持原本的闹钟;由此,能够方便使用者在起床后无须再自行手动关闭其他的闹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闹钟关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闹钟关闭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闹钟关闭方法。
技术介绍
在采用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的设计上,智能手机几乎都内建有闹钟应用程序,当到达使用者所设定的闹钟时间时,由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所执行的闹钟应用程序会指示智能手机的扬声器发出声音或者是令手机震动以唤醒使用者。然而,在通常情况下,智能手机的闹钟应用程序只能提供开启或关闭闹钟的功能,但有时候使用者为了避免只设定一个闹钟时间而无法唤醒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使用者可能会设定多个闹钟时间,但使用者也有可能在第一个闹钟时间发出的闹钟声响时,甚至是第一个闹钟还没发出声响时就起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者还需要特别地关闭其他的闹钟,如此一来将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而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进行改良,进而提出一种崭新的闹钟关闭方法,能够方便使用者在起床时关闭全部的闹钟。于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闹钟关闭方法,上述智能手机具有闹钟应用程序、麦克风以及唤醒装置,闹钟应用程序设定有一个第一闹钟时间和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并且第一闹钟时间早于上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上述闹钟应用程序能够于第一闹钟时间和上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作动该唤醒装置以唤醒使用者。上述智能手机还建置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有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上述闹钟关闭方法的步骤包含有:在上述第一闹钟时间之前,通过麦克风撷取智能手机所处的环境声音以获得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比对上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与上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并判断上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是否与上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的其中之一吻合,若判断结果为是,令闹钟应用程序关闭第一闹钟时间与上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否则令闹钟应用程序维持第一闹钟时间与上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由此,当使用者在第一闹钟时间之前起床时,通过上述闹钟关闭方法,智能手机将撷取使用者因起身动作所产生的环境声音特征信号并将其与数据库的预设声音特征信号进行比对和判断,若比对成功,将令闹钟应用程序关闭第一闹钟时间与上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方便使用者无须再自行手动关闭闹钟。在其中一个方面,可以在接近第一闹钟时间的时候(例如第一闹钟时间前的一小时),通过麦克风撷取环境声音以获得环境声音特征信号,让智能手机无需长时间地撷取环境声音,达成节省智能手机电力的效果。在另一个方面,在判断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是否与上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的其中之一吻合的步骤之前,还判断闹钟应用程序的第一闹钟时间的闹钟是否未被关闭,若判断为第一闹钟时间的闹钟未被关闭,执行判断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是否与上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的其中之一吻合的步骤;若判断为第一闹钟时间的闹钟被关闭,此般状况下,相当于是使用者处于起床的状态,如此闹钟应用程序无需再执行判断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是否与上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的其中之一吻合的步骤,并且直接进入令闹钟应用程序关闭上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的步骤。在另一个方面,上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包含有使用者穿拖鞋的声音信号或者是使用者起身的床垫的声音信号。附图说明有关闹钟关闭方法的详细步骤和特点将于以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应能理解的是,以下将说明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仅作为示例性的说明,其不应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其中:图1是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组件方块图;图2是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系统架构图;以及图3是实施例的闹钟关闭方法的步骤流程图。(符号说明)1:智能手机10:处理器20:麦克风30:唤醒装置40:数据库50:背景服务60:闹钟应用程序S1~S7: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所列举的若干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本说明书内容所提及的“上”、“下”、“内”、“外”、“顶”、“底”等方向性形容用语,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为基准的例示描述用语,并非作为限制主张范围的用意。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闹钟关闭方法,其是应用于智能手机1,智能手机1中内建有闹钟应用程序60(Apk)并具有处理器10、麦克风20以及唤醒装置30,麦克风20和唤醒装置30均与处理器10电连接。唤醒装置30于本实施例中为扬声器,其也可以为振动装置,用于执行唤醒使用者的动作。闹钟应用程序60设定有第一闹钟时间和第二闹钟时间,第一闹钟时间早于第二闹钟时间。处理器10能够执行闹钟应用程序60,闹钟应用程序60能够于第一闹钟时间和第二闹钟时间作动唤醒装置30(使唤醒装置30工作),由此发出闹钟的声音(或振动)以唤醒使用者。另外,智能手机1还建置有数据库40,数据库40存储有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当使用者处于一环境中,并且使用者在睡眠或起床的不同状态时,使用者在上述不同状态时可能会在环境中分别造成不同种类的环境声音,这些环境声音包含有但不限于使用者穿拖鞋的声音信号或者是使用者起身的床垫声音信号。对上述撷取到的环境声音进行训练,以区分并定义为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声音或者是使用者起床时的环境声音,上述训练后的环境声音将成为预设声音特征信号,并被存储于数据库40且能够适时地更新。请参考图3,闹钟关闭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其中:步骤S1:开始步骤,智能手机1处于开机后能正常使用的状态,智能手机1和使用者同时处于相同的环境(例如同一个房间)。步骤S2:在接近第一闹钟时间之前,例如在第一闹钟时间之前的一个小时,智能手机1的系统中开启一个背景服务50(backgroundservice),并且智能手机1的麦克风20开始撷取智能手机1所处的环境声音以获得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步骤S3:判断闹钟应用程序60于第一闹钟时间的闹钟是否被关闭?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一个闹钟被关闭,则进入步骤S5;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第一个闹钟未被关闭,则进入步骤S4。须说明的是,上述“关闭闹钟”是指“不作动”唤醒装置30(唤醒装置不工作)。如果令闹钟应用程序60在第一与第二闹钟时间不作动唤醒装置30,第一与第二闹钟时间的设定没有被解除,因此到了明天相同的第一或第二闹钟时间时,闹钟应用程序60同样会作动唤醒装置30以唤醒使用者。步骤S4:处理器10比对在步骤S2中所撷取的环境声音特征信号与数据库40中的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并且判断上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是否与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的其中之一吻合,若判断结果为“是”,即判断使用者已经处于起床的状态,进入步骤S5;若判断结果为“否”,即判断使用者仍处于睡眠的状态,则进入步骤S6。步骤S5:令闹钟应用程序60关闭于第二闹钟时间或第一闹钟时间和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如果是从步骤S3进入步骤S5,由于第一闹钟时间的闹钟被关闭了,此时判断使用者是处于起床的状态才会主动关闭第一闹钟时间的闹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闹钟关闭方法,所述智能手机具有闹钟应用程序、麦克风以及唤醒装置,所述闹钟应用程序设定有一个第一闹钟时间和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所述第一闹钟时间早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所述闹钟应用程序能够于所述第一闹钟时间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作动所述唤醒装置,所述智能手机还建置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有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所述闹钟关闭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步骤:/n在所述第一闹钟时间之前,通过所述麦克风撷取所述智能手机所处的环境声音以获得环境声音特征信号;/n比对所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与所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并判断所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是否与所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的其中之一吻合,若判断结果为是,令所述闹钟应用程序关闭所述第一闹钟时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否则令所述闹钟应用程序维持所述第一闹钟时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闹钟关闭方法,所述智能手机具有闹钟应用程序、麦克风以及唤醒装置,所述闹钟应用程序设定有一个第一闹钟时间和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所述第一闹钟时间早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所述闹钟应用程序能够于所述第一闹钟时间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作动所述唤醒装置,所述智能手机还建置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有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所述闹钟关闭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闹钟时间之前,通过所述麦克风撷取所述智能手机所处的环境声音以获得环境声音特征信号;
比对所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与所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并判断所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是否与所述多笔预设声音特征信号的其中之一吻合,若判断结果为是,令所述闹钟应用程序关闭所述第一闹钟时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否则令所述闹钟应用程序维持所述第一闹钟时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闹钟时间的闹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闹钟关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近所述第一闹钟时间时,通过所述麦克风撷取所述环境声音以获得所述环境声音特征信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翔
申请(专利权)人: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