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97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层建筑供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承载座,承载座上侧的内部设有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供水设备本体,底板的侧边设有防震机构,承载座下端的侧边设有移动机构,通过设置的多组固定板,有利于对其上端弹簧与限位板良好的承接与固定作用,通过设置的多组弹簧,有利于在底板上端受压时,自身产生形变起到对底板及其上端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通过设置的活动槽配合辅助滚轮的作用,有利于对底板受压缓冲时,起到良好的辅助滑动以及限位作用,并通过所设的减损垫,有利于辅助滚轮在活动槽内部滑动时起到良好减少磨损作用以及对底板侧边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边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边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高层建筑供水
,具体为一种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是高层建筑主要的供水设备类型,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一般包括安装板,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本体,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本体由智能变频控制箱、稳流补偿器、水泵、气压罐、止回阀五大部件组成,根据目前给排水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说它是智能型供水设备的代表产品设备,无负压运行,保护了自来水管网,同时也实现了节能供水、安全供水的效果。
[0003]在现有技术对于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中,设备由于自身在工作时震动幅度较大,而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设备存在的震动现状进行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使得设备工作运转时容易导致设备内部损坏,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高层建筑施工供水时,其供水设备难以实现针对施工场地进行良好的移动效果,导致设备的实用性较低,且不利于建筑施工的良好供水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具备减震缓冲以及良好移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技术上难以实现缓冲作用以及移动作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侧的内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供水设备本体,所述供水设备本体的左端固定套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设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位于泵体的左上方,所述底板的侧边设有防震机构,所述防震机构包括辅助滚轮,所述辅助滚轮的一端与底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滚轮的侧边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开设于承载座侧端的内壁,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减损垫,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承载座内侧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侧边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座下端的侧边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开设于承载座的侧边,所述内置槽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滑动块,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内置槽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滚轮,两侧所述辅助滚轮的侧边均设有活动槽,两侧所述活动槽分别开设于承载座两侧端的内壁,两侧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减损垫。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组弹簧,多组所述弹簧的下端均固定安装
有固定板,多组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均与承载座内侧的上壁固定连接,多组所述弹簧的两侧边均设有限位板,多组的两侧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均与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承载座下端的两侧边均设有移动机构,两侧所述移动机构在承载座下端的两侧呈对称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承载座呈半棱柱型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承载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承载座右端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
[0010]优选的,所述供水设备本体呈柱形桶体结构,且供水设备本体的侧边呈弧形,所述供水设备本体的上端固定套接有进水管。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通过设置的多组固定板,有利于对其上端弹簧与限位板良好的承接与固定作用,通过设置的多组弹簧,有利于在底板上端受压时,自身产生形变起到对底板及其上端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通过设置的活动槽配合辅助滚轮的作用,有利于对底板受压缓冲时,起到良好的辅助滑动以及限位作用,并通过所设的减损垫,有利于辅助滚轮在活动槽内部滑动时起到良好减少磨损作用以及对底板侧边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设置的限位板,有利于在弹簧形变时,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防止弹簧受压产生过多形变,并起到在底板缓冲后一定的支撑作用。
[0013]2、该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通过设置的内置槽,有利于在本体装置静止置于地面时,承载座底部与地面直接接触状态下,起到对内置槽内部其他机构的内藏放置作用,通过设置的气缸,有利于在整体装置需要移动时,启动对移动板进行良好的下压推动作用,使得移动板下移的同时带动所设的万向轮进行同步下压移动至万向轮脱离内置槽的作用,通过设置的万向轮,有利于被推动脱离内置槽后,起到对整体装置良好的移动作用,通过设置的辅助滑动块,有利于移动板子啊内置槽内部移动时,起到辅助滑动与两侧良好限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移动机构作用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右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承载座立体图。
[0018]图中:1、承载座;11、防滑垫;12、推动把手;2、底板;3、供水设备本体;31、进水管;4、供水管;41、泵体;42、止回阀;5、防震机构;51、辅助滚轮;52、活动槽;53、减损垫;54、弹簧;55、固定板;56、限位板;6、移动机构;61、内置槽;62、气缸;63、移动板;64、辅助滑动块;6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承载座1,承载座1呈半棱柱型中空的腔体结构,承载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1,承载座1右端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12,承载座1上侧的内部设有底板2,底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供水设备本体3,供水设备本体3呈柱形桶体结构,且供水设备本体3的侧边呈弧形,供水设备本体3的上端固定套接有进水管31,供水设备本体3的左端固定套接有供水管4,供水管4上设有泵体41,泵体41的下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供水管4上设有止回阀42,止回阀42位于泵体41的左上方,通过设置的止回阀42,有利于泵体41利用供水管4对高层建筑施工场地进行供水时,由于供水高度较高,而使得供水管4内部的气压差较大时,起到对供水管4内部良好的保护作用,并有效地防止供水管4内部产生倒流的现象,底板2的侧边设有防震机构5,防震机构5包括辅助滚轮51,辅助滚轮51的一端与底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底板2的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滚轮51,两侧辅助滚轮51的侧边均设有活动槽52,两侧活动槽52分别开设于承载座1两侧端的内壁,两侧活动槽52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减损垫53,底板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组弹簧54,多组弹簧54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5,多组固定板55的下端均与承载座1内侧的上壁固定连接,多组弹簧54的两侧边均设有限位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承载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上侧的内部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供水设备本体(3),所述供水设备本体(3)的左端固定套接有供水管(4),所述供水管(4)上设有泵体(41),所述泵体(41)的下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4)上设有止回阀(42),所述止回阀(42)位于泵体(41)的左上方,所述底板(2)的侧边设有防震机构(5),所述防震机构(5)包括辅助滚轮(51),所述辅助滚轮(51)的一端与底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滚轮(51)的侧边设有活动槽(52),所述活动槽(52)开设于承载座(1)侧端的内壁,所述活动槽(5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减损垫(53),所述底板(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弹簧(54),所述弹簧(5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5),所述固定板(55)的下端与承载座(1)内侧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4)的侧边设有限位板(56),所述限位板(56)的下端与固定板(5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座(1)下端的侧边设有移动机构(6),所述移动机构(6)包括内置槽(61),所述内置槽(61)开设于承载座(1)的侧边,所述内置槽(6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缸(62),所述气缸(6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63),所述移动板(6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滑动块(64),所述移动板(6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65),所述万向轮(65)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精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