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76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总成,包括机体以及触控笔。机体包括收容槽、突出部以及弹性机构。突出部配置于收容槽内。弹性机构位于收容槽的末端。触控笔可移动地容置于收容槽。触控笔具有凹陷部。当触控笔容置于收容槽而呈容置状态时,触控笔的前端抵压弹性机构,凹陷部与突出部卡合于彼此,触控笔背离凹陷部的一侧与收容槽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总成,其有利于使用者从机体上拿取或收纳触控笔。笔。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常见的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并且,随着触控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显示屏幕逐渐成为前述电子装置的标准规格,藉以让用户能通过触碰触控显示屏幕的方式操作前述电子装置。
[0003]为求精准地控制在触控显示屏幕上的触控点,遂有触控笔被提出,电子装置大多设有收纳触控笔的空间,藉以提高携带触控笔的便利性。据此,如何使电子装置与触控笔彼此有效地搭配,且兼具使用上的便利性,实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总成,其有利于使用者从机体上拿取或收纳触控笔。
[0005]本技术的一种电子总成,包括机体以及触控笔。机体包括收容槽、突出部以及弹性机构。突出部配置于收容槽内。弹性机构位于收容槽的末端。触控笔可移动地容置于收容槽。触控笔具有凹陷部。当触控笔容置于收容槽而呈容置状态时,触控笔的前端抵压弹性机构,凹陷部与突出部卡合于彼此,触控笔背离凹陷部的一侧与收容槽之间具有间隙。
[000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总成还包括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触控笔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适于磁吸所述第二磁性件。
[000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笔的后端受力,以使所述触控笔移动至所述间隙,并解除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的卡合关系,同时所述弹性机构提供第一方向的弹性力以推动所述触控笔,而使所述触控笔的至少局部移出所述收容槽而呈拿取状态。
[000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总成在所述容置状态时,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卡合于彼此以提供第二方向的阻挡力,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方向,以维持所述触控笔在所述容置状态。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倾斜于所述收容槽的延伸方向且朝向所述收容槽的所述末端延伸,所述凹陷部倾斜于所述触控笔的延伸方向且朝向所述触控笔的所述后端延伸。
[00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沿着所述突出部滑动,而使所述触控笔的所述后端相对于所述触控笔的所述前端抬升而呈所述拿取状态。
[00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具有开口,所述触控笔的所述后端突出于所述开口。
[00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及滑块,所述弹簧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滑块连接于所述弹簧,以适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滑动。
[00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总成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配置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滑块受所述弹簧的所述弹性力以抵接所述隔板,所述隔板具有破口,所述触控笔
的所述前端的至少局部适于伸入所述破口以抵压所述滑块。
[00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笔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凹陷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面,在所述容置状态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收容槽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0015]基于上述,由于电子总成在机体的收容槽设置突出部,在触控笔设置凹陷部,通过突出部卡合于凹陷部,使触控笔能顺利地固定于收容槽中,且由于电子总成在机体的收容槽的末端设置弹性机构,使触控笔进入机体的收容槽的过程中,弹性机构因触控笔的抵压而提供弹性力。因此,当突出部与凹陷部之间的卡合状态解除时,触控笔能受上述弹性力而移动并局部移出收容槽,因此能提高使用者将触控笔收纳于收容槽或从收容槽拿取时的便利性。
[0016]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总成的示意图;
[0018]图2至图5分别是图1的电子总成在不同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0019]图6A是图1的电子总成中省略壳体的示意图;
[0020]图6B是图6A的电子总成沿A

A剖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总成的示意图。图2至图5分别是图1的电子总成在不同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2至图4依序描述触控笔从机体的收容槽移出的过程,图5是描述触控笔插入机体的收容槽的状态。请先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总成100包括机体110以及触控笔120。在此,机体11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中,可彼此相对旋转且开阖的两机体的其中一者,又或者是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的局部示意图。机体110可包括触控屏幕,用户通过触控笔120而得以对机体110进行触控操作。
[0022]请参考图2,机体110包括收容槽111、突出部112以及弹性机构113。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112配置于收容槽111内。弹性机构113位于收容槽111的末端1111。触控笔120具有凹陷部121。触控笔120可移动地容置于收容槽111,且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抵压弹性机构113。在如图2所示的容置状态下,触控笔120的前端122抵压弹性机构113,弹性机构113是被压缩的且储存有一弹性力,而触控笔120的凹陷部121能够与突出部112卡合,而使触控笔120能顺利地固定于收容槽111中。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121与突出部112是以卡槽与卡钩的方式配合,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卡点配合或是其他凹凸配合的方式。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机体110具有凹陷部121,而触控笔120包括突出部112,并不以此为限制。
[0023]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笔120背离凹陷部121的一侧S1与收容槽11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T1,也就是说,触控笔120在收容槽111内存在可活动空间。在上述配置方式,如图2所示的容置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对触控笔120的后端123(例如是外露于收容槽111的部分)施力,使得触控笔120能够在收容槽111内移动。此时,凹陷部121的斜面能够沿着突出部112的斜面产生滑动,而使触控笔120的后端123相对于触控笔120的前端122抬升,且使弹性机构113被压缩的程度更大。直至触控笔120向上移动至间隙T1,此时,凹陷部121与突出部112之
间的卡合关系被解除,如图3所示。同时弹性机构113提供第一方向N1的弹性力以推动触控笔120,而使触控笔120的至少局部移出收容槽111而呈如图4所示的拿取状态。一般来说,习知技术大部分是使用者需用两指抓取触控笔以从插槽拔出,然而,本实施例的电子总成100仅需以拇指或单一手指推动触控笔120即可将触控笔120的至少局部自收容槽111移出,更加省力且便利。
[0024]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112倾斜于收容槽111的延伸方向且朝向收容槽111的末端1111延伸,凹陷部121倾斜于触控笔120的延伸方向且朝向触控笔120的后端123延伸,进而使得凹陷部121与突出部112能够卡合于彼此以提供第二方向N2的阻挡力。上述倾斜的角度可依实际作动所需而订,只要能够让凹陷部121顺利脱离及卡合于突出部112,皆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包括:收容槽;突出部,配置于所述收容槽内;弹性机构,位于所述收容槽的末端;以及触控笔,可移动地容置于所述收容槽,所述触控笔具有凹陷部,当所述触控笔容置于所述收容槽而呈容置状态时,所述触控笔的前端抵压所述弹性机构,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卡合于彼此,所述触控笔背离所述凹陷部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触控笔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适于磁吸所述第二磁性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的后端受力,以使所述触控笔移动至所述间隙,并解除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的卡合关系,同时所述弹性机构提供第一方向的弹性力以推动所述触控笔,而使所述触控笔的至少局部移出所述收容槽而呈拿取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状态时,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卡合于彼此以提供第二方向的阻挡力,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方向,以维持所述触控笔在所述容置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远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