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田养分大量流失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生态沟渠作为承接农田氮磷排放及下游受纳水体的中间途径,能够在地表水迁移的过程中加以截留和净化,达到削减进入下游受纳水体污染物总量的目的。水生植物可直接吸收水层和底泥中的N(氮)、P(磷),增强对泥沙N、P的滞留,加速水气界面N素交换和传递,有利于沟渠水体中N素的去除;且其发达的根系强泌氧作用,可为微生物提供大量氧气,有效促进生态沟渠内N素转化,显著缩短无机N素在沟渠中寄宿时间。植物茎秆亦可通过减缓径流流速、增加水流在沟渠中的滞留时间,来使颗粒态N、P沉积而达到拦截效果。由于底泥和水生植物存在,使生态沟渠水体中N、P等污染物发生较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并使水体中N、P污染物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得到净化。又因沟渠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光合作用,使植物周围形成有氧环境,有助于硝化细菌生长,增强拦截氮磷能力。因此,在自然降雨排水条件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沟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沟渠系统包括沟体(1)、过滤箱(2)和碎石(3),所述沟体(1)沿长度方向分为上游(A)、中游(B)和下游(C),所述沟体(1)的横截面为梯形,四个过滤箱(2)分别放置在上游(A)进水口处、上游(A)与中游(B)交界处、中游(B)与下游(C)交界处、下游出水口处,所述过滤箱(2)与沟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过滤箱(2)的下端嵌入沟体(1)的沟底(1
‑
1),所述过滤箱(2)的两侧边嵌入沟体(1)内侧斜坡中,所述沟体(1)的底部种植植被(4),所述碎石(3)铺设在沟体(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于泳,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