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57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在触控显示面板亮屏时,向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一频率输入第一扫描信号,触控扫描信号端向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以第一频率输入第二扫描信号;在触控显示面板熄屏时,向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二频率输入第三扫描信号,触控扫描信号端向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以第二频率输入第四扫描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了在亮屏显示状态下,由于触控电路阻抗较高,导致触控灵敏度差,触控延迟高;在暗屏状态下,触控电路阻抗过高,导致无法实现暗屏手势唤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青睐于在显示面板上集成触控多路选择器(TPMUX)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走线,降低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芯片输入输出端的连接数量。然而,对于NMOS工艺制作的触控显示面板而言,在常规驱动电压的驱动下,NMOS管的导通电阻较高。因此在亮屏显示状态下,由于触控电路阻抗较高,导致触控灵敏度差,触控延迟高;在暗屏手势唤醒(LowPowerWake-upGesture,LPWG)状态下,触控电路阻抗过高,导致无法实现暗屏手势唤醒等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以提高亮屏显示状态下的触控性能,实现暗屏手势唤醒。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N型晶体管,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触控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亮屏时,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一频率输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端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一频率输入第二扫描信号;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熄屏时,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二频率输入第三扫描信号,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端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二频率输入第四扫描信号;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仅包括N型晶体管,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相位相同,所述第三扫描信号和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的相位相同,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1,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2,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3,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4,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内的参考零电压为Vcom,V1>Vcom>V2,V3>Vcom>V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个开关电路和驱动芯片,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N型晶体管,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驱动芯片的触控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方法驱动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N型晶体管,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触控电极电连接,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触控扫描信号端电连接,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通过增大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端间的电压差,提高了N型晶体管的导通性能,降低触控电路阻抗,因此提高了亮屏显示状态下的触控灵敏度,降低触控延迟;由于第一端与第二端间的电压差提高,实现了暗屏状态下的触控扫描信号导通,进而实现了暗屏手势唤醒。附图说明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CMOS工艺显示面板的触控多路选择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亮屏显示状态下触控多路选择器的电压波形示意图;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暗屏状态下触控多路选择器的电压波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显示状态下一种NMOS管的源极电压与电阻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暗屏状态下NMOS管的源极电压与电阻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显示状态下触控扫描信号端的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暗屏状态下触控扫描信号端的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中,为了减少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走线,或者减少触控走线与触控芯片的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数量,往往采用在显示面板上集成触控多路选择器(TPMUX)的方式,以降低触控走线的数量。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CMOS工艺显示面板的触控多路选择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对于采用CMOS工艺的显示面板而言,触控多路选择器采用CMOS设计。CMOS工艺的触控选择器具有PMOS管和NMOS管两个晶体管。示例性的,该触控多路选择器包括并联连接的一个N型晶体管NMOS和一个P型晶体管PMOS,NMOS的源极和PMOS的源极连接同一输入端,NMOS的漏极和PMOS的漏极连接同一输出端,NMOS的栅极输入控制信号Vg1,PMOS的栅极输入控制信号Vg2。图2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亮屏显示状态下触控多路选择器的电压波形示意图,参见图2,在亮屏显示状态下,NMOS管的栅极电压Vg1达到可以打开NMOS管电压VGH;PMOS管的栅极电压Vg2达到可以打开PMOS管电压VGL。这时PMOS管和NMOS管均导通,PMOS管和NMOS管的阻抗均较低,保证了触控扫描信号的正常传输。因此,CMOS工艺的触控选择器可以在亮屏显示状态下正常工作。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暗屏状态下触控多路选择器的电压波形示意图,参见图3,在暗屏状态下,为降低功耗,NMOS管的栅极电压Vg1'相比亮屏显示状态下的NMOS管的栅极电压Vg1,更趋近于晶体管的源极电压Vs,即Vg1'<V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N型晶体管,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触控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n所述驱动方法包括:/n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亮屏时,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一频率输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端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一频率输入第二扫描信号;/n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熄屏时,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二频率输入第三扫描信号,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端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二频率输入第四扫描信号;/n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仅包括N型晶体管,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相位相同,所述第三扫描信号和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的相位相同,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N型晶体管,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触控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亮屏时,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一频率输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端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一频率输入第二扫描信号;
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熄屏时,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二频率输入第三扫描信号,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端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二频率输入第四扫描信号;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仅包括N型晶体管,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相位相同,所述第三扫描信号和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的相位相同,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1,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2,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3,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的电压为V4,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内的参考零电压为Vcom,V1>Vcom>V2,V3>Vcom>V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V1≥V3,V2≤V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型晶体管和第二N型晶体管,同一所述开关电路中的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均与触控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接收相同的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亮屏时,分时依次向不同的所述开关电路的所述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以第一频率输入第一扫描信号,向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频率输入第二扫描信号,以驱动所有所述触控电极工作;
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熄屏时,分时依次向不同的所述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孚银李仲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