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48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包括灯具本体,所述灯具本体内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设置有灯架,所述灯架的底端设置有灯头,所述内槽内与灯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相互配合的调节板,四个所述调节板均为扇形设置,且四个调节板两两相接之间均连接设置有折叠板,四个所述调节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反射膜,且四个调节板的外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四个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均设置有连杆,所述内槽内壁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杆,且内槽内壁顶部嵌入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结构连接稳定,使用便捷,适应性广,实用性强,同时可与PLC控制系统进行对接配合,并配合感应器结构,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适应的目的。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适应的目的。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适应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灯具在使用时,通常多通过内部的灯罩内反射膜进行反射来提升光强,而随着距离的提升光强也逐渐减弱,因而对于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则有着一定的需求;
[0003]现有的一些灯具其灯照内的反射膜多为固定设置,虽然能够进行大跨距的需求,但随着距离的提升,光强则越来越弱,无法保证光强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导致针对大跨距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包括灯具本体,所述灯具本体内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设置有灯架,所述灯架的底端设置有灯头,所述内槽内与灯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相互配合的调节板,四个所述调节板均为扇形设置,且四个调节板两两相接之间均连接设置有折叠板,四个所述调节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反射膜,且四个调节板的外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四个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均设置有连杆,所述内槽内壁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杆,且内槽内壁顶部嵌入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调节螺块,所述调节螺块的外表面与四个第一固定架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四个所述调节板的顶部通过连接环相串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四个所述连杆的底端与四个第一固定架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轴相转动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调节螺杆的顶端相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四个所述连杆的顶端与四个第二固定架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轴相转动连接。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该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螺杆带动调节螺块移动,配合连杆结构来调节调节板转动,从而可调节反射膜角度,配合折叠板的设置,能够保证聚光的稳定
性,整体配合可调节不同角度位置的反射膜的光强,以满足从200米

2000米之间大跨距的光强可保持一致的需求,结构连接稳定,使用便捷,适应性广,实用性强,同时可与PLC控制系统进行对接配合,并配合感应器结构,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适应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一些灯具其灯照内的反射膜多为固定设置,虽然能够进行大跨距的需求,但随着距离的提升,光强则越来越弱,无法保证光强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导致针对大跨距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的调节板结构仰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的调节板结构俯视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灯具本体;2、内槽;3、灯架;4、灯头;5、调节板;6、折叠板;7、连接环;8、反射膜;9、第一固定架;10、连杆;11、第一连接轴;12、调节螺杆;13、电机;14、调节螺块;15、限位板;16、第二固定架;17、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包括灯具本体1,灯具本体1内设置有内槽2,内槽2内设置有灯架3,灯架3的底端设置有灯头4,内槽2内与灯架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相互配合的调节板5,四个调节板5均为扇形设置,且四个调节板5两两相接之间均连接设置有折叠板6,四个调节板5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反射膜8,且四个调节板5的外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9,四个第一固定架9上均设置有连杆10,内槽2内壁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杆12,且内槽2内壁顶部嵌入固定连接有电机13,调节螺杆12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调节螺块14,调节螺块14的外表面与四个第一固定架9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16。
[0026]四个调节板5的顶部通过连接环7相串联,通过结构的设置可保证调节板5能够稳定进行调节工作,从而可实现光学调节适应,以满足大跨距光强一致的需求;四个连杆10的
底端与四个第一固定架9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轴11相转动连接,通过结构的设置可保证调节结构能够稳定运行;电机13的驱动端与调节螺杆12的顶端相固定连接,通过结构的设置能够保证调节结构可稳定运行;四个连杆10的顶端与四个第二固定架16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轴17相转动连接,可保证调节结构能够稳定运行;调节螺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可对调节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结构出现脱轨的情况。
[0027]工作原理:在使用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时,启动电机13,电机13驱动调节螺杆12转动,调节螺杆12则带动调节螺块14下降,调节螺块14则带动第二固定架16下降,第二固定架16则带动连杆10下降,连杆10则推动调节板5移动,调节板5则绕连接环7转动角度,从而可自动加强反射膜8的光强,保证了远距离的聚光性,因而可提升大跨距光强的一致性,结构可进行便捷调节,可与PLC控制系统进行对接配合,并配合感应器结构,能够实现自动适应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距光学适应性装置,包括灯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本体(1)内设置有内槽(2),所述内槽(2)内设置有灯架(3),所述灯架(3)的底端设置有灯头(4),所述内槽(2)内与灯架(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相互配合的调节板(5),四个所述调节板(5)均为扇形设置,且四个调节板(5)两两相接之间均连接设置有折叠板(6),四个所述调节板(5)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反射膜(8),且四个调节板(5)的外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9),四个所述第一固定架(9)上均设置有连杆(10),所述内槽(2)内壁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杆(12),且内槽(2)内壁顶部嵌入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调节螺杆(12)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调节螺块(14),所述调节螺块(14)的外表面与四个第一固定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子军吴小青吴丽花肖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特朗达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