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威廉专利>正文

一种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35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鼠标,包括:基座(1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的功能键(110),以及用于收发数据信息的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指背压板(200),所述手指背压板(200)与所述基座(100)活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鼠标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小巧易于携带的鼠标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是过于小巧的鼠标又往往不便于操作。用户操作鼠标不仅需要对功能键进行操作,还需要掌控鼠标移动。过于小巧的鼠标往往只能凭借用户的手指力量来完成操作,这样容易造成用户的疲劳,以及误操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ZL200720119517.8“指套式鼠标”所公开的一种小巧的鼠标,该鼠标主体为一个小的平板,为了便于用户操作,该平板上设置了固定的壳体,以套住用户操作手的手指,方便用户实现移动定位。但是,由于此指套式的壳体固定设置,不仅增加了鼠标的体积,而且对于不同的用户,往往手指的粗细大小也差别很大,此方案也难以让多数的用户都能舒适简便的操作该鼠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体积小并且操作方便的鼠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鼠标,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功能键,以及用于收发数据信息的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还包括:手指背压板,所述手指背压板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使用该光学鼠标的时候,能够打开与基座铰接的手指背压板,用于压住操作手的手指背。这样,用户在移动该光学鼠标时候,手指不需要对该光学鼠标施加过大的压力,就能够轻松便捷的操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用户操作的手与手指背压板的配合,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手指背压板上开有手指背通孔,当用户操作所述鼠标,操作手的手指背被所述手指背压板压住时,所述操作手的手指背部分对应所述手指背通孔。这样,所述手指背压板能够与所述基座转动一定角度压于用户操作手的手指背的时候,操作手的手指背弓起部分能够通过所述手指背通孔。这样手指背通孔210也能提供一定的移动所述鼠标的力。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能具有如下特征:为了便于在手指背压板不打开时用户也能操作该鼠标,在所述手指背压板上与所述功能键对应的位置,开有功能键通孔。这样用户能够在手指背压板合上时,操作手的手指透过该功能键通孔,控制功能键使用鼠标。在所述功能键上设置有用于增加操作手的手指与所述功能键之间的感受度及摩擦力的突起。在所述手指背压板上与手指背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缓压垫。所述手指背压板与所述基座之间的活动连接为转动连接。所述手指背压板是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压板之间的压板铰链与基座实现活动连接的;所述功能键设置在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压板铰链的一侧,包括:左功能键和右功能键。所述鼠标左右手都能操作。上述铰链连接也可以采用枢接、可拆式连接等形式替代。设置在所述基座侧面的滚动键;所述滚动键采用滚动齿轮键、粗糙面光轮或滑动触摸键。所述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部件盒内的光源、光学系统镜和配有光学透镜的反射光接收装置;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光学系统镜照射到反射面上,再经过反射面的反射,由所述反射光接收装置所接收。所述的鼠标还包括:光学部件盒,所述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中至少其光源、光学系统镜或反射光接收装置装在光学部件盒内,所述光学部件盒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通过此种方式,当所述光学部件盒与所述基座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候,能增加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与反射面之间的距离,提高鼠标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其中,反射面往往即为支持鼠标在其上进行移动的表面。反射光接收装置往往具有透镜,当所述光学部件盒收纳于所述基座内的光学部件盒槽时,反射光接收装置的透镜与反射面的距离较近,则实际该透镜的焦距往往在反射面之外,这样聚焦效果并不理想。而当所述光学部件盒与所述基座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候,加大了与所述反射面的距离,这样光源经过光学系统镜所照亮的区域会更大,而且接收聚焦效果会更好,分辨率能得到提高。当然也可以采用短焦距的光学系统,解决上述光学部件需要移动以加大与反射面距离的技术问题。所述光源采用发出的光为可见光、红外光或激光的电子元件。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光学部件盒相应的位置开有光学部件盒槽,用于容纳收存所述光学部件盒。该鼠标可以采用无线方式,也可以采用有线方式。当采用无线方式时,所述的鼠标包括:无线发射与接收装置,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可通过例如USB接口可插拔连接于计算机,用于所述鼠标与计算机的无线连接;也有一些计算机中已经内置有无线接收系统(例如兰牙系统),则可以与本鼠标无线连接使用;在所述鼠标有用于收纳所述无线接收装置的无线接收装置槽。而无线发射装置则与鼠标的电路板相连。无线方式可以采用红外光、高频无线电、蓝芽等来实现。当然,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鼠标也可以采用有线的方式与计算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满足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前提下,更加便于用户操作。同时不需要额外施加下压力,不会因此产生误操作,利于户长时间轻松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鼠标实施例的结构左侧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鼠标实施例的结构右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鼠标实施例的光学部件盒收存于基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鼠标实施例的合上手指背压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鼠标实施例的手指背压板合上时光学部件盒转起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鼠标实施例合上手指背压板时的侧面的剖面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鼠标实施例转起手指背压板时的侧面的剖面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鼠标实施例的底面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鼠标采用滚动齿轮键的实施例在合上手指背压板时用户操作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鼠标采用滑动触摸键的实施例在合上手指背压板时用户操作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鼠标的实施例在合上手指背压板且光学部件盒收存于基座时用户操作的侧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鼠标的实施例在转起手指背压板且光学部件盒转起时用户操作的侧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鼠标的实施例的电路结构方框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鼠标的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的电路方框示意图。其中,100-基座,110-功能键,111-左功能键,112-右功能键,120-滚动键,121-滚动齿轮键,122-滑动触摸键,200-手指背压板,210-手指背通孔,211-功能键通孔,220-压板铰链,201-压板缓压垫,300-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320-光学部铰链,310-光学部件盒,330-反射光接收装置,341-光学系统镜,342-光源,311-光学部件盒槽,400-无线接收装置,401-无线接收装置槽,402-鼠标电路板和无线发射装置,800-反射面,900-鼠标微处理单元,901-命令输入单元(含按键等),902-电源,903-端口,904-USB连线,905-红外发射装置,4001-无线接收电路装置,408-无线发射装置,9001-接收微处理单元,9031-输入输出端口(USB),9051-红外接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8所示,鼠标包括:基座1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的左功能键111和右功能键112,用于收发数据信息的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300,以及手指背压板200。所述手指背压板200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一侧的压板铰链220与所述基座100铰接。在所述手指背压板200上开有手指背通孔210,当用户手持所述鼠标,-->操作手指被所述手指背压板200压住时,所述操作手的手指背能够通过所述手指背通孔210。在所述手指背压板200与左功能键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鼠标,包括:基座(1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的功能键(110),以及用于收发数据信息的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指背压板(200),所述手指背压板(200)与所述基座(100)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标,包括:基座(1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的功能键(110),以及用于收发数据信息的光学发射与接收装置(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指背压板(200),所述手指背压板(200)与所述基座(100)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指背压板(200)上开有手指背通孔(210),当用户操作所述鼠标,操作手被所述手指背压板(200)压住时,操作手的手指背部分对应所述手指背通孔(2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指背压板(200)上与所述功能键(110)对应的位置,开有功能键通孔(2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键(110)上设置有用于增加操作手的手指与所述功能键(110)之间摩擦力的突起(113)。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为可转动连接,所述手指背压板(200)可相对于所述基座(100)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背压板(200)是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100)和压板(200)之间的压板铰链(220)与基座(100)实现活动连接的;所述功能键(11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靠近所述压板铰链(220)一侧,包括:左功能键(111)和右功能键(1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侧面的滚动键(120);所述滚动键(120)采用滚动齿轮键(121),粗糙面光轮或滑动触摸键(1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威廉
申请(专利权)人:林威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