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菡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24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包括花盆内层,与花盆内层固定连接的花盆外层,花盆内层与花盆外层固定连接形成的中空蓄水胆,与花盆外层固定连接的花盆底座,位于花盆内层内侧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花盆内层内侧的湿度传感器,位于蓄水胆内的循环泵,花盆底座内设有单片机主控制器,所述单片机主控制器输入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主控制器输出端分别控制温度调控电路、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智能判断花盆内植物的温度和湿度并自动调节,当使用者短途出行时,可通过云端调控。可通过云端调控。可通过云端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花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花盆主要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来检测植物温湿度,智能控制是否需要浇灌和保温,但在植物培育过程中,植物对温度的要求视环境而定,当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时,可通过加热花盆对植物保温,而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时,现有技术中无法使花盆达到降温的效果,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花盆内容置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对花盆内植物进行自动调节,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包括花盆内层,与花盆内层固定连接的花盆外层,花盆内层与花盆外层固定连接形成的中空蓄水胆,与花盆外层固定连接的花盆底座,位于花盆内层内侧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花盆内层内侧的湿度传感器,位于蓄水胆内的循环泵,花盆底座内设有单片机主控制器,单片机主控制器输入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单片机主控制器输出端分别控制温度调控电路、循环泵;所述温度调控电路包括第一个三极管、第二个三极管、电阻加热丝、断路器、漏电保护器和半导体制冷片,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与单片机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加热丝连接,第一个三级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与单片机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第二个三级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0005]可选地,所述单片机主控制器的通讯端口与WIFI无线模块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单片机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位于花盆底座外侧。
[0007]可选地,位于中空蓄水胆上端设有圆形注水孔。
[0008]可选地,所述花盆内层内侧设有浇灌孔,所述浇灌孔与循环泵连通。
[0009]可选地,位于花盆内层底部设有海绵。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以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花盆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花盆内容置土壤进行浇灌、加热或制冷,调整到植物的最适环境。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监测花盆内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当湿度低于标准值时,信号由湿度传感器发送到单片机主控制器再到循环泵,通过浇灌孔自动向花盆内容置土壤浇水;当温度低于标准值时,信号由温度传感器发送到单片机主控制器再到温度调控电路,通过温度调控电路中的电阻丝为蓄水胆内储存的水加热,当温度高于标准值时,通过温度调控电路中的半导体制冷片为蓄水胆内储存的水制冷。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的立体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的底座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的自动调温调湿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的温度调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
花盆内层,2

花盆外层,3

注水孔,4

浇灌孔,5

温度传感器,6

湿度传感器,7

海绵,8

花盆底座,81

单片机主控制器,82

温度调控电路,83

WIFI无线模块,9

液晶显示屏,10

蓄水胆,11

循环泵,19

第一个三极管,20

第二个三极管,21

电阻加热丝,22

断路器,23

漏电保护器,24

半导体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内侧”、“外侧”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19]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包括花盆内层,与花盆内层固定连接的花盆外层,花盆内层与花盆外层固定连接形成的中空蓄水胆,用于储存浇灌用水,与花盆外层固定连接的花盆底座,位于花盆内层内侧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花盆内容置土壤湿度,位于花盆内层内侧的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花盆内容置土壤温度,位于蓄水胆内的循环泵,用于泵水进行自主浇灌,花盆底座设置有两头的电源插头,花盆底座内设有单片机主控制器,所述单片机主控制器输入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主控制器输出端分别控制温度调控电路、循环泵。当湿度传感器监测到花盆内容置土壤湿度低于正常值时,信号传送到单片主机控制器,由单片主机控制器传递信号给循环泵通过浇灌孔为花盆内容置土壤浇水。
[0020]温度调控电路包括第一个三极管、第二个三极管、电阻加热丝、断路器、漏电保护器和半导体制冷片,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与单片机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加热丝连接,第一个三级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与单片机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第二个三级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0021]单片机主控制器的通讯端口与WIFI无线模块连接,WIFI无线模块连接手机终端APP,用户可通过APP远程调控。
[0022]单片机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位于花盆底座外侧,用于显示花盆内土壤温湿状态。
[0023]位于中空蓄水胆上端设有圆形注水孔,可通过注水孔向蓄水胆中注满水,以满足
用户短途出行时植物的需水量。
[0024]花盆内层内侧设有浇灌孔,所述浇灌孔与循环泵连通,单片主机控制器控制循环泵通过浇灌孔向花盆内注水。
[0025]位于花盆内层底部设有海绵,用于吸收花盆内容置土壤溢出的水分。
[0026]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花盆,包括花盆内层(1),与花盆内层(1)固定连接的花盆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内层(1)与花盆外层(2)固定连接形成的中空蓄水胆(10),与花盆外层(2)固定连接的花盆底座(8),位于花盆内层(1)内侧的温度传感器(5),位于花盆内层(1)内侧的湿度传感器(6),位于蓄水胆(10)内的循环泵(11),花盆底座(8)内设有单片机主控制器(81),单片机主控制器(81)输入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单片机主控制器(81)输出端分别控制温度调控电路(82)、循环泵(11);所述温度调控电路(82)包括第一个三极管(19)、第二个三极管(20)、电阻加热丝(21)、断路器(22)、漏电保护器(23)和半导体制冷片(24),第一个三极管(19)的基极与单片机主控制器(8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个三极管(19)的集电极与电阻加热丝(21)连接,第一个三极管(19)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断路器(22)和漏电保护器(23),第二个三极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菡悦
申请(专利权)人:王菡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