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21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线接线装置,属于爆破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导线接线盒连接寿命短且不易打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线接线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连接座,其设置于下壳体尾端,连接座两侧同轴设置有枢接轴;枢接座,其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上壳体尾端两侧,所述枢接座与枢接轴枢接连接;主卡块,其设置于下壳体首端;解锁压板,其一端与上壳体首端固连,解锁压板中部弯折且另一端向上壳体前端斜下方延伸;副卡块,其设置于解锁压板靠近上壳体一端外表面并与上壳体隔开相对,所述副卡块与主卡块扣接连接;枢接连接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寿命长,解锁压板提高了解锁效率。提高了解锁效率。提高了解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接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爆破
,涉及导线接线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连接爆破体与起爆器的导线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爆破领域中,电子雷管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控制,以达到对爆破过程进行控制的目的,最终通过起爆器对电子雷管进行起爆。
[0003]电子雷管与起爆器在连接时,通常用接线盒对电子雷管的脚线与起爆器输出母线进行连接,例如,申请号为201920730153X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线接线盒,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为软性连接,软性连接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能做翻转动作,下壳体与上壳体通过扣接连接,这种结构的接线盒能实现电子雷管与起爆器的电连接,但同时也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软性连接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在长期反复弯折的情况下,容易断裂,造成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寿命较短;2、这种结构的扣接连接在打开上壳体与下壳体时不易施力,扣接状态下不易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打开,造成上壳体与下壳体开启较困难。
[0004]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接线盒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寿命较长且打开较容易的导线接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寿命较长且打开较容易的导线接线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导线接线装置,包括
[0007]上壳体,其内表面设置有压块;
[0008]下壳体,其内表面设置有卡线座,卡线座内设置卡线端子;
[0009]连接座,其设置于下壳体尾端,连接座两侧同轴设置有枢接轴;
[0010]枢接座,其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上壳体尾端两侧,所述枢接座与枢接轴枢接连接;
[0011]主卡块,其设置于下壳体首端;
[0012]解锁压板,其一端与上壳体首端固连,解锁压板中部弯折且另一端向上壳体前端斜下方延伸;
[0013]副卡块,其设置于解锁压板靠近上壳体一端外表面并与上壳体隔开相对,所述副卡块与主卡块扣接连接;
[0014]按压解锁压板,所述副卡块与主卡块分离,且上壳体与下壳体均能以枢接轴为圆心转动。
[0015]在上述一种导线接线装置中,所述下壳体首端设置有进线孔,在解锁压板的中部弯折处设置有贯穿解锁压板的托线槽,所述托线槽与进线孔同轴设置。
[0016]在上述一种导线接线装置中,所述解锁压板的另一端向上壳体前方弯折延伸并形
成有按压部。
[0017]在上述一种导线接线装置中,所述枢接座具有容纳枢接轴的枢接孔,枢接座上设置有自其外表面向枢接孔延伸并与枢接孔连通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能容纳枢接轴。
[0018]在上述一种导线接线装置中,所述安装缺口顶部两侧设置有倒角。
[0019]在上述一种导线接线装置中,所述下壳体内表面设置有两轴向延伸且隔开的承压块,承压块表面与导线接触。
[0020]在上述一种导线接线装置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均由ABS塑料制成。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
[0022]上壳体与下壳体采用枢接连接方式连接,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强度较高,连接处不会因反复开合而损坏,保证上壳体与下壳体长期有效的连接。
[0023]通过设置解锁压板,按压解锁压板时,受解锁压板形变的影响,副卡块能快速与主压块分离,解锁时所需的力较小,解锁方便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下壳体的内部示意结构图。
[0027]图中,10、下壳体;11、连接座;12、枢接轴;13、主卡块;14、进线孔;15、承压块;20、上壳体;21、枢接座;21a、枢接孔;21b、安装缺口;21c、倒角;22、解锁压板;22a、托线槽;22b、按压部;23、副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导线接线装置,包括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
[0030]下壳体10内表面设置有卡线座(图中未示出),卡线座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卡线端子(图中未示出),上壳体20内表面设置有将导线压紧于卡线端子上的压块(图中未示出),下壳体10尾端设置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两侧同轴设置有枢接轴12,上壳体20尾端两侧各设置有一枢接座21,所述枢接座21与枢接轴12枢接,下壳体10首端设置有主卡块13,上壳体20首端设置有一端与其固连的解锁压板22,解锁压板22中部弯折且另一端向上壳体20前端斜下方延伸,解锁压板22靠近上壳体20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与上壳体20隔开相对的副卡块23,所述副卡块23与主卡块13扣接连接,解锁时,按压解锁压板22,所述副卡块23与主卡块13分离,且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均能以枢接轴12为圆心转动。
[0031]本结构中,通过主卡块13与副卡块23实现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锁定,按压解锁压板22时,受解锁压板22形变的影响,副卡块23能快速与主压块分离,整过解锁所需的力较小,解锁方便且省时、省力,另外,采用枢接连接,实现了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相对转动,枢接连接稳定性强且连接部位不易损坏,保证了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长期有效的稳定连接。
[0032]另外,传统的软性连接结构,在高低温环境下使用差距较大,高温环境下使用,会使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软化,导致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无法闭合,低温环境下使用,则会导
致连接部位折断,而采用铰接结构则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
[0033]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技术对其作了进一步改进与细化。
[0034]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下壳体10首端设置有进线孔14,在解锁压板22的中部弯折处设置有贯穿解锁压板22的托线槽22a,所述托线槽22a与进线孔14同轴设置。
[0035]导线安装至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内后,位于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外部的导线则位于托线槽22a内被解锁压板22承托,提高了导线连接后的稳定性,导线不易晃动,从而大大降低了导线与进线孔14处的下壳体10磨损的几率,有效的保护了导线外表面以及导线的正常连接。
[0036]如图1、图2所示,所述解锁压板22的另一端向上壳体20前方弯折延伸并形成有按压部22b。
[0037]该按压部22b的设置,为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在解锁时提供了一个解锁方向上的阻力,使得按压解锁压板22时不易向下滑动,进一步提高了按压解锁压板22时的有效性,使得解锁更加简单、省力。
[0038]如图2所示,所述枢接座21具有容纳枢接轴12的枢接孔21a,枢接座21上设置有自其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其内表面设置有压块;下壳体,其内表面设置有卡线座,卡线座内设置卡线端子;连接座,其设置于下壳体尾端,连接座两侧同轴设置有枢接轴;枢接座,其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上壳体尾端两侧,所述枢接座与枢接轴枢接连接;主卡块,其设置于下壳体首端;解锁压板,其一端与上壳体首端固连,解锁压板中部弯折且另一端向上壳体前端斜下方延伸;副卡块,其设置于解锁压板靠近上壳体一端外表面并与上壳体隔开相对,所述副卡块与主卡块扣接连接;按压解锁压板,所述副卡块与主卡块分离,且上壳体与下壳体均能以枢接轴为圆心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首端设置有进线孔,在解锁压板的中部弯折处设置有贯穿解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国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龙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