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系统及地热能源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520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及地热能源站。该供热系统包括地热井、换热器、供水端、回水端、回灌井以及热泵组件;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内的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通道内的第二介质能够换热,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地热井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回水端连通;所述热泵组件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间通过第三介质换热;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和所述回灌井或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和所述供水端或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通。该供热系统通过切换供热模式,以满足不同供暖时期对热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系统及地热能源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及地热能源站。
技术介绍
目前,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煤炭能源,成为各地清洁供热的重要补充。现有的采用地热能的供热系统中,供暖温度不可调,在供暖初期和末期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而在供暖寒期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不能满足不同供暖时期的不同需求。此外,地热能源站多采用“单独设计—零散采购—分别安装—站内调试—独立运行”的工作模式,单独设计使设备选型多变复杂,有时需要专门定制设备,造成设计、采购、安装、调试工作周期长,费用高,导致能源站的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供热系统及地热能源站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系统,能够解决地热供暖温度不可调导致的“供大于求”以及“供不应求”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热系统,包括地热井、换热器、供水端、回水端、回灌井以及热泵组件;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内的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通道内的第二介质能够换热,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地热井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回水端连通;所述热泵组件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间通过第三介质换热;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和所述回灌井或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和所述供水端或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通。其中,所述供热系统能在第一供热模式和第二供热模式间切换;所述供热系统处于所述第一供热模式时,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回灌井,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供水端;所述供热系统处于所述第二供热模式时,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入口,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回灌井,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供水端。其中,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供水端,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第一端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五端口连接所述回灌井,所述第六端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入口,所述第四端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五端口或所述第六端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开关阀,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和所述供水端;第二开关阀,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冷凝器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阀口分别为所述第四端口、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其中,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补水组件,所述补水组件包括水箱以及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用于将所述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所述回水端。其中,所述回灌井的入口端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两级过滤器,至少两级所述过滤器的过滤等级沿回灌方向逐级增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能源站,能够解决现有能源站建设周期长以及成本高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地热能源站,包括:集装箱;上述的供热系统,至少部分所述供热系统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其中,所述集装箱上设置有供水接口、回水接口、地热接口、回灌接口、冷凝器入口接口、冷凝器出口接口、蒸发器入口接口以及蒸发器出口接口;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入口通过所述地热接口连通所述地热井,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入口通过所述回水接口连通所述回水端,所述回灌接口与所述回灌井连通,所述供水接口连通所述供水端;所述热泵组件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外,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入口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出口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冷凝器入口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出口接口连通;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回灌接口或所述蒸发器入口接口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供水接口或所述冷凝器入口接口连通。其中,所述集装箱上设置有供水接口、回水接口、地热接口以及回灌接口;所述供热系统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地热接口连通,所述供水接口能够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或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回水接口连通,所述供水接口能够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或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供热系统具有两种供热模式,当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与回灌井连通,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与供水端连通时,用水仅在换热器内进行换热,供暖温度相对较低,可以用于供暖前期和供暖后期,避免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当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时,采用换热器与热泵串联供热的模式,用水依次在换热器以及热泵组件中换热,能够提高最终供水温度,可以满足供暖寒期的使用需求,避免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该供热系统通过两种供热模式的切换使用,能够满足不同供暖时期对热量的需求,使用更灵活。本专利技术中的地热能源站通过将结构集成于集装箱内,能够实现地热能源站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使得地热能源站可以在厂家进行模块化预装以及量化生产,不需要现场组装和调试,大大降低了地热能源站的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地热能源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地热能源站;200、地热井;300、回灌井;101、集装箱;1011、供水接口;1012、回水接口;1013、地热接口;1014、回灌接口;1015、补水接口;1016、冷凝器出口接口;1017、冷凝器入口接口;1018、蒸发器出口接口;1019、蒸发器入口接口;111、第一供水侧管道;112、第二供水侧管道;113、第三供水侧管道;121、第一热源侧管道;122、第二热源侧管道;123、第三热源侧管道;124、第四热源侧管道;1、换热器;2、热泵组件;21、蒸发器;22、冷凝器;31、三通阀;32、第一开关阀;33、第二开关阀;34、第三开关阀;35、第四开关阀;41、第一除砂器;42、第一排砂阀;5、补水组件;51、第三泵;52、第二除砂器;53、水箱;54、补水泵;61、深井泵;62、第一泵;63、第二泵;64、回灌泵;7、除污器;81、滤芯过滤器;82、滤袋过滤器;9、排气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热井(200)、换热器(1)、供水端、回水端、回灌井(300)以及热泵组件(2);/n所述换热器(1)内设置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内的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通道内的第二介质能够换热,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地热井(200)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回水端连通;/n所述热泵组件(2)包括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所述蒸发器(21)和所述冷凝器(22)间通过第三介质换热;/n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和所述回灌井(300)或所述蒸发器(21)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和所述供水端或所述冷凝器(22)的入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热井(200)、换热器(1)、供水端、回水端、回灌井(300)以及热泵组件(2);
所述换热器(1)内设置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内的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通道内的第二介质能够换热,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地热井(200)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回水端连通;
所述热泵组件(2)包括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所述蒸发器(21)和所述冷凝器(22)间通过第三介质换热;
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和所述回灌井(300)或所述蒸发器(21)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和所述供水端或所述冷凝器(22)的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能在第一供热模式和第二供热模式间切换;
所述供热系统处于所述第一供热模式时,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回灌井(300),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供水端;
所述供热系统处于所述第二供热模式时,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21)的入口,所述蒸发器(21)的出口连通所述回灌井(300),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22)的入口,所述冷凝器(22)的出口连通所述供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供水端,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冷凝器(22)的入口,所述第一端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五端口连接所述回灌井(300),所述第六端口连接所述蒸发器(21)的入口,所述第四端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五端口或所述第六端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
第一开关阀(32),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和所述供水端;
第二开关阀(33),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冷凝器(22)的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三通阀(31),所述三通阀(31)的三个阀口分别为所述第四端口、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雪葛雪锋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