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10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7
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管体、套装在管体外面的护管、安装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送入公接头及回接公接头;其中,管体上安装有楔块;护管上端面上盖有护管帽;且护管帽内套装有用于送入、回接的打捞耳;母接头与送入公接头之间插入有防转插块;且母接头和回接公接头之间是由锁定环锁定在一起;防转插块的内部设有用以防止防转插块向上移动的楔紧角,该楔紧角的上端连接有一钢丝绳。本发明专利技术兼顾了永久弃井和转开发井的二种模式,当其不转为开发井,其无需动员钻井船弃置;当其转为开发井,可以将其进行井口回接,顺利开发,使得探井的处理方案符合永久弃置标准;不仅大大降低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本,而且,实现了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初期,为了评估油藏价值,需要完成大量地勘探钻井。在现阶段勘探评价作业结束后,一般采取临时弃井模式或永久弃井模式两种弃置模式。其中,临时弃井模式是指:临时中止海上作业,以备再返回本井继续作业的一系列封井及安全处置作业;临时弃井模式具有保留井口,方便后续转为生产井的优点,但是,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定期检查维护,若区块不具备整体开发价值,需进行二次弃置作业,因此,其容易产生高昂的作业成本;永久弃井模式是指:永久放弃海上探井、开发井等井的作业。由于永久弃井作业后,需要进行井口拆除,导致其无法恢复井筒连接,也就是说,其不能转为生产井使用。为了寻找一种可以重入的永久弃井技术,兼顾永久弃井与转开发井,使得探井弃井的处理方案符合永久弃井标准(若不转为开发井,无需动员钻井船弃置;若转为开发井,可以进行井口回接,顺利开发,以降低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本,实现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既保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又能降低探井弃置成本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兼顾永久弃井与转开发井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包括:管体、套装在管体外面的护管、安装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送入公接头及回接公接头;其中,管体上安装有楔块;护管上端面上盖有护管帽;且护管帽内套装有用于送入、回接的打捞耳;母接头与送入公接头之间插入有防转插块;且母接头和回接公接头之间是由锁定环锁定在一起;防转插块的内部设有用以防止防转插块向上移动的楔紧角,该楔紧角的上端连接有一钢丝绳。进一步,所述护管为筒形结构,护管的上端为喇叭口状;且喇叭口的上端位于泥面处;护管的材质为玻璃钢;该护管是利用螺栓固定在母接头的螺纹孔中。进一步,所述送入公接头的下端设置有O型圈槽,O型圈槽内设置有O型圈;送入公接头周边设置有数个梯形牙。进一步,所述母接头上设置有拆卸螺纹孔;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设有焊缝;且母接头的上端面上盖有母接头帽;母接头帽上套装打捞柱;该打捞柱是用于送入、回接母接头帽,且打捞柱的竖立柱体的中心设有换气孔,该换气孔使得母接头内外气压一致。进一步,所述打捞柱的侧面还设置有一突出于竖立柱体的凸台;该打捞柱是垂直套装在母接头帽的中心位置。进一步,所述锁定环为一端开口的C型环,该锁定环的材质为65Mn。进一步,所述护管帽的形状为┻,中间为一通孔;且护管帽是盖在护管的喇叭口上;该护管帽的材质为玻璃钢。进一步,所述打捞耳为与护管帽相配的┻形结构,并插入在护管帽的通孔中;该打捞耳竖立柱体上的侧面还设置有一突出于竖立柱体的凸台,且打捞耳的材质为尼龙。进一步,所述楔紧角的斜度值优选为:30-6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的使用方法,设置有如上面所述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具体采用以下步骤:第一步:切割导管靠近公扣端并安装母接头,且在靠近母扣端安装送入公接头及楔块;第二步:在钻井阶段,钻导眼,并扩孔,然后,再下入管体,在下入适当深度时,连接安装有母接头的导管;第三步:连接母接头和送入公接头,并将防转插块插在母接头和送入公接头之间,使防转插块与楔块两者之间接触,且形成楔紧角,用以防止防转插块向上移动;第四步:将护管固定在母接头上;并将钢丝绳连接在销轴上,用来把防转插块从母接头和送入公接头扯出来,使母接头和送入公接头之间通过转动能够脱开;第五步:把处于送入状态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下入已钻好的井眼中,并固井;第六步:弃置阶段,在钻台用气动小绞车拉钢丝绳,防转插块从楔块下端锥面滑脱,并从母接头和送入公接头之间被扯出,然后,转动送入公接头,并上提管体至钻台;第七步:将母接头帽座挂到母接头的上端面,同时,将母接头帽的上端面到泥面距离大于4m,以满足海洋弃井作业规范《SY/T6045-2011》要求;第八步:将护管帽安装在护管的上端面,以阻隔外界海生物、泥沙及鱼类等杂质进入护管的内部;第九步:完成弃井作业,满足永久弃井标准,符合海洋弃井作业规范《SY/T6045-2011》要求,后期又易于转开发井;第十步:在开发井回接阶段,先把护管帽取出,再把母接头帽取出;然后,再将钻台把管体和回接公接头连接为一体,并把锁定环安装在回接公接头的对应处,下入到位后,下压管体5-10T,此时,锁定环靠自身弹性膨胀,锁定,便实现了母接头和回接公接头的连接,完成井筒的恢复,顺利转为开发井。本专利技术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及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于兼顾永久弃井和转开发井的技术方案,使得探井的处理方案符合永久弃置标准(若不转为开发井,无需动员钻井船弃置;若转为开发井,可以进行井口回接,顺利开发);这样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本,而且,实现了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2.本专利技术既满足了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又能够降低探井弃置成本;3.本专利技术通用性强,适应性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送入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回接状态B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弃置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管体、2.护管、3.焊缝、4.梯形牙、5.螺纹孔、6.O型圈、7.母接头、8.送入公接头、9.拆卸螺纹孔、10.防转插块、11.楔紧角、12.销轴、13.楔块、14.钢丝绳、15.锁定环、16.回接公接头;17.打捞耳、18.护管帽、19.换气孔、20.打捞柱、21.母接头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及使用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包括:管体1、采用配合方式套装在管体1外面的护管2、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管体1下面的母接头7、送入公接头8及回接公接头16;其中,管体1上采用焊接方式安装有楔块13;护管2上端面上盖有护管帽18;且护管帽18内采用紧配合方式套装有用于送入、回接的打捞耳17;母接头7与送入公接头8之间插入有防转插块10;母接头7和回接公接头16之间是由锁定环15锁定在一起;防转插块10的内部设有用以防止防转插块10向上移动的楔紧角11,楔紧角11的上端通过销轴12连接有一钢丝绳14。如图1,图2,图3所示,护管2为筒形结构,护管2的上端为喇叭口状;且喇叭口的上端位于泥面处;护管2的材质为玻璃钢;该护管2是利用螺栓固定在母接头7的螺纹孔5中。如图2所示,送入公接头8的下端设置有O型圈槽,O型圈槽内设置有O型圈6;送入公接头8周边设置有数个梯形牙4;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套装在管体外面的护管、安装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送入公接头及回接公接头;其中,管体上安装有楔块;护管上端面上盖有护管帽;且护管帽内套装有用于送入、回接的打捞耳;母接头与送入公接头之间插入有防转插块;且母接头和回接公接头之间是由锁定环锁定在一起;防转插块的内部设有用以防止防转插块向上移动的楔紧角,该楔紧角的上端连接有一钢丝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套装在管体外面的护管、安装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送入公接头及回接公接头;其中,管体上安装有楔块;护管上端面上盖有护管帽;且护管帽内套装有用于送入、回接的打捞耳;母接头与送入公接头之间插入有防转插块;且母接头和回接公接头之间是由锁定环锁定在一起;防转插块的内部设有用以防止防转插块向上移动的楔紧角,该楔紧角的上端连接有一钢丝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管为筒形结构,护管的上端为喇叭口状;且喇叭口的上端位于泥面处;护管的材质为玻璃钢;该护管是利用螺栓固定在母接头的螺纹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公接头的下端设置有O型圈槽,O型圈槽内设置有O型圈;送入公接头周边设置有数个梯形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上设置有拆卸螺纹孔;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设有焊缝;且母接头的上端面上盖有母接头帽;母接头帽上套装打捞柱;该打捞柱是用于送入、回接母接头帽,且打捞柱的竖立柱体的中心设有换气孔,该换气孔使得母接头内外气压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柱的侧面还设置有一突出于竖立柱体的凸台;该打捞柱是垂直套装在母接头帽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环为一端开口的C型环,该锁定环的材质为65M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管帽的形状为┻,中间为一通孔;且护管帽是盖在护管的喇叭口上;该护管帽的材质为玻璃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耳为与护管帽相配的┻形结构,并插入在护管帽的通孔中;该打捞耳竖立柱体上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宏博许杰谢涛林海王晓雷何阳陈卓王桂萍岳明刘永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