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08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7
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包括原木柱和墩接新柱,所述墩接新柱包括新柱柱身和榫卯,新柱柱身顶部竖直方向的上方设有榫卯,所述原木柱下底面开有卯口,榫卯插入原木柱截面卯口内,所述原木柱与墩接新柱通过榫卯连接在一起,水平方向用一组平行的自攻螺丝进行加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木柱承载力的前提下,圆木柱的外观不多做改变且不易受环境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的保护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
技术介绍
目前,在传统圆木柱墩接加固中,大多数采用FRP或钢带进行包裹的方法加固。常见形式有FRP环贴包裹墩接缝、钢带包裹墩接缝的形式,这种加固形式主要利用FRP及钢带提高墩接缝处的刚度来提供圆木柱承载力。这种加固形式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1)由于钢带裸露在外,容易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锈蚀的情况。(2)FRP和钢带在加固后,因为其颜色和木材差异较大,非常影响外观。(3)在圆木柱加固后的使用过程中,竖向荷载会产生一定的偏压,而FRP和钢带加固的圆木柱会有墩接位置不能过高的限制。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在不过分的改变圆木柱外观、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墩接位置不那么低的加固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在保证木柱承载力的前提下,圆木柱的外观不多做改变且不易受环境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包括原木柱1和墩接新柱2,所述墩接新柱2包括新柱柱身201和榫卯202,榫卯202设置在新柱柱身201的顶面,所述原木柱1下底面开有卯口101,榫卯202插入原木柱1截面卯口101内,使得原木柱1与墩接新柱2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且连接部位的水平方向用一组平行的自攻螺丝4进行加固。所述榫卯202与新柱柱身201为一体制作。所述榫卯202与新柱柱身201用竖直的带肋钢筋3加固。所述钢筋3为带肋钢筋,直径为8-10mm,植入钢筋3的长度不短于墩接高度的两倍。目的在于增加新柱柱身201和榫卯202截面过渡处的刚度,使墩接新柱2与原木柱1连接处更稳定。所述榫卯202与卯口101形状相同,榫卯202的尺寸比卯口101大。连接处用密封胶封缝。采用榫卯连接的目的在于可以使墩接新柱2和原木柱1严密扣合,防止墩接新柱2扭动错位。所述原木柱1和墩接新柱2搭接长度为柱径的1.5-3倍。目的在于加固原木柱1和墩接新柱2,使其受力更加符合力学原理。所述榫卯连接处通过自攻螺丝4横向贯通卯接部位固定水平方向,所述自攻螺丝直径为6-8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植入的钢筋提高了拼接处木柱的承载能力及刚度,还可以抵抗因偶尔偏心力而产生的水平弯矩作用,从而可使得圆木柱的墩接高度变高;钢筋在圆木柱的内部,通过防水密封胶的包裹,从而使植入的钢筋不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锈蚀。水平方向用自攻螺丝进行固定,可以起到增大圆木柱横向刚度的作用,对加固后结构的外观改变较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造合理、便于施工,且能最大程度不改变古建筑的外貌。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原木柱,2为墩接新柱,3为带肋钢筋,4为自攻螺丝,101为卯口,201为新柱柱身,202为榫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5,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包括原木柱1和墩接新柱2,墩接新柱2包括新柱柱身201和榫卯202,新柱柱身201竖直方向的上方设有榫卯202,榫卯202与新柱柱身201为一体制作,榫卯202与其下方的新柱柱身201用带肋钢筋3加固,原木柱1下方设有卯口101,榫卯202插入原木柱1截面卯口101内,使原木柱1与墩接新柱2通过榫卯连接在一起,连接处用密封胶封缝,并通过一组横向平行的自攻螺丝4横向贯通卯接部位固定水平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进行受损古建筑原木柱墩接修缮时,先要在墩接前先拆卸朽柱,对相邻结构进行加固;其次要把原受损木柱挖锯除去受损部位,再根据剩余部分选择墩接的榫卯尺寸作为连接部分,为防止墩接的柱子扭动错位采用榫卯墩接连接,所接原木柱和新木柱搭接长度为柱径的1.5-3倍,为加强榫卯榫头与墩接新柱的刚度用带肋钢筋对榫头及其下方的新柱柱身进行加强,榫头与榫槽严丝合缝,最后用自攻螺丝对连接处水平方向进行加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木柱(1)和墩接新柱(2),所述墩接新柱(2)包括新柱柱身(201)和榫卯(202),榫卯(202)设置在新柱柱身(201)的顶面,所述原木柱(1)下底面开有卯口(101),榫卯(202)插入原木柱(1)截面卯口(101)内,使得原木柱(1)与墩接新柱(2)通过榫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部位的水平方向用一组平行的自攻螺丝(4)进行加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木柱(1)和墩接新柱(2),所述墩接新柱(2)包括新柱柱身(201)和榫卯(202),榫卯(202)设置在新柱柱身(201)的顶面,所述原木柱(1)下底面开有卯口(101),榫卯(202)插入原木柱(1)截面卯口(101)内,使得原木柱(1)与墩接新柱(2)通过榫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部位的水平方向用一组平行的自攻螺丝(4)进行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202)与新柱柱身(201)为一体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植筋墩接加固的古建筑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202)与新柱柱身(201)用竖直的钢筋(3)加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启芳张云苗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