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气化炉以及进行煤气化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煤气化
,尤其涉及一种煤气化炉以及进行煤气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煤气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一种重要方式,煤气化炉是进行煤气化的主要设备。现有的煤气化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腔形成为气化区,煤粉和气化剂进入至气化区内,在气化区内发生气化反应,反应产生的粗煤气从炉体上的气体出口排出,灰渣从炉体底部的排渣口排出。然而,现有煤气化炉的碳转化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煤气化炉以及进行煤气化的方法。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煤气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分布板,所述锥形分布板上开设有布气孔;所述锥形分布板将所述炉体内腔分为气化区和位于所述气化区下方的燃烧区;所述气化区具有可供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一进料口以及可供反应产生的粗煤气排出的粗煤气出口,所述炉体上具有用于向所述气化区通入气化剂的第一气体入口;所述燃烧区具有可供粒径小于所述预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分布板(2),所述锥形分布板(2)上开设有布气孔;所述锥形分布板(2)将所述炉体(1)内腔分为气化区(11)和位于所述气化区(11)下方的燃烧区(12);/n所述气化区(11)具有可供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一进料口(111)以及可供反应产生的粗煤气排出的粗煤气出口(113),所述炉体(1)上具有用于向所述气化区(11)通入气化剂的第一气体入口(1121);所述燃烧区(12)具有可供粒径小于所述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二进料口(121)以及可供燃烧气体进入的第二气体入口(1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分布板(2),所述锥形分布板(2)上开设有布气孔;所述锥形分布板(2)将所述炉体(1)内腔分为气化区(11)和位于所述气化区(11)下方的燃烧区(12);
所述气化区(11)具有可供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一进料口(111)以及可供反应产生的粗煤气排出的粗煤气出口(113),所述炉体(1)上具有用于向所述气化区(11)通入气化剂的第一气体入口(1121);所述燃烧区(12)具有可供粒径小于所述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二进料口(121)以及可供燃烧气体进入的第二气体入口(122);
所述锥形分布板(2)的底端连接有下料管(3),所述下料管(3)的进口端(31)与所述气化区(11)连通,所述下料管(3)的出口端(32)延伸至所述燃烧区(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还设置有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过滤板(4);
所述锥形过滤板(4)位于所述锥形分布板(2)的下方,且所述锥形过滤板(4)与所述锥形分布板(2)之间形成环形间隙(125),所述第一气体入口(1121)通过所述环形间隙(125)与所述气化区(11)连通;所述锥形过滤板(4)上具有过滤孔以及可供所述下料管(3)穿过的通孔(41),所述过滤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布气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过滤板(4)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炉体(1)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通孔(41)的内壁与所述下料管(3)之间互不接触,以使所述通孔(41)的内壁与所述下料管(3)的外壁之间形成下料间隙(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分布板(2)与所述锥形过滤板(4)同轴设置,且所述锥形分布板(2)所在的圆锥的锥角与所述锥形过滤板(4)所在的圆锥的锥角相同;
和/或,所述布气孔的孔径为2mm~3mm,所述锥形分布板(2)的开孔率为1%~3%,所述锥形分布板(2)所在的圆锥母线与所述锥形分布板(2)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
和/或,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3mm~4mm,所述锥形过滤板(4)的开孔率为1%~3%,所述锥形过滤板(4)所在的圆锥母线与所述锥形过滤板(4)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间隙(125)中设置有第一气体进入管(112),且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进气口显露在所述炉体(1)外部,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进气口形成为所述第一气体入口(1121),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管壁上开设有气体喷出孔(1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11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112)沿所述环形间隙(125)的周向间隔排布;
和/或,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112)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锥形分布板(2)的板面倾斜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彬,曾亮,李海冰,徐刚,李克忠,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