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能源供电的红外热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86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4
一种具有新能源供电的红外热像仪,属于红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红外热像仪采用市电供电受场合限制,而采用储能电池工作时间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控制器的三个控制指令分别给AC/DC转换模块和两个DC/DC转换模块;AC/DC转换模块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的供电端相连;光伏发电模块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光伏发电模块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的供电端相连;光伏发电模块的直流电输出端还与一号DC/DC转换模块的直流电输入端相连;一号DC/DC转换模块的直流电输出端与蓄电池的储能端相连,蓄电池的直流电输出端与二号DC/DC转换模块的直流电输入端相连,二号DC/DC转换模块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的供电端相连。热像仪本体的供电端相连。热像仪本体的供电端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能源供电的红外热像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配备光储电源的红外测温系统,属于红外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热像仪在军事领域应用广泛,可应用与侦察,军事装备检测等等方面。
[0003]与此同时,红外热像仪不仅在军用领域应用广泛,在民用领域应用也逐步升温。譬如消防监控,在码头,仓库等面积开阔等地特别是储存了煤碳等易燃物品,安装红外热像仪可快速识别着火点。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搜救队可利用红外热像仪快速定位被困人员,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另在生产中譬如高炉送风管等场景亦需要该设备,许多肉眼无法辨别,普通仪器精度受限,则需要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
[0004]同样在面临新冠疫情这样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时,快速筛查高风险人群、研制出相关检测、治疗的药物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关键。红外成像仪可以快速的对非正常体温人群进行筛选,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和可靠的优点,被大量应用于新冠疫情的体温快速筛查。
[0005]现有技术大多数红外热像仪直接采用市电供电,这种供电方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低,且存在使用场合受限的问题。或者在不方便使用市电场合配备储能电池进行工作,则存在工作时间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红外热像仪采用市电供电受场合限制,而采用储能电池工作时间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新能源供电的红外热像仪。
[0007]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新能源供电的红外热像仪,包括红外热像仪本体1、光伏发电模块2、一号DC/DC转换模块3、蓄电池4、二号DC/DC转换模块5、AC/DC转换模块6和控制器7;
[0008]控制器7的三个控制指令输出端分别与AC/DC转换模块6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控制指令输入端和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控制指令输入端相连;
[0009]AC/DC转换模块6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AC/DC转换模块6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供电端相连;
[0010]光伏发电模块2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光伏发电模块2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供电端相连;
[0011]光伏发电模块2的直流电输出端还与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直流电输入端相连;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直流电输出端与蓄电池4的储能端相连,蓄电池4的直流电输出端与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直流电输入端相连,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供电端相连。
[0012]优选地,还包括BMS电池管理系统8,BMS电池管理系统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蓄电池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
[0013]优选地,光伏发电模块2采用钙钛矿太阳能发电装置。
[0014]优选地,一号DC/DC转换模块3采用型号为DED40系列DC/DC转换器。
[0015]优选地,二号DC/DC转换模块5采用型号为GED40系列DC/DC转换器。
[0016]优选地,AC/DC转换模块6采用型号为ES03

S05的AC/DC转换器。
[0017]优选地,控制器7采用型号为STC89C52单片机。
[0018]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为红外热像仪提供灵活的供电模式,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储能模块及其电能转换模块,在阳光充沛的情况下,脱离电网独立工作。白天发电量多时,一边向红外热像仪提供电力,一边向储能系统中存储晚上要用的电力;晚上或者傍晚阳光微弱时,可以将白天存储在电池中电能取出来,供红外热像仪晚上工作;只有在阳光资源缺乏和储能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使用电网市电。可以看出,此系统优先使用分布式清洁能源,可以有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0019]这种灵活供电方式令红外热像仪的使用不受场合限制,在多种场合稳定的工作。
[0020]为了提高供电稳定性,此系统提供并网充电模式。根据天气状况实现光照充足、光照不足和并网工作三种模式的切换,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红外热像仪本体的测温原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新能源供电的红外热像仪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具有新能源供电的红外热像仪包括红外热像仪本体1、光伏发电模块2、一号DC/DC转换模块3、蓄电池4、二号DC/DC转换模块5、AC/DC转换模块6、控制器7和BMS电池管理系统8;
[0024]控制器7的三个控制指令输出端分别与AC/DC转换模块6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控制指令输入端和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控制指令输入端相连;
[0025]AC/DC转换模块6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AC/DC转换模块6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供电端相连;
[0026]光伏发电模块2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光伏发电模块2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供电端相连;
[0027]光伏发电模块2的直流电输出端还与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直流电输入端相连;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直流电输出端与蓄电池4的储能端相连,蓄电池4的直流电输出端与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直流电输入端相连,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供电端相连。
[0028]BMS电池管理系统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蓄电池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
[0029]一号DC/DC转换模块3采用型号为BOSHIDA品牌DED40系列DC/DC转换器,为宽压隔离DC/DC,其输入电压为18~36,输出电压为24V,功率最高可达40W。
[0030]二号DC/DC转换模块5采用型号为BOSHIDA品牌GED40系列DC/DC转换器,输入电压为18~36V,输出5V电压,功率可达40W。
[0031]AC/DC转换模块6采用型号为采用常州能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ES03

S05的AC/DC转换器,输入电压为85~264V,输出功率为5~100W。
[0032]控制器7采用型号为STC89C52单片机。
[0033]红外热像仪测温系统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通过查看热图像,可以观察到被测目标的整体温度分布状况,研究目标的发热情况,从而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判断,保证人群中大多数正常体温人出行的便利。
[0034]参见图1,给出红外成像仪本体的测温原理图,红外热像仪主要由红外光学镜头、红外光电探测器,及控制单元组成,红外光学镜头为接收、传送、汇集待测物红外辐射能量的红外镜头,输出的信号经过光栅发送给红外光电探测器,红外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红外热辐射能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其中红外光电探测器是测温的核心元件,红外光电探测器一般主要包括热电堆、热释电两种类型。控制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能源供电的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热像仪本体(1)、光伏发电模块(2)、一号DC/DC转换模块(3)、蓄电池(4)、二号DC/DC转换模块(5)、AC/DC转换模块(6)和控制器(7);控制器(7)的三个控制指令输出端分别与AC/DC转换模块(6)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控制指令输入端和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控制指令输入端相连;AC/DC转换模块(6)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AC/DC转换模块(6)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供电端相连;光伏发电模块(2)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光伏发电模块(2)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供电端相连;光伏发电模块(2)的直流电输出端还与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直流电输入端相连;一号DC/DC转换模块(3)的直流电输出端与蓄电池(4)的储能端相连,蓄电池(4)的直流电输出端与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直流电输入端相连,二号DC/DC转换模块(5)的直流电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安君苏家鹏李智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莲腾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