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470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降解剂15‑1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6份、聚丙烯酸铵3‑5份、聚合氧化铝3‑5份、硅藻土1‑3份、纯净水25‑2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该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在使用时,直接将该还原剂洒入水中,然后该还原剂沉底水底慢慢熔化,能够起到彻底、持久、高效的降解效果,提高了降解水中重金属的效率,并且该还原剂能够快速分解融合到水中,避免产生杂物,从而能够改善及稳定水质,为养殖动物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域是渔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水域环境是决定渔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工、农业污染、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误用金属杀虫剂导致水产动物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重特大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发,给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此外,我国的水产养殖的密度随着养殖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大,单产的产量不断提高,这都加大了水体自净能力的负荷,也容易导致水体中含氧量的降低,并导致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的上升,这都会导致养殖水产动物藻毒素的中毒,造成水产动物大批量死亡;目前,我国的淡水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体腐臭、水质硬化,重金属离子含量增加、水产品病害增多等。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以及大密度养殖需要投入大量的饲料,以及水产动物排泄物对养殖水体都会造成污染,导致水体恶化,并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在水产养殖用水体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水环境,一旦发现水体中重金属或其他有机毒物,必须尽快去除或者解除其毒性,但是现有的水质重金属降解剂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重金属降解剂作用效果较差,而且无法长久、有效的对水中的重金属起到降解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持久作用的重金属降解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降解剂15-1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6份、聚丙烯酸铵3-5份、聚合氧化铝3-5份、硅藻土1-3份、纯净水25-27份。其中,所述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亚硝酸盐降解剂15-45%、底泥净化剂15-45%、硝化酶15-45%、高分子络合物15-45%。其中,所述亚硝酸盐降解剂为生物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的混合物,且所述生物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的重量比为1:1。其中,所述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硫化氢氧化细菌35-65%、超耐低氧复合菌35-65%,所述硫化氢氧化细菌和超耐低氧复合菌的有效活菌数≥3亿CFU/克。其中,所述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蛋白酵素25-55%、纳米活性物质25-55%、有益活菌25-55%。其中,所述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有毒氨降解剂15-55%、生物复合菌15-55%、生物分解酶15-55%、过氧碳酸钠15-55%、增效活性剂15-55%。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降解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铵、聚合氧化铝、硅藻土和纯净水,然后单独存放以备后续使用;S2、将称取后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在常温状态下,通过反应釜搅拌12-15分钟,使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均匀混合到一起;S3、将称取后的聚丙烯酸铵、聚合氧化铝和硅藻土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在常温状态下,通过反应釜搅拌12-15分钟,使得聚丙烯酸铵、聚合氧化铝和硅藻土与反应釜内部的混合物均匀混合;S4、将称取后的纯净水加入到反应釜内,在常温状态下,通过反应釜搅拌12-15分钟,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混合物均匀混合到纯净水中;S5、将称取后的降解剂加入到反应釜内,在常温状态下,通过反应釜搅拌20-25分钟,使得降解剂均匀混合到反应釜内部的混合液中;S6、将反应釜内部的混合物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将烘干后的固体混合物加入到研磨机内研磨成粉末状,接着将研磨成粉末状的混合物加入到制粒机内,通过制粒机将粉末状的混合物制备成颗粒状,从而得到该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比,将降解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铵、聚合氧化铝、硅藻土和纯净水混合在一起,制得该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在使用时,直接将该还原剂洒入水中,然后该还原剂沉底水底慢慢熔化,能够起到彻底、持久、高效的降解效果,提高了降解水中重金属的效率,并且该还原剂能够快速分解融合到水中,避免产生杂物,从而能够改善及稳定水质,为养殖动物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降解剂1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聚丙烯酸铵4份、聚合氧化铝4份、硅藻土2份、纯净水25份。其中,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亚硝酸盐降解剂35%、底泥净化剂25%、硝化酶25%、高分子络合物15%。其中,亚硝酸盐降解剂为生物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的混合物,且生物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的重量比为1:1。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降解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铵、聚合氧化铝、硅藻土和纯净水,然后单独存放以备后续使用;S2、将称取后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在常温状态下,通过反应釜搅拌12-15分钟,使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均匀混合到一起;S3、将称取后的聚丙烯酸铵、聚合氧化铝和硅藻土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在常温状态下,通过反应釜搅拌12-15分钟,使得聚丙烯酸铵、聚合氧化铝和硅藻土与反应釜内部的混合物均匀混合;S4、将称取后的纯净水加入到反应釜内,在常温状态下,通过反应釜搅拌12-15分钟,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混合物均匀混合到纯净水中;S5、将称取后的降解剂加入到反应釜内,在常温状态下,通过反应釜搅拌20-25分钟,使得降解剂均匀混合到反应釜内部的混合液中;S6、将反应釜内部的混合物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将烘干后的固体混合物加入到研磨机内研磨成粉末状,接着将研磨成粉末状的混合物加入到制粒机内,通过制粒机将粉末状的混合物制备成药片状结构,从而得到该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活绿消)。其中,该还原剂的特点:(1)、本品是一种新型的降亚硝酸盐的产品,片剂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降解剂15-1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6份、聚丙烯酸铵3-5份、聚合氧化铝3-5份、硅藻土1-3份、纯净水25-2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降解剂15-1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6份、聚丙烯酸铵3-5份、聚合氧化铝3-5份、硅藻土1-3份、纯净水25-2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亚硝酸盐降解剂15-45%、底泥净化剂15-45%、硝化酶15-45%、高分子络合物15-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酸盐降解剂为生物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的混合物,且所述生物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的重量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硫化氢氧化细菌35-65%、超耐低氧复合菌35-65%,所述硫化氢氧化细菌和超耐低氧复合菌的有效活菌数≥3亿CFU/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蛋白酵素25-55%、纳米活性物质25-55%、有益活菌25-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养殖水质重金属超标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剂包括以下组分:有毒氨降解剂15-55%、生物复合菌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宝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承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