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底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70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油水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舱底油水分离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聚结单元和乳化单元,所述聚结单元和乳化单元之间通过柱塞泵连通;所述聚结单元的一侧设有油污水进入管,所述聚结单元的正面设有电控箱,所述乳化单元的正面设有和电控箱电连接的ppm舱底水报警装置;所述聚结单元通过电控箱的作用实现自动补水、排油,所述乳化单元通过ppm舱底水报警装置、电控箱的作用实现排水、回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整体装置集成化程度高,实现自主排油,排水,并实现排水的检测和回流,保证达标的水排出舷外,整体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舱底油水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器
,具体涉及一种舱底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舰船的日常油类污染主要来自舱底油污水,国际海事组织也于1978年通过了《73/78防污公约》,强制实施了船舶安装油水分离器的要求。1992年国际海事组织以IMO.MEPC.60(33)决议批准了《船舶机舱舱底水防污染设备的导则和技术条件》,并提出了排入海洋的舱底水含油量(不计乳化油)不允许大于15ppm的较高标准。2003年IMO.MEPC.107(49)决议通过了《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替代了MEPC.60(33)决议,在性能试验技术条件中增加了油水乳化液,对舱底水分离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要求舱底水分离器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机器处所舱底的一切油性混合物,对船上可能携带的各种油都有效,包括相对密度极高的残余燃油。并首次提出舱底水分离器必须能够处理分离难度极大的以乳状液形式出现的混合物。提出了排入海洋的舱底水含油量(包括乳化油)不允许大于15ppm的更高标准。但由于技术原因以及舱底油污水成分复杂,现行的油污水分离装置经常分离的效率慢,效果差,且不能达到舰船对于设备体积小重轻的要求,另外目前的舱底油水分离器,自动化管理不全面,给船员的使用和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舱底油水分离器,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舱底油水分离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聚结单元和乳化单元,所述聚结单元和乳化单元之间通过柱塞泵连通;所述聚结单元的一侧设有油污水进入管,所述聚结单元的正面设有电控箱,所述乳化单元的正面设有和电控箱电连接的ppm舱底水报警装置;所述聚结单元通过电控箱的作用实现自动补水、排油,所述乳化单元通过ppm舱底水报警装置、电控箱的作用实现排水、回流。进一步的,所述聚结单元的顶端设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上设有排油止回阀以及和电控箱电连接的排油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油污水进入管上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有与电控箱电连接的补水电磁阀,所述补水管对外连接水箱。进一步的,所述聚结单元上靠近顶端一侧设有和电控箱电连接的油水界面仪,所述聚结单元的顶端设有液位开关。进一步的,所述油污水进入管上设有处于补水管下段的止回阀、预滤器,所述油污水进入管对外连接油污水舱。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单元的顶端设有排水总管,所述排水总管的自由端连通有回水管、出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和电控箱电连接的回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和电控箱电连接的排水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总管上设有取样管口,所述取样管口上设有取样阀;所述排水总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进一步的,所述聚结单元内设有由电控箱控制的加热器,所述聚结单元上设有和电控箱电连接的电接点温度表。进一步的,所述聚结单元和乳化单元的底端均通过管道与泄放口连通,所述泄放口与聚结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球阀,所述放口与乳化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球阀。进一步的,所述聚结单元上靠近上端处一侧设有检油口,所述检油口上设有检油阀,所述聚结单元顶端处设有第一排气阀以及和电控箱电连接的第一压力表;所述乳化单元顶端处设有第二排气阀。进一步的,所述聚结单元内设有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处于聚结单元内靠近上端处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方设有聚氨酯发泡棉,所述聚氨酯发泡棉的下方设有活性炭过滤棉,所述活性炭过滤棉的下方设有多孔支板,所述多孔支板的下方隔空设有滤筒,所述滤筒内设有竖向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内设有精滤芯,所述滤筒的顶部设有与布水器中心对应的进水孔,所述滤筒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整体装置集成化程度高,满足舰船对于设备体积小、轻的要求,实现自主排油,排水,并实现排水的检测和回流,保证达标的水排出舷外,整体自动化程度高,配合警报装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聚结单元实现油水分离的过程,分离效率高,效果良好,不易堵塞,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舱底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舱底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舱底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舱底油水分离器的系统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孔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滤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聚结单元;201、第一压力表;202、液位开关;203、第一排气阀;21、排油管;211、排油电磁阀;212、排油止回阀;22、检油口;23、油水界面仪;24、电接点温度表;25、补水管;251、水箱;252、补水电磁阀;26、油污水进入管;261、预滤器;262、止回阀;263、油污水舱;27、加热器;28、检油阀;3、乳化单元;31、排水总管,311、取样管口;312、第二压力表;32、回水管;321、回水电磁阀;33、出水管;331、排水电磁阀;34、第二排气阀;4、泄放口;41、球阀;5、电控箱;6、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7、柱塞泵;8、油水分离装置;80、导流板;81、聚氨酯发泡棉;82、活性炭过滤棉;83、多孔支板;84、滤筒;841、布水器;842、进水孔;843、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舱底油水分离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聚结单元2和乳化单元3,聚结单元2和乳化单元3之间通过柱塞泵7连通;聚结单元2的一侧设有油污水进入管26,聚结单元2的正面设有电控箱5,乳化单元3的正面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6;聚结单元2通过电控箱5的作用实现自动补水、排油,乳化单元3通过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电控箱5的作用实现排水、回流。聚结单元2的顶端设有排油管21,排油管21上设有排油止回阀212以及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排油电磁阀211;油污水进入管26上连通有补水管25,补水管25上设有与电控箱5电连接的补水电磁阀252,补水管25对外连接水箱251;聚结单元2上靠近顶端一侧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油水界面仪23,聚结单元2的顶端设有液位开关202;油污水进入管26上设有处于补水管25下段的止回阀262、预滤器261,油污水进入管26对外连接油污水舱263。乳化单元3的顶端设有排水总管31,排水总管31的自由端连通有回水管32、出水管33,回水管32上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回水电磁阀321,出水管33上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排水电磁阀331。排水总管31上设有取样管口311,取样管口311上设有取样阀;排水总管31上设有第二压力表312。聚结单元2内设有由电控箱5控制的加热器27,聚结单元2上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电接点温度表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舱底油水分离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聚结单元(2)和乳化单元(3),所述聚结单元(2)和乳化单元(3)之间通过柱塞泵(7)连通;所述聚结单元(2)的一侧设有油污水进入管(26),所述聚结单元(2)的正面设有电控箱(5),所述乳化单元(3)的正面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6);所述聚结单元(2)通过电控箱(5)的作用实现自动补水、排油,所述乳化单元(3)通过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电控箱(5)的作用实现排水、回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舱底油水分离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聚结单元(2)和乳化单元(3),所述聚结单元(2)和乳化单元(3)之间通过柱塞泵(7)连通;所述聚结单元(2)的一侧设有油污水进入管(26),所述聚结单元(2)的正面设有电控箱(5),所述乳化单元(3)的正面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6);所述聚结单元(2)通过电控箱(5)的作用实现自动补水、排油,所述乳化单元(3)通过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电控箱(5)的作用实现排水、回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底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单元(2)的顶端设有排油管(21),所述排油管(21)上设有排油止回阀(212)以及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排油电磁阀(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底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水进入管(26)上连通有补水管(25),所述补水管(25)上设有与电控箱(5)电连接的补水电磁阀(252),所述补水管(25)对外连接水箱(2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底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单元(2)上靠近顶端一侧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油水界面仪(23),所述聚结单元(2)的顶端设有液位开关(2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底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水进入管(26)上设有处于补水管(25)下段的止回阀(262)、预滤器(261),所述油污水进入管(26)对外连接油污水舱(26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底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单元(3)的顶端设有排水总管(31),所述排水总管(31)的自由端连通有回水管(32)、出水管(33),所述回水管(32)上设有和电控箱(5)电连接的回水电磁阀(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单亚光梁新武常城任坤武智勇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万和过滤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