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512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9
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包括以下原料:泥巴塑像、脱模剂、瓦灰碎麻丝、密陀僧和生漆;其制造方法为:准备以上原料然后给泥巴塑像刷数遍脱模剂,便于后期脱模;刷上将密陀僧、生漆、瓦灰拌匀成的漆灰,均匀涂抹在刷过脱模剂的塑像上;趁湿在漆灰上均匀平铺一层碎麻丝,并充分压实,使麻丝吃透生漆;自然阴干后,拍生漆一遍以固形,再次入荫;剔除表面不平颗粒,涂抹第二遍含密陀僧、生漆、瓦灰的漆灰,后平铺第二遍碎麻丝压实入荫如上;通刷生漆固形,再次入荫至干;涂抹第三遍含密陀僧、生漆、瓦灰的漆灰,比例如上;如此反复,视造像大小决定漆灰与麻丝的层数,一般以三到四层为宜,最后一遍为漆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
技术介绍
夹纻又称夹纾、挟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漆塑像的方法,传统的夹贮造像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阴干的过程中消耗时间长,从而使得造像时间过长,影响造像速度;二是用麻布、丝绸等整块布料进行贴裱,服帖性不好,不便于施工,且细小处造型不容易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加快干燥速度,简化施工。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包括以下原料:泥塑造像、脱模剂、瓦灰、碎麻丝、密陀僧和生漆;其制造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以上原料;步骤二:给泥塑造像刷数遍脱模剂,便于后期脱模;步骤三:将密陀僧、生漆、瓦灰以1:3:3的比例拌匀成漆灰,均匀涂抹在刷过脱模剂的塑像上;步骤四:趁湿在漆灰上均匀平铺一层碎麻丝,并充分压实,使麻丝吃透生漆,以不见麻丝本色为标准;步骤五:自然阴干后,拍生漆一遍以固形,再次入荫;步骤六:剔除表面不平颗粒,涂抹第二遍含密陀僧、生漆、瓦灰的漆灰,比例如上,后平铺第二遍碎麻丝压实入荫如上;步骤七:通刷生漆固形,再次入荫至干;步骤八:涂抹第三遍含密陀僧、生漆、瓦灰的漆灰,比例如上;如此反复,视造像大小决定漆灰与麻丝的层数,一般三到四层为宜,最后一遍为漆灰。步骤九:用240-7000目砥石由粗到细进行打磨至造像表面平整光滑,脱泥胎;后根据需要进行外部髹饰。优选地,所述麻丝有若干层,并且每层之间均涂上参有密陀僧的漆灰,麻丝宜乱不宜整,更利用造像的牢固度。优选地,所述碎麻丝长度为3-4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漆灰加入密陀僧,从而加快整个塑像和油漆的干燥速度,从而提高造像效率;由于造像形象表面起伏较大,整块布在贴裱时不容易服帖,用碎麻丝代替麻布或丝绸,有利于造像中细节形象的细腻表现与处理,使造像工序更加简便,形象更加逼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包括以下原料:泥塑造像、脱模剂、瓦灰、长度在3-4cm的碎麻丝、密陀僧和生漆;其制造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以上原料;步骤二:给泥塑造像刷数遍脱模剂,便于后期脱模;步骤三:将密陀僧、生漆、瓦灰以1:3:3的比例拌匀成漆灰,均匀涂抹在刷过脱模剂的塑像上;步骤四:趁湿在漆灰上均匀平铺一层碎麻丝,并充分压实,使麻丝吃透生漆,以不见麻丝本色为标准;步骤五:自然阴干后,拍生漆一遍以固形,再次入荫;步骤六:剔除表面不平颗粒,涂抹第二遍含密陀僧、生漆、瓦灰的漆灰,比例如上,后平铺第二遍碎麻丝压实入荫如上;步骤七:通刷生漆固形,再次入荫至干;步骤八:涂抹第三遍含密陀僧、生漆、瓦灰的漆灰,比例如上。如此反复,视造像大小决定漆灰与麻丝的层数,一般三到四层为宜,最后一遍为漆灰。步骤九:用240-7000目砥石由粗到细进行打磨至造像表面平整光滑,脱泥胎;后根据需要进行外部髹饰。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凡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包括以下原料:泥巴塑像、脱模剂、瓦灰、碎麻丝、密陀僧和生漆;/n其制造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准备以上原料;/n步骤二:给泥塑造像刷数遍脱模剂,便于后期脱模;/n步骤三:将密陀僧、生漆、瓦灰以1:3:3的比例拌匀成漆灰,均匀涂抹在刷过脱模剂的塑像上;/n步骤四:在漆灰干燥前,在漆灰上均匀平铺一层碎麻丝,并充分压实,使麻丝吃透生漆,以不见麻丝本色为标准;/n步骤五:自然阴干后,拍生漆一遍以固形,再次入荫;/n步骤六:剔除表面不平颗粒,涂抹第二遍含密陀僧、生漆、瓦灰的漆灰,比例如上,后平铺第二遍碎麻丝压实入荫;/n步骤七:通刷生漆固形,再次入荫至干;/n步骤八:涂抹第三遍含密陀僧、生漆、瓦灰的漆灰,比例如上;如此反复,视造像大小决定漆灰与麻丝的层数,一般三到四层为宜,最后一遍为漆灰。/n步骤九:用240-7000目砥石由粗到细进行打磨至造像表面平整光滑,脱泥胎;后根据需要进行外部髹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密陀僧为干燥剂的麻丝胎夹贮造像技术,包括以下原料:泥巴塑像、脱模剂、瓦灰、碎麻丝、密陀僧和生漆;
其制造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以上原料;
步骤二:给泥塑造像刷数遍脱模剂,便于后期脱模;
步骤三:将密陀僧、生漆、瓦灰以1:3:3的比例拌匀成漆灰,均匀涂抹在刷过脱模剂的塑像上;
步骤四:在漆灰干燥前,在漆灰上均匀平铺一层碎麻丝,并充分压实,使麻丝吃透生漆,以不见麻丝本色为标准;
步骤五:自然阴干后,拍生漆一遍以固形,再次入荫;
步骤六:剔除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娟黄文勇张芳妮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