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仁及镜片模具
本专利技术与一种模仁及镜片模具有关。
技术介绍
传统镜片模具基本是由模座及模仁所组成,其中模座具有模孔,而模仁系穿设于模孔内。当模具动作时,模座系固定不动,而模仁系受控制地在模孔内相对于模座移动。然而,这类传统镜片模具在制作镜片时,需要加热,例如制作玻璃镜片需要热压成型制程,而塑料镜片为射出成型制程,模具需要加热至制程温度。此外,模座和模仁因结构设计和/或材料本身的差异,而在高温下的热膨胀程度不同,致使模仁在高温条件下卡死于模孔内;倘若,对模仁强制推拉,则会对于模仁及模孔造成无法恢复的损害。目前已有新型模具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良,例如利用滚珠和/或额外润滑件包覆于模仁的外接触面,使其设置于模仁和模座之间;当模仁在模孔内相对于模座移动时,上述滚珠和/或额外润滑件可降低模仁及模座之间的摩擦阻力,使模仁在高温下的可较为轻省地相对于模座移动。然而,由于滚珠和/或润滑件系额外套设于模仁的外接触面,因此模仁及模座之间需要预留滚珠和/或润滑件的容置空间,且为了保持既有机械强度及动作效能的前提下,使得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仁,包括:/n一模仁本体,具有一外接触面及多个微凹纹,所述多个微凹纹从所述外接触面向内凹入,所述外接触面与一模座的一模孔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其中所述多个微凹纹使所述模座的所述模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不与所述模仁本体的所述外接触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模仁,包括:
一模仁本体,具有一外接触面及多个微凹纹,所述多个微凹纹从所述外接触面向内凹入,所述外接触面与一模座的一模孔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其中所述多个微凹纹使所述模座的所述模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不与所述模仁本体的所述外接触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其中,所述多个微凹纹从所述外接触面向内凹入的平均深度范围为2μm至4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其中,所述模孔的内表面与所述外接触面接触的部分占所述模孔的内表面整体的13%至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其中,所述多个微凹纹系以激光、喷砂、放电或其组合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其中,所述模仁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沿所述模仁本体的一径向从所述外接触面向内凹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系呈环槽状。
7.一种镜片模具,包括:
一模座,具有一模孔;以及
技术研发人员:邓芷昀,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