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19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水池本体、出水管、两个固定块、连接板和清理机构,所述水池本体内设有污水腔,所述出水管固连在水池本体左侧壁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块固设在水池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连接板通过驱动结构水平设置在位于水池本体上方的两个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和水池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连接板沿水池本体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当连接板向右移动时,所述清理机构能够同时清除漂浮在污水腔水面上的杂质和沉淀至污水腔底部的污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去除污水中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和沉淀至底部的污泥,简单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预处理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污水预处理池。
技术介绍
由于国家不断提倡绿色环保,污水是环境污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处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污水中带有非常多的杂质(如悬浮颗粒和泥沙),如果这些污水直接流入污水处理设备中,会对其造成破坏。通常污水在进行微生物净化处理之前,需要先进行预处理,污水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杂质和沉淀泥沙,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预处理池进行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先用过滤格栅去除漂浮物,然后再对污水进行自然沉淀,使泥沙沉至池底,然后排出池上部的水,最后再清理池底的泥沙,整个过程工序较多,耗时较长,预处理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污水预处理池,本专利技术除去污水中杂质,净化污水,简单高效,绿色环保。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内设有污水腔;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连在水池本体左侧壁的顶部,所述出水管与污水腔相连通;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固设在水池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块的上侧面高出水池本体的上端开口;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驱动结构水平设置在位于水池本体上方的两个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和水池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连接板沿水池本体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连接板上,当连接板向右移动时,所述清理机构能够同时清除漂浮在污水腔水面上的杂质和沉淀至污水腔底部的泥沙。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内设有污水腔;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连在水池本体左侧壁的顶部,所述出水管与污水腔相连通;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固设在水池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块的上侧面高出水池本体的上端开口;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驱动结构水平设置在位于水池本体上方的两个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和水池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连接板沿水池本体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连接板上,当连接板向右移动时,所述清理机构能够同时清除漂浮在污水腔水面上的杂质和沉淀至污水腔底部的泥沙。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所述杂质清理机构:两个第一滑杆,所述连接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一穿孔,两个所述第一滑杆分别插设在两个第一穿孔内;顶板,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的上端延伸至连接板的上方且端部固连在顶板上;底板,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延伸至连接板的下方且端部固连在底板上;浮块,所述浮块上竖直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一滑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滑杆插设在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内;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连接板和顶板之间;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浮块上,当浮块接触水面时,所述压紧结构能够使浮块的下侧面始终位于水面之下。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所述压紧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凸沿,两个所述限位凸沿和两个第一滑杆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凸沿设置在位于连接板下方的第一滑杆上;两个第一复位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两个第一滑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一滑杆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连在限位凸沿上,另一端与浮块的上侧面固连。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所述刮泥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滑杆,两个所述第二滑杆沿长度方向设置在连接板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二滑杆的下端固设有活动块;刮板,所述刮板的上侧边铰接在两个活动块的下侧面上,所述刮板的长度方向和水池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两个挡杆,两个所述挡杆和两个活动块一一对应,所述挡杆竖直固设在相对应的活动块的下侧面上,当刮板逆时针转动至竖直状态时,两个所述挡杆能够限制刮板继续转动;连动结构,所述连动结构设置在底板和刮板之间,当底板向下移动时,所述连动结构能够使刮板逆时针向下转动至竖直状态,当底板向上移动时,所述连动结构能够使刮板顺时针向上转动至水平状态。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所述连动结构包括:两个推杆,两个所述推杆的上端固连在底板的下侧面上;两个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和两个推杆一一对应,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相对应的推杆下端,另一端铰接在刮板远离挡杆的一侧;两个滑槽孔,两个所述滑槽孔分别开设在两个活动块上,所述滑槽孔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滑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孔内水平插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伸出滑槽孔且端部固设有封板,另一端伸出滑槽孔且端部与相对应的推杆下端固连。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所述池底从左到右倾斜下降,所述连接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二穿孔,两个所述第二滑杆和两个第二穿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滑杆的上端穿出相对应的第二穿孔且端部固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滑杆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板固连,另一端与连接板固连。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螺杆,两个所述螺杆和两个固定块一一对应,所述螺杆沿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相对应的固定块的上侧面上,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水平固连在两个套管之间;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和两个螺杆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电机分别固设在两个固定块上,所述电机和相对应的螺杆传动连接。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所述接料框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所述接料框的底部通过排水管与污水腔相连通。在上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中,所述接料框远离水池本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取料孔,所述取料孔的下侧边与过滤网的右侧边齐平,所述取料孔外可拆卸设有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向水池本体内不断加入污水,污水中的泥沙自然沉淀至污水腔的底部,悬浮物漂浮在水面上,通过驱动结构带动连接板沿水池本体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当连接板向右移动时,清理机构能够同时清除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和沉淀至污水腔底部的污泥,操作简单,提高污水的预处理效率;2、通过驱动结构带动连接板向右移动,通过杂质清理机构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清理至接料框内,同时通过刮泥机构将沉淀至池底的泥沙刮至堆积槽内,由于接料框与污水腔隔开,位于接料框内的杂质不会再回到污水腔内,堆积槽内的泥沙通过吸泥泵定时清理,免去了人工清理池底的麻烦,省时省力;3、初始状态,浮块和底板均位于水面之上,当需要清理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时,启动电动推杆使其缩短,拉动顶板和两个第一滑杆向下移动,使浮块向下移动至接触水面,再加上压紧结构的作用,使浮块的下侧面始终位于水面之下,通过驱动结构带动连接板向右移动,浮块移动将表层的水和杂质都推动至接料框内,操作简单;4、初始状态,两个第一复位弹簧给浮块提供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浮块远离底板,当两个第一滑杆向下移动使浮块至接触水面时,水面给浮块一个向上的浮力,使浮块浮于水面之上,此时两个第一复位弹簧受压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本体(1),所述水池本体(1)内设有污水腔(15);/n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固连在水池本体(1)左侧壁的顶部,所述出水管(14)与污水腔(15)相连通;/n两个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固设在水池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块(2)的上侧面高出水池本体(1)的上端开口;/n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通过驱动结构水平设置在位于水池本体(1)上方的两个固定块(2)上,所述连接板(3)的长度方向和水池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连接板(3)沿水池本体(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n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连接板(3)上,当连接板(3)向右移动时,所述清理机构能够同时清除漂浮在污水腔(15)水面上的杂质和沉淀至污水腔(15)底部的泥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本体(1),所述水池本体(1)内设有污水腔(15);
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固连在水池本体(1)左侧壁的顶部,所述出水管(14)与污水腔(15)相连通;
两个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固设在水池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块(2)的上侧面高出水池本体(1)的上端开口;
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通过驱动结构水平设置在位于水池本体(1)上方的两个固定块(2)上,所述连接板(3)的长度方向和水池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连接板(3)沿水池本体(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连接板(3)上,当连接板(3)向右移动时,所述清理机构能够同时清除漂浮在污水腔(15)水面上的杂质和沉淀至污水腔(15)底部的泥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
堆积槽(12),所述水池本体(1)包括设置在污水腔(15)底部的池底(11),所述堆积槽(12)设置在污水腔(15)右侧底部;
接料框(6),所述水池本体(1)右侧壁的上边沿开设有缺口(16),所述接料框(6)水平固设在缺口(16)处,所述接料框(6)靠近水池本体(1)的侧壁与缺口(16)底部平齐,所述接料框(6)靠近水池本体(1)的侧壁高度小于远离水池本体(1)的侧壁高度;
杂质清理机构,所述杂质清理机构设置在连接板(3)上,当连接板(3)向右移动时,所述杂质清理机构能够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清理至接料框(6)内;
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设置在连接板(3)上,当连接板(3)向右移动时,所述刮泥机构能够将沉淀至池底(11)的泥沙刮至堆积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清理机构:
两个第一滑杆(32),所述连接板(3)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一穿孔(31),两个所述第一滑杆(32)分别插设在两个第一穿孔(31)内;
顶板(321),两个所述第一滑杆(32)的上端延伸至连接板(3)的上方且端部固连在顶板(321)上;
底板(322),两个所述第一滑杆(32)的下端延伸至连接板(3)的下方且端部固连在底板(322)上;
浮块(33),所述浮块(33)上竖直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31),两个所述第一通孔(331)和两个第一滑杆(3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滑杆(32)插设在相对应的第一通孔(331)内;
电动推杆(36),所述电动推杆(36)设置在连接板(3)和顶板(321)之间;
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浮块(33)上,当浮块(33)接触水面时,所述压紧结构能够使浮块(33)的下侧面始终位于水面之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包括:
两个限位凸沿(323),两个所述限位凸沿(323)和两个第一滑杆(32)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凸沿(323)设置在位于连接板(3)下方的第一滑杆(32)上;
两个第一复位弹簧(332),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32)和两个第一滑杆(3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32)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一滑杆(32)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32)的一端固连在限位凸沿(323)上,另一端与浮块(33)的上侧面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青陈欣龙思瑞李婷婷蔡惠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