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包括:树围组件,所述树围组件包覆在苗木的根系层的土壤周围;吸热组件,所述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树围组件上并暴露在土壤外部,所述吸热组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对所述树围组件进行加热增温。本申请利用设置在树围组件上的吸热组件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了苗木的根系层的土壤温度,促进了苗木的根系层的生长,进而提高了藏北高原地区苗木种植的成活率。藏北高原地区苗木种植的成活率。藏北高原地区苗木种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树木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藏北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季寒冷漫长且风大,缺氧,干燥少雨,全年日照时数为2886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低于5℃,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不足0℃,一年中6
‑
9月份相对温暖,为生长季,植物生长有效积温为77℃,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为风雪期和土壤冻结期,年降水量仅为400毫米以上。
[0003]藏北高原严苛的环境条件使得树木在这个区域中难以生长,内陆常见的移植苗木的防护措施如:浇透水、支撑、风障、覆盖、遮阴、涂白和裹干等均不能起到完善的防护作用。同时,现有的针对藏北高原的移植苗木防护措施,一部分需要高科技设备,成本高,布设难,工程量大,不能满足大范围的养护需求,另外一部分防护材料施工繁琐,耗费人工,增加了防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包括:
[0007]树围组件,所述树围组件包覆在苗木的根系层的土壤周围;
[0008]吸热组件,所述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树围组件上并暴露在土壤外部,所述吸热组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对所述树围组件进行加热增温。
[0009]可选的,所述吸热组件包括:
[0010]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
[0011]吸热层,所述吸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之间并密封,所述太阳辐射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照射在所述吸热层上。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为由玻璃制成的密封层。
[0013]可选的,所述吸热层为由吸热材料制成的吸热层,所述吸热材料包括蓝钛膜、黑铬涂层、黑镍涂层、黑钴涂层、铝阳极氧化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0014]可选的,所述树围组件包括:
[0015]树围管,所述树围管沿所述苗木的根系层的外围铺设在土壤中;
[0016]所述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树围管上并暴露在土壤外部。
[0017]可选的,所述树围管包括:
[0018]直管部,至少一个所述直管部间隔设置在所述苗木的根系层的外围,所述吸热组件密封在每个所述直管部中;
[0019]弯头部,所述弯头部位于相邻的所述直管部之间并与相邻的所述直管部首尾相接。
[0020]可选的,所述树围管为高分子管,所述高分子管包括聚氯乙烯管、硬质聚氯乙烯管、氯化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三型聚丙烯管、聚丁烯管、工程塑料管、玻璃钢夹砂管、铝塑料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中的至少一种。
[0021]可选的,所述树围管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0022]组成所述树围管的直管部的长度为厘米。
[0023]可选的,所述树围组件包括:
[0024]树苗箱,所述树苗箱将所述苗木的根系层连通土壤完全包覆;
[0025]所述树苗箱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苗木通过所述开口结构栽植于所述树苗箱中;
[0026]所述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树苗箱的侧壁上。
[0027]可选的,所述吸热组件的尺寸与所述树苗箱的侧壁的尺寸相同。
[0028]本申请的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通过在苗木的根系层的土壤周围设置树围组件,利用设置在树围组件上的吸热组件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了苗木的根系层的土壤温度,促进了苗木的根系层的生长,进而提高了藏北高原地区苗木种植的成活率,为苗木提供了特殊防护。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树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使用树围管后土壤平均温度变化示意图;
[0033]图5是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树苗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使用树苗箱后土壤平均温度变化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
树围组件,2
‑
吸热组件,3
‑
苗木,11
‑
树围管,111
‑
直管部,112
‑
弯头部,12
‑
树苗箱,21
‑
第一密封层,22
‑
吸热层,23
‑
第二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0038]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0039]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0040]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0041]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0042]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树围组件1和吸热组件2,所述树围组件1包覆在苗木3的根系层的土壤周围,所述吸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树围组件1上
并暴露在土壤外部,所述吸热组件2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对所述树围组件1进行加热增温,所述树围组件1作为传热介质对苗木3的根系层的土壤进行增温。
[0043]本申请针对藏北高原辐射强且土壤积温地的严苛环境条件,通过在苗木3的根系层的土壤周围设置树围组件1,利用设置在树围组件1上的吸热组件2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了苗木3的根系层的土壤温度,促进了苗木3的根系层的生长,进而提高了藏北高原地区苗木种植的成活率,为苗木3提供了特殊防护。
[004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吸热组件2包括第一密封层21、第二密封层23和吸热层22,所述吸热层22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层21和第二密封层23之间并密封,所述太阳辐射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层21和第二密封层23照射在所述吸热层22上。
[0045]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层21和第二密封层23为由玻璃制成的密封层,当然,也可以其他透光材料,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0046]可选的,所述吸热层22为由吸热材料制成的吸热层,所述吸热材料包括蓝钛膜、黑铬涂层、黑镍涂层、黑钴涂层、铝阳极氧化涂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蓝钛膜全称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真空镀膜,是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技术,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方法镀在金属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树围组件(1),所述树围组件(1)包覆在苗木(3)的根系层的土壤周围;吸热组件(2),所述吸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树围组件(1)上并暴露在土壤外部,所述吸热组件(2)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对所述树围组件(1)进行加热增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2)包括:第一密封层(21)和第二密封层(23);吸热层(22),所述吸热层(22)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层(21)和第二密封层(23)之间并密封,所述太阳辐射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层(21)和第二密封层(23)照射在所述吸热层(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21)和第二密封层(23)为由玻璃制成的密封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22)为由吸热材料制成的吸热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土壤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围组件(1)包括:树围管(11),所述树围管(11)沿所述苗木(3)的根系层的外围铺设在土壤中;所述吸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树围管(11)上并暴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丹,赵晋灵,庞瑞,高亮,杨洪波,郝伟,程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亿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