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15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包括底座、闭合盖和导管闭合卡扣;所述底座设有自其顶面向下凹设的的血袋限位槽,所述底座的前侧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供血袋导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血袋限位槽相连;所述闭合盖可开合式地扣合在底座顶面;所述导管闭合卡扣活动安装在第一侧壁的外侧,用以压接血袋导管。该脐带血复温防漏盒设置导管闭合卡扣,导管上的脐带血融化后能及时使用闭合卡扣闭合导管在复温初期即对容易破裂的热合口进行闭合,以避免脐带血冷冻袋复温过程中热合口破裂的风险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脐带血解冻复温
,具体为一种新型脐带血复温防漏盒。
技术介绍
脐带血(UCB)是一种替代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来源,用于儿童和成人血液疾病的移植。自从1988年法国开展了世界上首例同胞脐带血移植治疗范可尼贫血,由此人们开始认识到脐带血的医用价值,脐带血逐渐发展成为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全世界大约有35,000例脐带造血移植,今天有超过730,000个脐带单位可供需要异体供体的血液病患者使用。而且脐带血富含各种干细胞和各种细胞因子,目前已被广泛开展应用于再生医疗、神经修复的临床试验中。脐带血有几个优点,包括即时可用,对捐赠者没有风险,尽管主要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一致,但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较低。来自非亲属供体的脐带血移植(CBT)已经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替代干细胞来源用于没有hla兼容的亲属或非亲属供体的患者。尽管脐血冷冻袋破裂的发生率很低,但这是脐带血移植的一个已知风险,而热合口又是脐带血冷冻袋复温时容易破裂的一个脆弱环节,一旦冷冻袋破裂,袋中脐带血即暴露于有菌的环境中,将直接导致脐带血不可使用,延误需要移植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期,因此保护脐带血在解冻复温过程中冷冻袋不破裂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新型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在保证脐带血水浴受热均匀的同时,在复温初期即对容易破裂的热合口进行闭合,以避免脐带血冷冻袋复温过程中热合口破裂的风险出现。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包括底座、闭合盖和导管闭合卡扣;所述底座设有自其顶面向下凹设的的血袋限位槽,所述底座的前侧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供血袋导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血袋限位槽相连;所述闭合盖可开合式地扣合在底座顶面;所述导管闭合卡扣活动安装在第一侧壁的外侧,用以压接血袋导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位于所述通孔的上侧,其端部与所述导管闭合卡扣扣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通孔的下侧;所述导管闭合卡扣具有一压接部和卡扣部,所述压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另一端连接卡扣部,压接部的上侧设有第一楔形压块,所述卡扣部向上延伸并扣合所述凸板的端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板的下侧设有匹配第一楔形压块的第二楔形压块,在所述卡扣部扣合所述凸板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楔形压块的下端和所述第一楔形压块的上端前后交错,且述第二楔形压块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一楔形压块的顶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设有的后侧设有悬挂挂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闭合盖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铰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闭合盖设有一上下贯通的开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壁的后侧共设置三个通孔,分别对应血袋的三个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脐带血复温防漏盒设置导管闭合卡扣,导管上的脐带血融化后能及时使用闭合卡扣闭合导管在复温初期即对容易破裂的热合口进行闭合,以避免脐带血冷冻袋复温过程中热合口破裂的风险出现;2.在脐带血水浴复温时,脐带血血袋固定在血袋限位槽中并能同时充分水浴复温,避免复温时温度不均或水浴吸热不良导致时间过长,使液氮冻存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在复温过程中由于温度差破裂,减少细胞活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脐带血复温防漏盒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脐带血复温防漏盒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脐带血复温防漏盒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脐带血复温防漏盒的使用示意图;图中:底座1;悬挂挂耳11;第一侧壁12;连接部121;通孔13;延伸板14;第二楔形压块141;血袋限位槽15;闭合盖2;开孔21;导管闭合卡扣3;压接部31;第一楔形压块311;卡扣部32;脐带血血袋100;血袋导管101。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注意的是,图中示出的特征不是必须按照比例绘制。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包括底座1、闭合盖2和导管闭合卡扣3;其中,所述底座设有自其顶面向下凹设的的血袋限位槽15,用以容置脐带血血袋100,所述底座的前侧具有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2开设供血袋导管穿过的通孔13,所述通孔与所述血袋限位槽相连;所述闭合盖2可开合式地扣合在底座顶面,本实施例中,所述闭合盖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铰接;所述导管闭合卡扣3活动安装在第一侧壁的外侧,用以压接血袋导管,使得血袋导管闭合以避免脐带血冷冻袋复温过程中热合口破裂的风险出现。所述第一侧壁12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板14,所述延伸板14位于所述通孔的上侧,其端部与所述导管闭合卡扣3扣合。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一连接部121,所述连接部121位于所述通孔的下侧;所述导管闭合卡扣3具有一压接部31和卡扣部32,所述压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另一端连接卡扣部,压接部的上侧设有第一楔形压块311,所述卡扣部32向上延伸并扣合所述凸板的端部。所述延伸板14的下侧设有匹配第一楔形压块的第二楔形压块141,在所述卡扣部扣合所述凸板14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楔形压块141的下端和所述第一楔形压块311的上端前后交错,且所述第二楔形压块141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一楔形压块311的下端。通过错开的第一楔形压块311和第二楔形压块141压接血袋导管101,使得血袋导管形成两个弯折区,有利于提升导管的闭合效果。所述底座设有的后侧设有悬挂挂耳11。脐带血复温解冻后常需要护士或家属用手拿高或放在较高的平台上,存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使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闭合盖和导管闭合卡扣;所述底座设有自其顶面向下凹设的的血袋限位槽,所述底座的前侧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供血袋导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血袋限位槽相连;所述闭合盖可开合式地扣合在底座顶面;所述导管闭合卡扣活动安装在第一侧壁的外侧,用以压接血袋导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闭合盖和导管闭合卡扣;所述底座设有自其顶面向下凹设的的血袋限位槽,所述底座的前侧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供血袋导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血袋限位槽相连;所述闭合盖可开合式地扣合在底座顶面;所述导管闭合卡扣活动安装在第一侧壁的外侧,用以压接血袋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位于所述通孔的上侧,其端部与所述导管闭合卡扣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通孔的下侧;所述导管闭合卡扣具有一压接部和卡扣部,所述压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另一端连接卡扣部,压接部的上侧设有第一楔形压块,所述卡扣部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嵐山芮魏伟周海洋史聪颖曾岭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天河诺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