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彩红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09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摩仪,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按摩仪,所述第一按摩仪与第二按摩仪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按摩环,所述第一按摩仪与第二按摩仪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按摩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按摩仪与第二按摩仪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齿轮啮合连接的按摩环转动,此时位于按摩仪内部的按摩球即可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转动按摩,帮助使用者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帮助术后患者的下肢康复护理。护理。护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综合性医院外科除普外科外还有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和泌尿外科等。有的医院甚至将普外科更细的分为颈乳科、胃肠外科和肝胆胰脾外科等,还有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和营养科等都与普外科有关系。
[0003]当患者的下肢在接受普外科手术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疗养期,患者因为下肢不能够下地行走,下肢肌肉长时间得不到锻炼,导致血液循环速率降低,从而影响患者的下肢康复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患者在术后不能够下地行走,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速率较低,影响患者的下肢康复水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上腔室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摩仪,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下腔室中安装有第二按摩仪,所述第一按摩仪与第二按摩仪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按摩环,所述第一按摩仪与第二按摩仪的内部位于按摩环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按摩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按摩仪与第二按摩仪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机体内部的上腔室的俯剖面呈方形结构,下腔室的俯剖面呈圆形结构。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按摩环的内侧安装有呈环形分布的按摩球,且按摩球为柔韧性好的PVC材料制作而成。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机体的外端安装有壳体。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机体的外端位于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轮,且驱动轮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机体的外端位于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且从动轮与驱动轮啮合连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第一按摩仪的外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机体位于壳体的内部,且螺杆与从动轮旋合连接。
[002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中,采用循环转动按摩机构,在机体内部设有第一按摩仪和第二按摩仪,在第一按摩仪和第二按摩仪的内部均设有第一驱动电机、齿轮和按摩环,在按摩环的内部设置有按摩球,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齿轮啮合连接的按摩环转动,此时位于按摩仪内部的按摩球即可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转动按摩,帮助使用者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帮助术后患者的下肢康复护理。
[0022]2、本技术中,采用齿轮组推动机构,在机体外侧设有壳体,在壳体中设有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轮、从动轮和螺杆,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轮转动,此时与从动轮旋合连接的螺杆会带动第一按摩仪沿着水平方向移动,调整第一按摩仪与第二按摩仪之间的错开角度,进而使第一按摩仪与第二按摩仪内部的按摩球与需要护理的下肢部位适度贴合,从而帮助使用者带来舒适的护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剖视图;
[0024]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0025]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仰视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机体;2、控制面板;3、第一按摩仪;4、第一驱动电机;5、齿轮;6、按摩环;601、按摩球;7、第二按摩仪;8、螺杆;9、壳体;10、从动轮;11、驱动轮;12、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机体1的内部位于上腔室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摩仪3,机体1的内部位于下腔室中安装有第二按摩仪7,第一按摩仪3与第二按摩仪7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按摩环6,第一按摩仪3与第二按摩仪7的内部位于按摩环6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齿轮5,且齿轮5与按摩环6传动连接,第一按摩仪3与第二按摩仪7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且第一驱动电机4与齿轮5传动连接,控制面板2由显示屏和操作按键构成,且在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AVR中央控制处理器,显示屏与操作按键均与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
[0030]具体的,如图1所示,机体1内部的上腔室的俯剖面呈方形结构,下腔室的俯剖面呈
圆形结构,呈方形结构的上腔室便于第一按摩仪3的移动。
[0031]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按摩环6的内侧安装有呈环形分布的按摩球601,且按摩球601为柔韧性好的PVC材料制作而成。
[0032]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机体1的外端安装有壳体9,壳体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2,机体1的外端位于壳体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轮11,且驱动轮11与第二驱动电机12传动连接,机体1的外端位于壳体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0,且从动轮10与驱动轮11啮合连接,第一按摩仪3的外端安装有螺杆8,螺杆8的一端贯穿机体1位于壳体9的内部,且螺杆8与从动轮10旋合连接,通过从动轮10与驱动轮11的啮合传动,能够使与从动轮10旋合连接的螺杆8带动第一按摩仪3移动。
[0033]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使用者需要躺在床上佩戴该护理装置,将该护理装置套设在需要护理的下肢部位,使用者可通过位于机体1外侧的控制面板2,控制位于壳体9内的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驱动轮11转动,进而带动与驱动轮11啮合连接的从动轮10转动,此时与从动轮10旋合连接的螺杆8会带动机体1内上腔室中的第一按摩仪3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使用者可根据使用需求,调整第一按摩仪3与第二按摩仪7之间的错开角度,进而使第一按摩仪3与第二按摩仪7内部的按摩球601与需要护理的下肢部位适度贴合,从而帮助使用者带来舒适的护理效果;其次,当使用者调整好两组按摩仪的错开角度时,使用者可继续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第一驱动电机4带动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机体(1)的内部位于上腔室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摩仪(3),所述机体(1)的内部位于下腔室中安装有第二按摩仪(7),所述第一按摩仪(3)与第二按摩仪(7)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按摩环(6),所述第一按摩仪(3)与第二按摩仪(7)的内部位于按摩环(6)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齿轮(5),且齿轮(5)与按摩环(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按摩仪(3)与第二按摩仪(7)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且第一驱动电机(4)与齿轮(5)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的上腔室的俯剖面呈方形结构,下腔室的俯剖面呈圆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环(6)的内侧安装有呈环形分布的按摩球(601),且按摩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彩红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岳彩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