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板材加工裁切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01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具板材加工裁切辅助装置,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板材进行裁切,工人先用尺子对板材进行对齐、尺寸测量后,再通过用笔划线的方式确定切割的路线,最终再将板材搬上切割台进行固定后再切割,步骤繁多,所需工具繁琐,且无法多个步骤同时进行,工作效率无法提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第一承载台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底板上方,第一侧板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滑接有一个划线装置,第一侧板顶部设有第一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板材进行裁切前,对板材进行固定、测量、划线等工作一体化,很好的完成了裁切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具板材加工裁切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家具板材加工裁切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
[0003]对木板、板材进行加工裁切时,传统方式下,工人先用尺子对板材进行对齐、尺寸测量后,再通过用笔划线的方式确定切割的路线,最终再将板材搬上切割台进行固定后再切割。如此方式下,步骤繁多,所需工具繁琐,且无法多个步骤同时进行,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方式下对板材进行裁切,工人先用尺子对板材进行对齐、尺寸测量后,再通过用笔划线的方式确定切割的路线,最终再将板材搬上切割台进行固定后再切割,步骤繁多,所需工具繁琐,且无法多个步骤同时进行,工作效率无法提高,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家具板材加工裁切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
[0005]所述第一承载台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底板上方,所述第一侧板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滑接有一个划线装置,所述第一侧板顶部设有第一刻度线;
[0006]所述第二承载台包括第二底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第二底板上方,所述第二侧板顶部设有第二刻度线;
[0007]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右端各固接一个滑块,所述滑块螺接于螺杆圆周外侧,所述滑块右端滑接于滑轨,所述滑轨右侧连接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上滑接有一个划线装置,所述横板上设有第三刻度线,所述滑轨、横板设于支撑台上,所述支撑台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螺杆;
[0008]所述划线装置包括置物腔、油墨腔、扣合块,所述置物腔内设有卷尺机构,所述卷尺机构上缠绕线,所述划线装置通过扣合块滑接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
[0009]优选的,所述油墨腔顶部设有进墨口,所述油墨腔内装有黑色油墨,所述置物腔与油墨腔顶部连通,所述油墨腔内设有定滑轮组,所述线通过定滑轮组确定位置,所述线端部设有卡球。
[0010]优选的,所述螺杆为两侧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螺接于两侧螺纹上。
[0011]优选的,所述卷尺机构为卷尺内芯结构。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板材架设于第
一底板、第二底板上,通过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夹紧板材,并将板材对齐至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最右端,完成对板材的固定。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第三刻度线能够准确的得知板材的长宽信息。通过将拉出的线落于板材表面,通过线表面的油墨,作出需要切割的线路,实现对切割路线的确定。通过实现了在板材进行裁切前,对板材进行固定、测量、划线等工作一体化,很好的完成了裁切前的准备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承载台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划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第一承载台、11第一底板、12第一侧板、121第一开口、122第一刻度线、2划线装置、21置物腔、22油墨腔、221进墨口、23扣合块、24卷尺机构、25线、251卡球、26定滑轮组、3第二承载台、31第二底板、32第二侧板、321第二刻度线、4滑块、5电机、6螺杆、7滑轨、8横板、81第二开口、82第三刻度线、9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家具板材加工裁切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承载台1、第二承载台2;
[0020]所述第一承载台1包括第一底板11、第一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2连接于第一底板11上方,所述第一侧板12顶部设有第一开口121,所述第一开口121滑接有一个划线装置2,所述第一侧板12顶部设有第一刻度线122;
[0021]所述第二承载台3包括第二底板31、第二侧板32,所述第二侧板32连接于第二底板31上方,所述第二侧板32顶部设有第二刻度线321;
[0022]所述第一承载台1、第二承载台3右端各固接一个滑块4,所述滑块4螺接于螺杆6圆周外侧,所述滑块4右端滑接于滑轨7,所述滑轨7右侧连接横板8,所述横板8上设有第二开口81,所述第三开口81上滑接有一个划线装置2,所述横板8上设有第三刻度线82,所述滑轨7、横板8设于支撑台9上,所述支撑台9上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螺杆6;
[0023]所述划线装置2包括置物腔21、油墨腔22、扣合块23,所述置物腔21内设有卷尺机构24,所述卷尺机构24上缠绕线25,所述划线装置2通过扣合块23滑接于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81。
[0024]为了更好的裁切木板,本技术还包括所述油墨腔22顶部设有进墨口221,所述油墨腔22内装有黑色油墨,所述置物腔21与油墨腔22顶部连通,所述油墨腔22内设有定滑轮组26,所述线25通过定滑轮组26确定位置,所述线25端部设有卡球251。所述螺杆6为两侧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两个所述滑块4分别螺接于两侧螺纹上。所述卷尺机构24为卷尺
内芯结构。
[0025]工作原理:本技术是将电机5启动,通过螺杆6带动滑块4同时向中心移动,需要裁切的板材架设于第一底板11、第二底板上31,再进行微调直至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32夹紧板材,并将板材对齐至第一承载台1、第二承载台3最右端,完成对板材的固定。通过第一刻度线122、第二刻度线321、第三刻度线82能够准确的得知板材的长宽信息。滑动划线2装置,通过刻度线确定需要切割的位置。抓住卡球251,拉动卡球251,拉出缠绕于卷尺机构24上的线25。伸长的线25通过油墨腔22,经过油墨的浸泡,线25的表面沾有油墨。将拉出的线25落于板材表面,通过线表面的油墨,作出需要切割的线路,实现对切割路线的确定。通过卷尺机构24收卷线25,卡球251会卡接于划线装置2右壁下部的定滑轮处,完成对线的复位。最终使用切割机,沿切割路线对板材进行切割。
[002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具板材加工裁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台(1)、第二承载台(3);所述第一承载台(1)包括第一底板(11)、第一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2)连接于第一底板(11)上方,所述第一侧板(12)顶部设有第一开口(121),所述第一开口(121)滑接有一个划线装置(2),所述第一侧板(12)顶部设有第一刻度线(122);所述第二承载台(3)包括第二底板(31)、第二侧板(32),所述第二侧板(32)连接于第二底板(31)上方,所述第二侧板(32)顶部设有第二刻度线(321);所述第一承载台(1)、第二承载台(3)右端各固接一个滑块(4),所述滑块(4)螺接于螺杆(6)圆周外侧,所述滑块(4)右端滑接于滑轨(7),所述滑轨(7)右侧连接横板(8),所述横板(8)上设有第二开口(81),所述第二开口(81)上滑接有一个划线装置(2),所述横板(8)上设有第三刻度线(82),所述滑轨(7)、横板(8)设于支撑台(9)上,所述支撑台(9)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胜财陈长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蔡氏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