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配网系统、服务器、多联机配网方法及配网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382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联机配网系统、服务器、多联机配网方法及配网设备。其中,该多联机配网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生成第一标识码;多联机系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生成第二标识码;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扫描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扫码配网方案,采用扫描标识码的方式将智能终端和多联机系统进行绑定,有利于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对多联机系统的无线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功能。从而提高了用户对多联机系统控制的便利性,提高配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机配网系统、服务器、多联机配网方法及配网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联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机配网系统、服务器、多联机配网方法及配网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越来越多智能家电支持智能控制。当前多联机空调采用加装网络转换器,通过有线的方式接入智能家居系统中,控制终端多为用户电脑。对于上述采用电脑有线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案,存在灵活性差和便携性差的问题。除此之外,多联机系统与用户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交互,但目前无线交互方案主要采用蓝牙和Wi-Fi配合的配网方法,在实际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配网效率较低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系统和智能终端的接入方式灵活性差、配网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联机配网系统、服务器、多联机配网方法及配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系统和智能终端的接入方式灵活性差、配网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联机配网系统,其中,所述多联机配网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生成第一标识码;多联机系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生成第二标识码;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扫描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通过蜂窝移动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并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码;<br>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一个或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通过其配置的蜂窝移动模组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并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所述室内机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设备信息后,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码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多联机系统发送的设备信息后,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码并发送至所述多联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用户扫描的所述第一标识码确定对应的智能终端,根据用户扫描的所述第二标识码确定对应的多联机系统,建立确定的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在所述服务器建立智能终端与多联机系统的关联之后,根据用户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接入识别单元,用于与智能终端、多联机系统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扫描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智能终端相对应,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所述接入识别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设备信息,并根据该设备信息生成第一标识码,将所述第一标识码发至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多联机系统发送的设备信息,并根据该设备信息生成第二标识码,将所述第二标识码发至所述多联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交互控制单元,包括协议转换模块和交互控制模块;所述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匹配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多联机系统之间的协议;所述交互控制模块,用于将匹配后的协议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所述多联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智能终端、所述多联机系统进行通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联机配网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多联机配网系统,其中,所述多联机配网方法包括:智能终端、多联机系统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扫描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智能终端相对应,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相对应;所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进一步地,智能终端、多联机系统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包括:所述智能终端通过蜂窝移动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以及,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外机通过其配置的蜂窝移动模组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进一步地,智能终端、多联机系统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智能终端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外机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外机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码,包括: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外机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生成与该室外机对应的第二标识码;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每个室内机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码,生成与该室内机对应的第二标识码;或者,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外机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直接生成与每个室内机对应的第二标识码;其中,所述设备信息中包括室外机和每个室内机的设备信息。进一步地,智能终端、多联机系统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设备信息,根据该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码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以及,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多联机系统发送的设备信息,根据该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码并发送至所述多联机系统。进一步地,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扫描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包括:所述服务器根据用户扫描的所述第一标识码确定对应的智能终端,根据用户扫描的所述第二标识码确定对应的多联机系统,建立确定的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联机配网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终端的第一标识码和多联机系统的第二标识码;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建立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以实现所述智能终端对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进一步地,获取智能终端的第一标识码和多联机系统的第二标识码,包括: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生成与所述智能终端对应的第一标识码,并将所述第一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以及,接收所述多联机系统发送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生成与所述多联机系统对应的第二标识码,并将所述第二标识码发送至所述多联机系统。进一步地,获取智能终端的第一标识码和多联机系统的第二标识码,包括: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码,以及,接收所述多联机系统发送的第二标识码。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建立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包括:接收用户扫描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根据用户扫描的所述第一标识码确定对应的智能终端,根据用户扫描的所述第二标识码确定对应的多联机系统;建立确定的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网设备,包括上述的多联机配网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多联机配网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机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配网系统包括:/n智能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生成第一标识码;/n多联机系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生成第二标识码;/n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扫描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配网系统包括:
智能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生成第一标识码;
多联机系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生成第二标识码;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扫描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终端,通过蜂窝移动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并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码;
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一个或多个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通过其配置的蜂窝移动模组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并根据自身的设备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所述室内机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设备信息后,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码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多联机系统发送的设备信息后,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码并发送至所述多联机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用户扫描的所述第一标识码确定对应的智能终端,根据用户扫描的所述第二标识码确定对应的多联机系统,建立确定的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在所述服务器建立智能终端与多联机系统的关联之后,根据用户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


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接入识别单元,用于与智能终端、多联机系统建立连接;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扫描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智能终端相对应,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所述接入识别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设备信息,并根据该设备信息生成第一标识码,将所述第一标识码发至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多联机系统发送的设备信息,并根据该设备信息生成第二标识码,将所述第二标识码发至所述多联机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交互控制单元,包括协议转换模块和交互控制模块;
所述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匹配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多联机系统之间的协议;
所述交互控制模块,用于将匹配后的协议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所述多联机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智能终端、所述多联机系统进行通信。


10.一种多联机配网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智能终端、多联机系统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扫描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之后生成的绑定请求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关联;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智能终端相对应,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所述多联机系统相对应;
所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多联机系统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通过蜂窝移动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桂贤李科进周进南郭志成赵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