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91381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构建基于VLC和RF的异构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VLC/RF异构网络的系统总通信速率,建立了一个以最大化系统总通信速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将资源分配转化为一个求最优解的过程;利用Lyapunov优化方法,将提出的优化问题进行简化,并采用凸优化的方法进行求解,实现使系统通信速率最大的资源分配;将得到的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分配方法运用到室内场景中,解决了资源分配过程中无法保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达到了提升系统速率、降低分配方法复杂度和保证系统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见光通信
,具体为在有RF通信方法补充的VLC通信系统中,接收机可以选择接入不同的接入点时,利用一种分布式凸优化方法,对VLC/RF异构网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数量和用户对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有限的RF频谱资源难以满足无线数据流量的需求,频谱拥挤已经成为射频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照明基础设施LED的快速发展,VLC技术在研究中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和研究。然而,单一的VLC无线通信你系统存在覆盖范围小、调制带宽有限、光链路易被阻断和上行信号实现困难等问题,在VLC系统中采用RF作为补充的VLC/RF异构网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VLC/RF异构网络中,用户要面临接入网络的选择问题和VLC的接入点之间存在的干扰和资源分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将影响通信网络的总通信速率。VLC/RF异构网络中的资源分配问题包括功率分配和子信道分配,目前有许多研究将资源分配问题与接入分配和干扰抑制结合。目前的问题在于:1)为了避免VLC用户收到干扰影响过大而降低了系统的总通信速率;2)大部分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的VLC接入点考虑了TDMA;3)考虑了OFDM的资源分配算法没有考虑子载波的功率分配问题;4)资源分配算法的迭代次数过多。考虑到这些问题,研究简单高效并且能保证高系统总通信速率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是当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室内情况下的VLC/RF异构网络,以最大化化系统总通信速率为目的提出一个优化模型,采用Lyapunov优化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简化,进而将优化模型转化为3个子优化模型,分别进行求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构建VLC/RF异构网络模型,分别得到接入点和用户之间的信道增益、用户对于每个接入点的SNR,进而得到系统的总通信速率;以最大化系统的总通信速率为目标,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建立VLC/RF异构网络优化模型,采用Lyapunov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简化;对简化过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现VLC/RF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具体的:初始化系统中用户接入点的选择和资源分配;对于接入RF网络的用户,得到仅包含与RF资源分配相关的优化模型,求解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的RF资源分配方法;对于接入VLC网络的用户,得到仅包含与VLC资源分配相关的优化模型,求解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的VLC资源分配方法;依据资源分配结果,更新系统中用户对于每个接入点的SNR,得到仅包含VLC/RF接入点分配的优化模型,通过分配接入点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进一步,构建VLC/RF异构网络模型,包含一个RF接入点、N个VLC接入点、N+1个虚拟队列、M个用户和M个系统的队列。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与现有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相比,本方法在资源分配时由于采用了Lyapunov优化方法,解决了资源分配过程中无法保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达到了提升系统速率、降低分配方法复杂度和保证系统稳定性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方法性能表现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VLC/RF异构网络的室内模型;图2是VLC/RF资源分配方法在过程中不同V和到达率的情况下队列阻塞长度的变化。图3(a)-图3(e)是采用资源分配方法时各接入点的通信速率;图4是本专利技术与比例公平分配方法的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表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性说明,不代表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构建VLC/RF异构网络模型,分别得到接入点和用户之间的信道增益、用户对于每个接入点的SNR,进而得到系统的总通信速率。构建VLC/RF异构网络模型如图1,包含一个RF接入点、N个VLC接入点,N+1个虚拟队列、M个用户和M个系统的队列。接入点表示为N=NRF+NVLC={0,1,2,…,N},其中为RF接入点NRF={0},VLC接入点为NVLC={1,2,…,N}。用户数为M,用户集合表示为M={1,2,3,…,M}。虚拟队列为:其中,Yn(t)是虚拟队列n的队列长度,Yn(t+1)是虚拟队列n在下一时刻的队列长度,Pn(t)为接入点n的总发射功率,为接入点n的平均发射功率;系统的队列为:Qm(t+1)=[Qm(t)-Rm(t),0]++Am(t)其中,Qm(t)是队列m的队列长度,Qm(t+1)是队列m下一时刻的队列长度,Rm(t)为用户m的通信速率,Am(t)为用户m的到达数据量。将通信系统划分成T个时隙。用户与接入点在第t个时隙中的关系用接入系数αn,m(t)表示,满足和αn,m(t)∈{0,1},其中αn,m(t)=1表示用户m在t时隙中接入接入点n,αn,m(t)=0表示用户m在t时隙中没有接入接入点n。RF与VLC均采用OFDM的方式进行通信,其中,RF接入点可用I个RBs,用户与第i个RB在t时刻的分配关系采用分配系数表示,当用户m与RF接入点采用第i个RB通信时,RF接入点的RBi与用户的信道增益为VLC接入点可用的子载波数为J,用户与第j个子载波在t时隙的分配关系再用分配系数表示,假设VLC的信道是时间平坦的,即每个VLC子信道的信道增益是相同的。VLC接入点与用户的信道增益如下:其中,hn,m为VLC接入点n与用户m之间的信道增益,ml=-ln2/ln(cos(φ1/2))为朗博辐射系数,φ1/2是VLC接入点的半功率角,Ap为用户有效接收面积,FOV为用户的视场角,θn,m和φn,m为VLC接入点n与用户m之间的发射角和接收角,Tn为光滤波器增益,gn为集光器增益:其中,nref为反射系数。进一步,VLC接入点与用户间的SNR为:其中,和分别为VLC接入点n与用户m在第j个子载波上的SNR和发射功率,ε为用户光电转换系数,为VLC中的噪声。由此得到VLC接入点与用户m在第j个子载波上的通信速率:其中,W0为归一化带宽。RF接入点与用户间的信道增益如下:其中,为RF接入点与用户间在RBi的信道增益,d0,m为用户m与RF接入点的直线距离,L(d0.m)为信道的衰落损耗:其中,d0为参考距离,fc为RF工作的载波频率,A、B、C是取决于通信模型的常量;进一步,RF接入点与用户m间的SNR为:由此得到RF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构建VLC/RF异构网络模型,分别得到接入点和用户之间的信道增益、用户对于每个接入点的SNR,进而得到系统的总通信速率;/n以最大化系统的总通信速率为目标,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建立VLC/RF异构网络优化模型,采用Lyapunov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简化;/n对简化过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现VLC/RF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包括:/n初始化系统中用户接入点的选择和资源分配;/n对于接入RF网络的用户,得到仅包含与RF资源分配相关的优化模型,求解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的RF资源分配方法;/n对于接入VLC网络的用户,得到仅包含与VLC资源分配相关的优化模型,求解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的VLC资源分配方法;/n依据资源分配结果,更新系统中用户对于每个接入点的SNR,得到仅包含VLC/RF接入点分配的优化模型,通过分配接入点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VLC/RF异构网络模型,分别得到接入点和用户之间的信道增益、用户对于每个接入点的SNR,进而得到系统的总通信速率;
以最大化系统的总通信速率为目标,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建立VLC/RF异构网络优化模型,采用Lyapunov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简化;
对简化过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现VLC/RF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包括:
初始化系统中用户接入点的选择和资源分配;
对于接入RF网络的用户,得到仅包含与RF资源分配相关的优化模型,求解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的RF资源分配方法;
对于接入VLC网络的用户,得到仅包含与VLC资源分配相关的优化模型,求解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的VLC资源分配方法;
依据资源分配结果,更新系统中用户对于每个接入点的SNR,得到仅包含VLC/RF接入点分配的优化模型,通过分配接入点使系统总通信速率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VLC/RF异构网络模型,包含一个RF接入点、N个VLC接入点、N+1个虚拟队列、M个用户和M个系统的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队列为:



其中,Yn(t)是虚拟队列n的队列长度,Yn(t+1)是虚拟队列n在下一时刻的队列长度,Pn(t)为接入点n的总发射功率,为接入点n的平均发射功率;
系统的队列为:
Qm(t+1)=[Qm(t)-Rm(t),0]++Am(t)
其中,Qm(t)是队列m的队列长度,Qm(t+1)是队列m下一时刻的队列长度,Rm(t)为用户m的通信速率,Am(t)为用户m的到达数据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VLC接入点与用户的信道增益如下:



其中,hn,m为VLC接入点n与用户m之间的信道增益,ml为朗博辐射系数,φ1/2是VLC接入点的半功率角,Ap为用户有效接收面积,FOV为用户的视场角,θn,m和φn,m为VLC接入点n与用户m之间的发射角和接收角,Tn为光滤波器增益,gn为集光器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凸优化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VLC接入点与用户间的SNR为:



其中,和分别为VLC接入点n与用户m在第j个子载波上的SNR和发射功率,ε为用户光电转换系数,为VLC中的噪声;
RF接入点与用户间间的信道增益如下:



其中,为RF接入点与用户间在RBi的信道增益,d0,m为用户m与RF接入点的直线距离,L(d0.m)为衰落损耗;RF接入点与用户间的SNR为:



其中,和分别为RF接入点n与用户m在第i个RB上的SNR和发射功率,为RF中的噪声;
系统的总通信速率为:



其中,M为用户集合,N为接入点集合,R(t)为系统的总通信速率,Rm(t)为接入点n的通信速率,Rn,m(t)为接入点n与用户m之间的通信速率:
Rn,m(t)=αn,m(t)un,m(t)
其中,un,m(t)为接入点n与用户m之间的通信速率;αn,m(t)表示接入点n与用户m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高睿敏施慧丽牛书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