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66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贯穿孔;充电导电件,充电导电件的一端设在贯穿孔内,充电导电件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充电导电件上设有出音孔,且出音孔与贯穿孔同轴设置;扬声器,扬声器设在壳体内,扬声器的出声端与出音孔正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充电导电件不仅具有充电的功能,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也可以通过充电导电件上的出音孔向外传递,由此不再需要在壳体上设置与充电导电件独立的出音孔,从而可以减少壳体上开设的孔的数量,进而可以简化电子装置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此外,壳体上开设的孔的数量的减少还可以提升电子装置的一体化效果,从而提升电子装置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子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扬声器发声的出音孔和用于充电的充电插孔,由于需要设置多个孔槽结构,增加了电子装置结构的复杂度。此外,视觉上也影响电子装置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美观度高的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孔;充电导电件,所述充电导电件的一端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充电导电件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所述充电导电件上设有出音孔,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贯穿孔同轴设置;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扬声器的出声端与所述出音孔正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在充电导电件上设置出音孔,使得充电导电件不仅具有充电的功能,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也可以通过充电导电件上的出音孔向外传递,由此不再需要在壳体上设置与充电导电件独立的出音孔,从而可以减少壳体上开设的孔的数量,进而可以简化电子装置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此外,壳体上开设的孔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孔;/n充电导电件,所述充电导电件的一端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充电导电件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所述充电导电件上设有出音孔,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贯穿孔同轴设置;/n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扬声器的出声端与所述出音孔正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孔;
充电导电件,所述充电导电件的一端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充电导电件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所述充电导电件上设有出音孔,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贯穿孔同轴设置;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扬声器的出声端与所述出音孔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导电件包括:充电柱,所述充电柱穿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出音孔设在所述充电柱上,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充电柱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贯穿孔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充电柱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柱与多个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导电件还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在所述充电柱的一端,且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充电柱的外周壁连接,所述连接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槽,所述连接主体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充电线,所述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洋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